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中医诊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8&rec=193&run=13

    〖中医〗〖诊断学〗〖研究〗〖学术〗〖古代〗〖建国后〗〖民国〗
    〖著作〗
  东周时期,卢医扁鹊倡导脉学。汉代,淳于意发展脉学,提出浮、沉、弦、紧
等近20种脉象。西晋王叔和所撰《脉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脉经》
选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编成,确立了寸口
脉法及寸、关、尺三部脉的脏腑分配,详述脉象的辨别方法,将脉象分为24种,把
诊断和治疗统一起来。明末清初,翟良撰《脉诀汇编说统》(简称《脉诀汇编》)。
1922年,卢其慎撰《脉学指南》,历述脉之所生、脉法诊法及脉之形象。1937年,
邱崇撰成《邱氏脉学》(北平和平印书局刊印),论述了各种脉法脉象。
  1981年,张珍玉等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撰文分析114名正常人的脉象图,
计算出各项参数值,得出正常人脉象各项参数范围。同年,周仕明等在《山东中医
学院学报》撰文,分析125例脉象与血压变化的关系,发现血压变化对脉象图各项
参数值的影响明显,其中舒张压的变化影响尤其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