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科研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87&run=13

建国前,山东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以齐鲁大学、山东大学开展较早。齐鲁大学于
1941年增设国文研究所和寄生虫研究所。1947年,国立山东大学奉部令筹设海洋研究
所。
建国后,山东大学设历史语言研究和物理海洋两个研究所,后又设文史哲研究所。
1956年, 山东农业学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烟草研究室,并兴建温室500多
平方米,与国家食品工业部合作建立葡萄试验站,由部分教师兼任技术工作。1963年
3月,山东工业学院成立力学研究室。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机构受冲击,科研工作中断。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省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有了较大进展。进
入80年代后,随着山东省“科教兴鲁”战略的确立,全省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科学
研究工作,纷纷成立研究所或研究室。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山东大学最多。至1990年,
山东大学计有文史哲等研究机构36个,占全省高校科研机构的50%。由于自然科学与
经济建设有着更为密切和直接的关系,山东省的自然科学机构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社会
科学研究机构。至1990年,各高校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自然科学机构有268个。
1990年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设置: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周
易研究所、法学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所、民俗研究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所、日本
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室、当代社会主义问题研究室、蒲松龄研究室、鲁迅研究室、文心
雕龙研究室、文艺创作心理研究室、方言研究室、民间文学研究室、语言研究室、汉
赋研究室、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中国现代史研究室、史学理论
研究室、中西交通史研究室、德国史研究室、加拿大史研究室、美国史研究室、考古
研究室、消费结构研究室、人口理论研究室、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国际关系与国
际政治研究室、行政学研究室、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室、俄苏文学研究室、社会学研
究室。
烟台大学:法学研究所。
青岛大学:现代汉语研究室、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室、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
室。
山东艺术学院:民间音乐研究室、民间美术研究室、古籍整理研究室。
山东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以上未含师范类院校27个研究所室。
1990年山东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设置(经主管部门批准建立):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红外遥感研究室、微生物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河口海岩带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研究室、海洋藻类培养研究室、
物理海洋研究所。
石油大学(华东):硅酸盐地质研究室、机械研究室、研究开发中心、石油地质
研究室、金刚石钻头研究室、应用摩擦研究室、钻井工程研究室、泥浆研究室、重质
油研究室。
山东矿业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
青岛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研究室、高分子材料研究室。
山东建材学院:设计研究所。
山东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室、数据传输研究室、内燃机研
究室、精密机械加工研究室、力学研究室、电机研究室、电力系统研究室、电子束研
究室、金属腐蚀研究室、热能利用研究室、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研究室。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制动技术研究所、建筑研究所。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水处理研究室、山东建筑史研究室、热能研究室、建筑计算
力学研究室。
山东纺织工学院:差别化纤维研究室、颜色光学研究所、新型纺纱研究室、空气
变形丝研究室、工业经济研究室。
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农机研究室、新技术研究室、计算力学研究室。
山东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研究室、农业经济研究室、植物病毒研究室、生物工程
研究室、家畜饲养饲料研究室、果树栽培生理研究室、烟草研究室、作物遗传育种研
究所、作物栽培生理研究所。
莱阳农学院:小麦研究室、玉米研究室、旱作研究室、植物研究室、兽医新医药
研究室、遗传研究室。
山东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室、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核医学
研究室、毒理研究室、血液病研究室、针麻原理研究室、免疫研究室、脏器制药研究
室、病毒研究室、耳鼻喉研究所、脑血管研究所、肿瘤研究室。
青岛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青岛医学院附属医
院冷冻医学院研究室、神经医学研究室;
潍坊医学院:免疫学研究室、眼科角膜病研究室、心血管药物研究室。
滨州医学院:化工物质毒理研究室、骨病与康复研究室、计划生育研究室。
山东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室、针灸经络研究室、中医
研究室、中药免疫研究室、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
济宁医学院:血液稀释研究所、职业卫生研究所、流行性出血热研究室、济宁医
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病学研究室。
山东体育学院:骨伤研究室
青岛大学:新材料研究室、应用数学研究所。
烟台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应用数学与软件科学研究所。
由各校自行批准设立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有:
山东大学:新材料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所、界面与
胶体化学研究所、油田化学应用研究室、理论化学研究室、数学研究所、高能物理研
究室、离子束研究室、磁学研究室、电子测量研究室、有机硅研究室、全息生物学研
究所。
青岛大学:旅游资源研究室、天然色素研究室、自动控制研究室、生物研究室、
精细工程研究室。
烟台大学: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水产养殖研究所、海洋工程研究室、海
洋生态研究中心、矿物资源研究所、工业水回用技术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所、海洋
仪器研究室、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室、应用数学研究室、海洋光学研究室、海洋物化
及腐蚀研究室。
山东矿业学院:特殊开采研究所、矿压研究所、爆破研究所。
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地质研究室、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研究室、弹性波理论
研究室、地质资料数字处理分析室、计算机与能源经济研究所、联合应用化学与化学
工程研究所、岩石物理研究室、模拟技术研究室、重质油研究所、分离工程研究室、
燃料化学研究室、化工设备机泵研究室、微波研究室、石油储运研究室、海洋钻井设
备研究室。
青岛化工学院:计算机与化工研究所、等离子表面技术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
农业精细化工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压力容器设计所、催化剂工业试验基地、青岛
高分子材料联合研究室。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电力研究所、粉体研究所、应用化学
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热能研究室。
山东工业大学:能源环境工程研究室、生物力学研究室、信息处理研究室、激光
研究室。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室、暖通空调研究室。
山东纺织工学院:自动化研究室。
山东轻工业学院:精细化工研究室、硅酸盐研究室、转子动力学研究室、皮革工
程研究室、酶制剂开发与应用研究室。
潍坊医学院:应用电子研究室、应用生化研究室、生物遗传学研究室、应用病理
研究室、卫生毒理研究室、应用解剖研究室、应用寄生虫研究室、骨科研究室、气功
科学研究室。
滨州医学院:人体生理学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人体寄生虫学研究室、医学微
生物研究室、心血管病研究室。
泰山医学院:应用解剖学研究室、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室、医学免疫学研究室、伤
残康复研究室。
济宁医学院:免疫病理研究室、腹泻病研究室、中草药研究室、血液流变学研究
室、神经解剖学研究室、脑功能研究室、医学教育研究室、济宁医学院附院儿麻康复
研究室、心血管病研究室。
表3—9
科研成果

民国时期,山东大学、齐鲁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先后延聘一批国内著名学者,
从事教学、科研。闻一多的诗歌研究及创作,老舍、梁实秋、王统照的写作研究及创
作,童第周的生物学研究,尤家俊的皮肤病研究等等,在国内学术界都有较大影响。
五六十年代,山东大学科学研究涌现了一大批成果。陆侃如、冯沅君的文学史研
究在全国有很大影响,两人合编的《中国文学史简编》被选为高校中文系教材。高亨
的《老子正诂》得到毛泽东的赞扬。萧涤非的《杜甫研究》、童第周的《鱼类胚胎学》、
陈机的《中外烟草栽培》、童书业的《先秦七子研究》、郑鹤声的《中国近三百年大
事记》、李先正的《三角级数的一个注记》、郭贻诚的《微磁(化)理论》、刘遵宪
的《原子核化学》等著作以及杨向奎的先秦两汉研究、华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吴富恒的美国文学研究、赵太侔的西洋戏剧研究、束星北的理论物理和相对论研究、
沈汉祥的水产养殖和加工研究、薛正辉的水产捕捞和加工研究、赫崇本的海洋物理和
海洋气象研究、唐世风的海流和潮汐学研究等各具特色,在不同的学术研究领域占居
领先地位。山东大学化学系晶体组培养出10公斤酒石酸钠钾大晶体,国家授予科学研
究奖。山东大学的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文科以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历史见长,理科则
以海洋、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见长的特色。
1956年,山东农学院在小麦育种、果树、蔬菜栽培、烟草丰产栽培等方面进行了
重点研究,其中烟草黑胫病抗病品种试验、花生单株等距离密植法、鸡血病全血凝集
诊断抗原液等成果在生产中得到一定范围的推广。1965年,山东工学院在马长贵教授
主持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半导体无触点距离保护装置,由电力部组织全国鉴定,
并投入小批量生产。山东医学院尤家骏教授在麻风病的诊断、治疗研究上取得了突出
成就。
“文化大革命”期间,科研工作中断。
1978年—1983年,全省高等院校自然学科共承担近3000个科研项目,经鉴定属于
较大科研项目的有485项,其中约有400项左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6项达到或接近国
际水平。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有4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在1979年省科学大会上
有10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 1981年—1983年获国家创造发明奖的有13项,获得国家一
级成果的有50余项, 获地、市级奖励的有100余项。山东大学的晶体材料、有机硅橡
胶,华东石油学院的扩散泵油,山东医学院的人工喉技术,山东农业大学的作物栽培
技术,山东工业大学的金属材料、继电保护,山东纺织工学院的颜色光学等研究,形
成了自己的特色。
1984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试行方案》和《关
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的意见》,使山东高等院校科研有了更大发
展。 “六五”期间,全省高等院校取得科技成果1908项,其中重要成果617项,达到
国际水平的54项,属于国内首创的103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335项。上述成果中,
已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29项, 获国务院各部委奖励的66项,省、市地奖励的440项。
1985年在首届全国发明博览会上, 山东全日制高校有4项科研成果参展,其中青岛医
学院提交的“酒糟鼻子防治技术及肤螨灵”获发明奖。
表3—
10
1985年度全省高等院校评出优秀科研成果171项, 各项优秀成果的一等奖17项,
二等奖34项, 三等奖120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有很大发展,1985年全省35所高等
院校统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撰写专著246部,其中已出版110部,共发表论文1427篇。
1985年以来,山东高等院校科研开始注重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1985年,全省高
等院校研究课题总数为1333个,其中基础研究284个,占21.3%;应用研究761个,占
63.4%;技术开发288个,占21.6%。1986年,山东高校共取得科研成果255项,其中
达到国际水平的32项, 国内首创38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31项。全省高校获国家进步
奖8项, 发明奖2项,获部委和省级奖励121项,获教育厅科技进步奖90项,获省及教
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优秀成果奖81项。 1986年,全省高校共出版专著285部,发表
论文3274篇, 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的有147篇,发表在全国学术刊物上的1412篇,
发表在地方性刊物上的1715篇。
表3—11
山东大学的社会科学研究以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历史见长,从古代的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每一阶段都有专人进行研究,并具有
自己的特色。如高亨教授的先秦文学、先秦哲学和古文字学,萧涤非教授的汉乐府、
唐诗和杜甫诗,殷孟伦教授的古汉语和中国古典文学,殷焕先教授的音韵学和现代汉
语,高兰教授的诗歌创作、研究,关德栋教授的明清文学、民间文学史和满语研究,
孙昌熙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蒋维崧教授的文字学和书法研究,王仲荦教
授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研究,张维华教授的秦汉史和中西交通史研究,郑鹤声教授
的中国近代史和古籍版本目录学研究,韩连琪教授的秦汉史研究等,在国内都有较高
的水平。此外,一些新的学科和中年学术带头人也在成长中,他们从事的文艺理论、
现代作家研究、蒲松龄研究、中国思想史和义和团研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
进展较快,取得较好成绩。“七五”期间,全省高校共承担各级纵向课题和各类横向
委托任务13083项。出版自然科学著作1487部,发表自然科学论文26474篇,出版社会
科学著作2828部, 发表社会科学论文13931篇,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765项,其中具有
国际先进水平的达240多项, 属国内首创的有42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有878项,
有37项成果在国际发明展览中获奖,有3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
技进步奖, 有610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987年在南斯拉夫第15届国际博览会上,
山东医科大学附院发明的“全息诊疗议”、山东海洋学院发明的“藻酸双脂钠”获发
明展览金牌奖,山东医科大学附院研制的“带密闭膜双通道静脉输液导管”获优秀发
明奖。 1987年9月在比利时举行的3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山东工业大学研究
的“稀七高铬镍氮高温耐热钢”、青岛医学院研制的“袖珍型除颤起搏心电图多用心
脏急救仪”获得金牌奖。在第三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青岛化工学院发明的“等离子
体化学、 气象、沉积起硬膜技术与装置”获铜牌奖。在1 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评
审中,全省高校有10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山东矿业学院参加研究的“钻井
法凿井技术” 获一等奖,山东大学完成的“KTP晶体生长的研究开发”、华东石油大
学研究的“钾盐防塌矿井液”、山东矿业学院研究的“煤矿矿山压力和顶板运动的预
报及控制”、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山东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综
合栽培技术研究” 等获二等奖。本年国家批准225项发明奖,山东省获12项,其中高
校5项, 占41.7%。即山东师范大学发明的“离子层对铝阳极的保护技术”、山东大
学和山东中医学院发明的“贲门癌的吞水音图诊断仪”、华东石油大学发明的“微波
式原油高含水连续测定仪”、山东工业大学发明的“治理洗涤水煤气含硫含氰污水新
方法——内电解法”和“含脱氧剂的中温浴炉用盐”。在1987年山东省科技进步奖评
审中, 全省高校有51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6项,占总数的60%,
二等奖17项,占总数的27%,三等奖28项,占总数的11%。在198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评审会上, 全省高校有77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占总数的40
%,二等奖21项,占总数的41%,三等奖52项,占总数的38.5%。
1990年,全省高校科研成果成绩喜人。获国际性奖励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国家发明奖32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全省高校获得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
(理论成果) 、乙类(技术成果)、丙类(技术成果推广)共计20项,其中一等奖4
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丙类奖是第一次评奖,山东省高校就获得9项,占获奖
总数的17%,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获山东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7项,共中
一等奖3项, 占一等奖总数的75%,二等奖30项,占二等奖总数的50%;1990年,省
教委对240项优秀科研成果、7个科研管理先进集体、30名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进行了
表彰、奖励。另有一些成果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和省有关厅局、市地的奖励。
表3—12
表3—13
表3—14
说明:1.“出版科技专著”:指由正式出版部门出版,公开和内部发行的科技著
作(包括大专院校专业课教材,参考书等,不包括科普著作和翻译外国著作以及大专
院校基础课教材)。
2.“国外学术刊物”:指国外单位主办,在国际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和列入各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学术论文。
3. “全国性学术刊物”指a)国务院各部门(包括中央一级的学术团体主办,或
委托地方单位主办, 向全国发行的学术刊物;b)实行国务院部门与地方双重领导,
以国务院部门领导为主单位主办,向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包
括在科普刊物上发表的科普文章和调研报告) ;c)列入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的学
术论文。
4.“地方性学术刊物”:指在省、市一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990年,全省有31名科技工作者荣获首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其中来自高等院校
的有10人,他们是山东大学的展音波、展涛、解士杰、王秉泽;山东医科大学的张运、
刘近周、陈光荣;山东农业大学的乃勇善;青岛医学院的王正滨;临沂医学专科学校
的任光全。 山东省青年科技奖是1989年4月省科协三届三次全委会议决定设立的,每
三年评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