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克山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8&rec=176&run=13

    〖地方病〗〖克山病〗〖建国后〗〖地区〗〖1960-1969〗〖发现〗
    〖流行〗〖高峰〗〖病死率〗
  克山病发现较晚。1960年11月~1961年3月,在新泰县石莱公社20个生产队先
后发现不明原因心肌炎病人107例,死亡72例。1962年1~2月,新泰、益都、泰安、
临朐等县发生87例类似病人,死亡66例,病死率75.86%。4月,山东医学院、昌潍
医学专科学校对9例尸体解剖作病理诊断,证实为克山病。10月,省卫生厅组织克
山病调查队分赴新泰、临朐、益都3县调查,发现克山病301例,死亡204例,病死
率为67.77%。1961~1962年克山病流行时,新泰县和泰安县为一片病区,临朐县
和益都县为另一片病区,两片病区彼此不相连,流行形式表现为发病中心与灶状分
布相结合。
  1963~1969年,山东省克山病间断、散在发病,地区局限于益都、新泰、五莲、
邹县、莒县、泗水、平邑等县。1969~1979年,山东省克山病持续流行。
  1969年6月~1970年12月,山东省出现克山病流行高峰。邹县田黄、张庄、城
前、尚河和泗水县张庄5个公社,发生克山病104例,死亡64例,病死率61.54%。
1970年起,山东省建立克山病病案和病人复查制度。

    〖建国后〗〖地方病〗〖防治〗〖工作〗〖病因〗〖地区〗〖1971-1980〗
    〖克山病〗〖调查〗〖患病率〗〖病死率〗〖流行〗〖病死率〗
  1971年,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在邹县发病和非发病点对比观察饮水中的某些元
素,病区较非病区饮水中硝酸根高,而氯离子、钙离子、镁离子和硫酸根均低。
  1972年,全省克山病发病142例,发病县数11个。
  1973年,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与有关卫生防疫站组成联合调查组,在莒县、沂
水、沂南、蒙阴、平邑5个县的重点公社进行克山病线索调查,共发现克山病人117
例,患病率4.85/万,死亡71例,病死率61%。本年,山东省克山病诊断小组建立,
负责克山病诊断。
  1974年,山东省建立克山病疫情报告制度。各病区县也都建立克山病诊断小组。
凡确诊者逐级上报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并建立病案进行治疗管理。全省共报告克
山病492例,发病县数增加到14个。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与山东医学院协作,对莒
县、沂水、新泰等病区22份克山病人血液和2例死亡病例的心肌进行病毒分离,结
果全部为阴性。
  1975年,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对邹县克山病病区、非病区儿童头发中硒含量进
行测定,病区患儿头发硒含量0.004~0.084/100万,非病区儿童头发硒含量为0.
012~0.228/100万。由此推测,克山病与缺硒有关,应补硒预防克山病。
  1976年是山东省克山病流行最严重的一年。济宁、昌潍、临沂、泰安地区报告
924例,死亡174例,病死率18.83%,发病县16个。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在中国医
学科学院劳动卫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林土研究所等单位帮助下,在病区检测
水、土、粮、树木年轮和人体头发、血液中某些元素,发现病区水中钙离子、镁离
子、硫酸根、二氧化硅、总硬度、矿化度低于非病区,有机物含量高于非病区;病
区粮食和头发中硒含量较非病区显著低,土壤中的硒也明显低于非病区;病区人头
发硅和铬含量低于非病区,而铅则高于非病区;头发中铬和发病年度的树木年轮中
铬、锰、铜较非病区低。病区化学元素含量低于非病区。
  1977~1978年,山东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与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省卫生防疫
站共同研究克山病病因,测定部分病人血清有柯萨奇病毒急性感染。
  1977年11月~1980年11月,沂水县病区开展口服亚硒酸钠预防克山病,服硒对
象为15岁以下儿童。3年服药26240人,发生慢性型克山病2例,发病率0.76/万;对
照组24198人中,发生亚急性型病人11例,死亡5例,发病率4.5/万.两组发病率有
明显差异。

    〖建国后〗〖地方病〗〖防治〗〖工作〗〖1980-1985〗〖患病率〗
    〖克山病〗〖药品〗〖病死率〗
  1980年,省卫生厅、省财政厅、中共山东省委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
下达文件,进一步明确对克山病人复查、治疗和专用药品的免费原则。本年起,省
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每半年至一年对全省克山病病人统一复查一次,地市卫生防疫站
每季度至半年对所属县区市病人复查一次,乡村医生每10~15天复查一次。有的县
还实行承包制或合同制,将所有病人分配给有关医生管理。
  1982年5月,临沂地区卫生防疫站复查莒县、平邑、蒙阴、沂源、日照5县部分
现症病人,5个县历年累计发病1197例,病死888例,病死率为74.2%。本年,全省
报告克山病17例,呈高度散发状态。
  1983年4月~1984年12月,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和省立医院儿科,分别在曲阜、
泰安、邹县、莒南、枣庄、新泰、滕县、泗水、沂水、日照、莒县等县市追踪调查
历年存活、死亡病例。追踪调查1725例,其中急性型52例,占3.01%;亚急性型
504例,占29.23%;慢性型1121例,占64.99%;潜在型48例,占2.78%。存活病
人850例中,临床治愈238例,占28%;显著好转222例,占26.11%;好转289例,
占34%;无变化(不包括死亡)101例,占11.88%。追踪调查死亡病例1874例,1~2
年内死亡373例,占19.90%。
  1984年12月,邹县完成为期5年的服硒疗效观察。对克山病重病区的54017名儿
童连续投服亚硒酸钠片。5年期间,服亚硒酸钠片组发病7例。重点观察条件相同的
两组人群,一组服药6524人,发病1例;对照组6730人,发病9例。
  1980~1985年,山东省克山病明显减少,多为慢性型病人,1985年全省仅报告
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