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私立齐鲁大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56&run=13

私立齐鲁大学即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04年由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和神道学
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而成)。北京协和医院三班学生、汉口大同医校、金陵大
学医科分别于1916年和1917年相继并入。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迁
济南南关新建门外,结束了三地办学的局面,正式向中国政府备案,改校名为齐鲁大
学,英文校名仍为Shantong ChristianUniversity。当时广文学堂设文理学院,分
文理科、 预科、师范科、选科及研究班,有学生108人;青州共合神道学堂改为神学
院,学生118人;济南共合医道学堂改为医学院,学生51人。9月正式开学,共有学生
303人, 教职员53人,其中外籍教职员36人,校长布鲁斯,文理学院院长戴维斯,神
学院院长勃特,医学院院长尼尔,总务长赤赛特。外国教会控制学校一切教育行政、
财政大权,学校经费由英、美、加三国10个教会支付(这10个教会是英国浸礼会、长
老会、圣公会、伦敦会、循道会,美国北部长老会、南部长老会、公理会、信义会,
加拿大长老会)。1923年,北平华北女医学校合并入齐鲁大学医学院。
1926年—1927年间,中华基督教会迫于形势,作出“注意教授国文”、“将学校
逐渐交还中国人管理”和中西教职员享受平等待遇的决议,齐鲁大学也发生了变化,
由李天禄出任第一任华籍校长。1929年10月,齐鲁大学发生要求收回教育主权的学潮,
李天禄辞职,美籍教务长施尔德协理校务。不久,学潮再起。经过反复斗争,最终达
成协议: 组成文、理、医三院各3人的校务委员会,华籍委员占三分之二以上,掌管
学校一切事务; 神学院脱离齐鲁大学,成立齐鲁神学院。次年1月,在校职工罢工,
学生罢课。 6月校方决定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朱经农任校长。神学院自7月1日
脱离齐鲁大学,改名齐鲁神学院,宗教课改为选修课;学校迅速筹办向南京国民政府
立案,风潮始平。
1931年11月经教育部派员视察,12月17日核准立案。立案后齐鲁大学校董会定额
15人, 由特约校董4人、教会股东8人(外籍5人,华籍3人)和毕业校友会3人组成。
立案后第一位董事长是孔祥熙, 副董事长是校友会的吴克明。1932年9月,朱经农辞
职后,由林济青继任校长兼文、理两学院院长,医学院长由美国人施尔德担任。
齐鲁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设在济南南关新建门内,文理学院在新建门外,有办
公楼、 柏根化学楼、狄考文物理楼、奥古士丁图书馆,各种建筑总值200余万元。另
设有社会教育科,分设陈列部、讲堂,主要从事大众教育。附属医院门类齐全,有病
床125张,还附设护士学校1所。
1937年10月,齐鲁大学奉部令内迁成都,借华西协和大学部分校舍开课,文理医
三学院逐渐复课。1941年理学院药剂专修科扩充为制药系;文学院增设国文研究所;
理学院、医学院合办寄生虫研究所,1942年呈准招收研究生。1937年—1945年历任校
长分别为刘世传、 汤吉禾、马尔济、吴克明,历任教务长为汤吉禾、 弥尔兰。共毕
业8届321人,其中文科143人,理科55人,医科119人,无线电专修科2人,研究生2人。
1946年8月,齐鲁大学陆续返济复校。10月1日正式复课,至次年2月复员完毕。4
月成立罗氏医学会, 9月增设护士科、药学科、医事检验专修科、助理护士训练班;
历史系、社会系合成历史社会系;天算系分成天文系、数学系;恢复无线电专修科。
为文理医三院11系建制。 学制文理本科4年,医科预科2年,本科5年。校长吴克明,
下设3处, 教务处分设注册、出版两组,训导处分设生活指导、体育卫生两组,总务
处分设文书、校务两组,教务长弥尔三,文学院长汪德亮、医学院长杜儒德。1947年
上半年在校生442人。
建国初期校长为杨德斋, 医学院长张汇泉。1952年9月,根据华东高等学校调整
方案,撤销齐鲁大学,理科及文科部分人员并入山东师范学院,部分文科人员并入山
东大学,医科部分人员并入山东医学院。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解放区, 高等教育事业也有一定发展。1945年10月筹
办了设在临沂的山东大学。 1946年4月华中建设大学从苏皖迁到山东,并入临沂的山
东大学。合并后,肄业学员达到2000人,设置政治、财政、教育、工矿、医学、农村、
交通、 文学等8系。1946年11月25日,华东局在鲁中创办华东军政大学,设置军事、
政治、 文艺3系,并于1948年4月开办大学预科。1948年8月,在潍坊成立华东大学,
同时同地开办华东第二高级工业学校,筹设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机、地质、化学、
染织等专科。此外,华东局在新四军军医学校基础上创设华东白求恩医学院。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还兴办了山东农业专科学校。据1949年统计,山东解放区已拥
有包括文、 理、工、农、医、师范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大专院校6所。建国后,这些高
等院校的师生,成为接管、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