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义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8&run=13

义学又称义塾,是一种免费学校,入学者多系孤寡无依子弟。义学的名称最早见
之于宋代,不过当时是以宗族为单位设立的,只限于教授本族子弟。清代康熙年间,
朝廷下诏在边远省份设置义学,招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乾隆年间,义学由边远地区
向内地普及,山东各府州县也纷纷兴办义学。
清代山东境内义学的分布极不一致,以桓台县义学最多,号称星罗棋布。也有的
地方因经费筹措困难,一县只建三五处的。当时的义学有官办和民办两种,前者教师
的收入从国库开支,后者以捐田、捐银、捐房维持。义学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它带有
对贫寒儿童的救济性质,一般不收学费,有的还发给学习用品。通常义学设塾师一人,
监学、绅董二人助同塾师督责学务。各校绅董年终举聘塾师,由县核定。开学后,塾
师由知县接见一次,开报到馆学徒人数,领取当年“十二月课程格本”,以后塾师按
月填报学徒功课情况,监学、绅董据此按时考核。经考核,学有进步者,由县酌送食
品或文具,以资鼓励。一般来说,义学从程度上可分蒙、经二馆。蒙馆学生接受启蒙
教育, 以认字为主, 同时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让儿童学习《孝经》、《弟子规》、
《小儿经》等,以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经馆学生开始读经,写八股文,作诗答对,
准备参加秀才考试。
清末山东境内最著名的义学当属武训所创办的三所义塾。武训是清末山东堂邑县
武庄(今属冠县)人,为了让穷苦孩子读书识字,他从20岁起开始四方行乞,用近30
年的乞讨和劳动所得于1889年(清光绪十四年)在堂邑柳林镇(今属冠县)东门外创
办了“崇贤义塾”,随后又于1890年(清光绪十五年)在馆陶与了证和尚合作创办了
“杨二庄义塾”,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又创办“临清御史巷义塾”。崇贤义塾
初建时有瓦房20余间,校园幽雅宽敞,收学生50余名。分经、蒙二班,学生多为贫苦
子弟,不收学费。校务由校董会主持。聘请进士、举人等有才学名望的人充任教师。
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武训为义塾购买的230余亩学田地租。 课程上蒙班主要有《百家
姓》、《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
班主要开设“五经”等。武训对崇贤义塾虽不直接过问,却是十分关心。遇有师生惰
其业,则跪求之。一次,塾师昼寝,他默然跪于床前,塾师醒后,自觉赧然,自此不
敢稍怠。又有学生不勤其业,他泣涕而劝说道:“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读
书不用心,回家无脸见母亲。”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塾内风纪良好。因此,义塾一方面为贫寒子弟普及了文化,一方面也培养了不少热衷
于仕途功名的士子。著名学者梁启超曾称赞该义塾说:“学堂中受学子弟,彬彬济济,
掇高第,成通儒者不可胜数。”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朝廷下诏“废科举,兴学
堂”,崇贤义塾改称为武训义学。至民国,武训义学改称为武训小学,开办初小和高
小,课程均按政府规定开设。
附:崇贤义塾学规
一、洋烟易损神,博酒最滋事,严行禁止,犯者逐出。
二、无事不许轻出大门,定更关门,不准擅自开门,如不禀明事故,擅自出入者,
立行逐出。
三、有人来学,须看门人询明事由方准出见,不准擅自领入。
四、学中有客,分班照应,每班生童一人,不该班者,仍各自用功。
五、凡有事回家,须禀明方准告假,不得擅自回家。
六、学生不准戏谑喧哗,尤不准彼此口角,违者不论是非,一并逐出。
七、凡学者赴馆者,自入学以后,须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致于物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