三、市地医学专业学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8&rec=330&run=13

    〖市地〗〖医学〗〖中等〗〖教育〗〖机构〗〖简介〗〖建国后〗〖人员〗
    〖数量〗〖1950-1985〗
  1950年,济南市立医院护士学校成立,招收2个班,无专职教师,学生学习以
实践为主,课堂讲授较少,1953年并入济南护士学校。
  1951年5月,昌潍医士学校建立,当年招生120名。济南工人医院建立护士学校,
学制2年。9月,烟台市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济宁、益都分院,分别建立护士学校,
招收护士专业,学制2~3年。各校均无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标准教材,师资不足,各
护士学校学生与教师之比例全省平均为10∶1,且80%为兼课教师。公立学校办学经
费由政府资助,但很有限;私立学校之经费全靠收学费维持,亦甚艰难。政府拨款
折合小米6万斤,补助各校。
  1952年,滕县专署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济宁医士学校及泰山黑龙潭护士学校建
立。全省中级卫生学校增至18所(班),其中新建学校(班)11所。
  1953~1954年,全省对中等卫生学校进行调整,市地医学专业学校保留济南护
士学校、济南助产学校、山东青岛护士学校、济南红十字会助产学校、山东济宁医
士学校、山东省昌潍医士学校、山东省济南护士学校、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山东
省益都护士学校等9所学校,1954年,全省中等医学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152名。
  1956年,山东淄博卫生医士学校成立,当年招收200名,学制3年。泰安助产学校、
兖州医士学校成立。
  1958年1月,聊城卫生学校成立,设医士、中医士、护士、助产士、检验士等
专业,学制2~3年。7月,临沂卫生学校成立,设医士、助产士、护士、中医士、
放射医士、药剂士等专业。8月,青岛卫生学校的护士专业分出,分别成立了青岛
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和青岛市立医院护士学校。9~12月,淄博卫生医士学校
改为淄博医学专科学校,招收医疗专业大专班和中专医士专业;北镇卫生学校建立。
济宁卫生学校改为济宁医学院,原护士专业分出,恢复济宁护士学校。烟台护士学
校一分为三,成立烟台市立第二医院附设护士学校、烟台大学医疗系、烟台医士学
校。济宁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改为滕县护士学校。年底,全省中等卫生学校
有38所,在校学生5090名,教师373人。
  1959年7月,省内部分中等卫生学校改为大专班。为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为无
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学校把劳动列为正式课程,
偏离教学为主的方针,专业班和学生数骤增,教学设备、生活设施都不能适应,给
教学造成极大困难。教学秩序被破坏,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难以达到。年底,全省
中等卫生学校在校学生8623名,教职员工1306人。
  1962年,对全省中等卫生学校进行调整,撤并20多所,保留中等卫生学校12所,
设11个专业,教职员工2924人,在校学生2924名。
  1965年,根据省卫生厅通知,各中等卫校开设军事医学课,同时取消数学、物
理、语文文化课程。
  “文化大革命”初期,教学工作处于瘫痪状态,许多教师下放到“五·七”干
校劳动,各校均停止招生。
  1971年,中等卫生学校恢复招生,招收“工农兵”学员。学校执行“学制要缩
短,教育要革命”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办学方针,强调“突
出政治”,忽视专业培训,教学质量下降。
  1972年,4月,省卫生局召开全省中等医学教育会议,制订了医士、护士、卫
生医士、妇幼医士、中医士、中药士、药剂士、检验士、放射士9个专业教学计划。
又从全国高中等医药院校和医疗、防疫、科研机构中抽调240多名专家和有经验的
教师,在青岛集中编写了医士、护士、妇幼医士、卫生医士4个专业15门课的教材
和教学大纲。
  1973年,枣庄市卫生学校建立。1974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昌潍地区人民
医院均建立护士学校。1975年6月,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成立。
  1976年,省卫生局在德州召开全省中等专业学校负责人会议,制定全省统一的
中等卫生学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12月,省卫生局组织80多位专家及有经验的中
专教师重新修订18门课的教材。年底,全省共有中等医药卫生学校23所,在校学生
9629名,教职工2153人,其中教师1163人。
  从建国到1981年,山东省中等卫生学校共培养各类中等卫生技术人员47799名。
  1985年,全省中等卫生学校共25所,有教职员工2868人,其中教师1491人,在
校学生11783,设有中医士、中药士、针灸医士、医士、检验士、卫生检验士、临
床检验士、卫生医士、药剂士、放射医士、放射技士、口腔医士、口腔技士、护士、
助产士、卫生计划统计士等16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