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喉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8&rec=122&run=13

    〖白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建国前〗〖民国〗〖流行〗
    〖白喉疫苗〗〖接种〗
  1881年(清光绪七年),潍县发现白喉,发病人数很多,潍县名医陈长贞独创治
白喉方,疗效很好。
  民国初年,白喉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1926年、1928年和1932年,寿光、章丘、
博山分别发生白喉流行。
  1933~1941年,省内仅见济南市有零星白喉报告。
  1946年,全省报告白喉143例,死亡8例。
  1947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组织防疫人员在济南市注射白喉疫苗32526人。
  1948~1949年,省内个别市、县发生白喉流行,平度县发病215例,青岛市发
病166例。

    〖建国后〗〖呼吸道〗〖传染病〗〖预防〗〖1951-1985〗〖白喉〗
    〖接种〗〖发病率〗〖白喉疫苗〗〖免疫水平〗〖流行〗
  1951年,山东开始在人群中推行白喉类毒素接种,但远不能满足儿童免疫的要
求。1951~1953年,全省白喉发病率2.46~3.69/10万,流行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
青岛市发病人数占全省的62%。
  1954年,省卫生防疫站首次监测儿童白喉免疫水平,对济南市3669名小学生做锡
克氏试验,阴性2994人,阴性率81.60%,表明城市儿童白喉免疫水平较高。
  1954~1958年,山东省白喉发病呈散发状态,发病率2.46~3.69/10万。1959年,
全省白喉发病率猛升到14.87/10万,白喉疫情迅速向全省各地蔓延。1960年,白喉
发病率高达116.56/10万,形成全省性流行,死亡率达5.28/10万。
  1960年,山东省开始扩大白喉预防接种数量,每年接种人数达1000多万人次。
但由于无计划盲目接种,管理措施不力,白喉预防接种质量和接种率不高,免疫效
果不理想。年内,各地卫生防疫站广泛进行了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在乐陵、冠县、
平邑、沂水、苍山、蒙阴、莒南、日照、泰安等9县对18881人进行锡克氏试验,阴
性人数13631人,阴性率72.19%,表明免疫水平较好,但个别县阴性率低,蒙阴仅
30.52%,存在较大免疫空白。
  1961年,省卫生防疫站在烟台市进行白喉类毒素接种观察,3~15岁儿童不做
锡克氏试验直接接种,接种反应良好,当即在全省推广,使全省人群的免疫水平迅
速提高,全省白喉发病逐年下降。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推广了山东白喉免疫改革方
案。
  1963年,济南市白喉流行,省卫生防疫站等单位采取应急接种方法来防制白喉
蔓延,对10岁以下儿童接种白喉类毒素,接种组白喉发病率0.23~0.31‰,对照组
为2~5.3‰。
  1959~1968年,是山东省白喉流行最严重的10年,全省共发生白喉153532例,
死亡7657例。1969年,发病率降至流行前的水平,此后逐年下降,全省呈散发状态。
  1979年,山东省根据卫生部规定制订了《山东省计划免疫程序》,开始实施计
划免疫,规定3~6个月的婴儿使用百白破(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
素)三联制剂进行初次免疫,第二年加强免疫,在6周岁和10周岁时,用吸附精制白喉
类毒素各加强1次。
  1980年,省卫生防疫站与有关地市卫生防疫站协作建立长期疾病监测点。济南、
青岛、牟平和济宁4个市县监测点同时进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锡克氏试验平均阴
性率为87.11%。1981~1982年,全省有30个县(区)开展锡克氏试验,调查33497人,
锡克氏试验阴性率高达83.5%,人群白喉免疫水平较高,控制了白喉的发病。1983
~1984年,全省无白喉病例报告。
  1985年,德州市发生2例白喉,死亡1例,其他地市无白喉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