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清末山东高等学校设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48&run=13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直隶总督兼山东巡抚袁世凯上奏《山东学堂事宜及
试办章程》,请求在各省省会兴办新式学堂。10月15日,内阁奉光绪帝诏令,通令各
省立即仿照举办。袁世凯的奏章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创办京师大学堂后,各
省兴办新式大学堂的第一个章程。之后,袁世凯首先将山东省最大的书院即位于今山
东济南百货大楼对面的泺源书院,改为官立山东大学堂,招收各府县举人、秀才,于
当年10月开学,此为山东近代高等教育之始。自1902年起,山东还筹建了山东客籍高
等学堂、山东法政学堂、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山东专门医学堂等。另外,美国北长老
会和英国浸礼会还于1904年联合筹建了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胶澳德国当局创办了青
岛特别高等学堂。山东高等学校达到6所。主要学校情况简介如下:
一、官立山东大学堂(山东高等学堂)
山东大学堂初办时,招考额定新生300名,分备斋(初中)、正斋(高中)肄业。
备斋修业一年,考核合格升入正斋,正斋修业1年后升入专斋,专斋相当于高等本科。
新式教育创办之初,无学生来源,清政府乃饬令各州县就廪生、增生、附贡生中选送。
1904年前陆续选派进入学堂学习的学生近400名。 留学生唐绍仪为大学堂首任总办,
后周学熙、方燕年、陈恩焘等相继任总办。
1903年,新任山东巡抚周馥扩建山东大学堂,就省城西南圩门外杆石桥西偏路北
(今省实验中学校址) 购地一顷四十余亩建造堂舍体操场,于1904年6月落成,冬天
迁入, 学生扩充100名。遵照1903年清廷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之高
等学堂章程),于1904年11月,将山东大学堂易名为山东高等学堂,总办改称监督,
原山东大学堂第四位总办陈恩焘,担任山东高等学堂第一任监督。之后至1911年(清
宣统三年)相继担任山东高等学堂监督的还有董应椿、陈庆和、周渊、魏业锐、陈恩
畲、 李豫同、李联壁、范正述等。常年经费每年8万两白银,居山东各级新式学堂首
位。
1904年冬,开始开办高等正科(即原拟专斋,按癸卯学制应为分科大学预科),
学制三年。 1906年,裁撤备斋,正斋改名预科。1908年6月停招预科,新生以中学毕
业生充之。1910年(清宣统二年)附设中学堂,以府、州、县中学堂未毕业者和高等
小学堂毕业生充之。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前,山东高等学堂学生文化程度、年龄参差不齐。年龄
最大的53岁,最小的18岁。清政府规定各直省高等学堂毕业生一律调北京复试,复试
最优者,予以举人出身,授予相当于内阁中书、知州的官职,尽先录用;优者予以举
人出身,授相当于中书、知县的官职;中等者予以举人出身,授相当于司务通判的官
职,下等者不予毕业。1908年山东高等学堂42名学生经省司初试合格,调京复试全部
落第驳回,继续补习二年。同年教科书改用进口原版书, 状况略有好转。 但因学生
新学基础差,1909年(清宣统元年),调京复试16人,无一合格。自1908年至1914年,
共培养正科、 预科毕业生265名。另外,还保送76名学生分别入山东优级师范、省警
备学校、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及北京、上海、保定三地新式学堂学习。保送赴日本留学
52名、赴欧洲留学9名、赴美国留学3名,计共保送留学64名。附设中学班,毕业学生
181名。另有肄业学生435名。
依癸卯学制,1914年山东高等学堂停办。
二、山东法政学堂
为适应清末新政对政法官员的急需,1906年,山东巡抚杨士骧、提学使连甲等筹
设山东法政学堂, 于省城北按察院路北华馆(即今济南市立一院院址)兴建校舍,7
月正式开学,方燕年任第一位监督,副贡生、日本留学生雷光宗续任,第三任为孙松
令。
开办之初,设速成科,一班招生120名,二班招生50名。速成科先后举办了两期。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学部奏设京师法政学堂,奏定《法政学堂章程》,次年
学部通令各省遵行。于是山东巡抚袁树勋、学堂监督雷光宗提出了扩充堂舍、增补学
额、优抚教习等三项改革计划,设三年制长期班,后称别科一班。当年始设讲习科,
学制一年半。1909年(清宣统元年)为筹建山东107县审判厅,首次开办司法讲习班、
审判夜班、临时讲习班,学制一年半。1911年先后办有速成班2个班,讲习科5班,司
法讲习科2班, 审判夜班、财政夜班各1个,别科3个。课程悉仿日本,教习也多为日
本人和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的留日学生。宣统年间又吸收了一批早稻田大学政
治经济系科本科毕业生,在晚清山东学堂中师资力量应属雄厚。
学生来源:初期速成科招收省府州县候补人员中年龄在50岁以下者,附学者亦须
为有官衔者。实际招收学生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毕业生年龄最大为56岁,身份多为
已有官衔的原贡生、增贡生、附贡生和举人。后期也招收各高等学堂学员转习。毕业
生成绩中等给予举人以上头衔,在职人员从学则予奖励,一般是给予升一级的赏赐。
从1906年至1912年前后毕业学生十届近千人,为近代山东培养一批司法人才。1912年
6月改名为山东第一法政专门学校。
另外,当时省内同类学堂还有山东高等巡警学堂,学员多为秀才、举人出身,也
有在职人员、驻防旗员及山东高等学堂肄业生。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山东巡
抚杨士骧委观察朱式泉、 刘崇惠会同经理, 于兖州设随营学堂,于曹州设警务学堂
(后改称菏泽警务学堂)。1907年又创办泰安警务学堂。
三、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山东高等农林学堂)
1906年,学部咨请各省举办实业学堂。山东巡抚把济南七里堡农桑试验场改建为
山东高等农林学堂,学制3年,经常费白银3万两,筹办费4万两。8月,附设于农桑试
验场的农林学堂正式开学,定名为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先设农、林、蚕三科,第一批
考选120名秀才入学, 享受官费,编为正科甲班。1908年,续招中等预科120人作为2
班。1909年(清宣统元年)开始筹办高等农科,上学期由青州中等蚕桑学堂部分毕业
生经补习后升入,原本堂正科甲班于下学期毕业,准升入高等农科。1910年添招农业
预科80名作为两班, 实行自费;中等预科2班下学期毕业,升入中等农科、林科。由
于“以援高等农业学艺,使将来能办理公私农务产业,亦可充各农业学堂之教员、管
理员为宗旨”,至1912年,教学水平还停留在高等预科的水平。首任监督为翰林出身、
首任山东驻日游学监督马荫堂。共毕业159名学生。
四、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
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前身是潍县广文学堂(齐鲁大学文理学院前身)、青州共合
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神道学堂。1862年(清同治元年),英国南部浸礼会传教士高福
乐夫妇由上海迁登州,为华籍基督徒子弟办学一所,介绍理化、天文等自然科学。两
年后, 美国北部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与邦就烈夫妇, 在登州设立蒙养学堂。1876年
(清光绪二年),正式定名为文会馆,学制6年,主要科目有圣经、中国经学(书经、
诗经、论语、左传等)和实用科学(代数备旨、理学备旨、格致、物理、化学等)。
次年,狄考文和林乐知发起成立教会学校的教科书编纂委员会,“教科书”一词自此
而始。 1885年—1893年间先后编译了初等数学课本《形学备旨》 、《代数备旨》和
《笔算数学》 , 后为山东新立学堂广泛采用。1876年—1904年,文会馆毕业29班
171名学生, 其中近60%担任教会学堂、官立学堂教习。广德书院,1866年由英国浸
礼会在青州(益都)创建,1866年—1904年毕业26名正式毕业生,40名附加毕业生。
1902年美国北长老会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召开联席会议,通过合并组建“山东基督教
共合大学”。1904年第一次董事会决定将青州广德书院大学部和登州文会馆合并为山
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文理科,定名为“广文学堂”,设在潍县。宣统年间主要课程有道
学、国文、中西历史、算术、三角、几何、微积分、物理、化学、博物、经济学、心
理学、教授法、体操等科目,英文改为必修课。
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前身是1881年由英国浸礼会牧师怀恩光创建于青州的罗宾逊
神道书院, 又称郭罗道培真书院。 以培养华籍牧师、传教士为办学目的。1885年—
1905年有227名毕业生。 1906年,美籍传教士创办的神学班并入郭罗神道培真书院,
改名为郭罗共合神道学堂,中文称为青州共合神道学堂,成为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一
部分。 1905年—1914年神学科毕业10班50名, 师范科毕业9班159名。附设的博物馆
1904年迁济南,改名为广智院,后改为山东基督教大学社会教育科。
济南共合神道学堂是1906年由两位英美传教士举办的西医训练班合并而成,分设
济南、 青州,按课程计划授课,并在各县实习,1884年—1891年毕业8班38名学生。
1911年4月正式迁入济南南关新建校舍。
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有较强烈的宗教色彩,大多数师生为基督徒。学校管理则由
外籍传教士控制。该校在1917年正式定名为齐鲁大学。
五、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俗称“黑澜大学” 、“赫兰大学”、“德华大学”、
“德华高等学校”,是1908年由中德双方协议建成的高等学府,议定了《青岛特别高
等专门学堂章程》十八条,校址设在青岛德国野战兵营(今济南铁路局青岛分局和广
播电台一带)。1909年10月招生开学。
该校名为中德合办,行政权实为德国人独揽。首任监督为德国人开贝尔博士,首
任稽察为华人蒋楷。 设高等科(即本科)、预备科(即预科)。预备科5年,主要传
授德语和基础知识,高等科分为法政科、医学科、工艺科和农林科等。工艺科又分为
建筑学、 机械电气工学、采矿冶金等专业。法政科、农林科学制3年,医学科、工艺
科学制4年。每周有德语8课时,中国经学、文学、历史、地理等10课时,各种专业课
均采用德语课本,由德国人任教员,中文课由“宿儒”充任;很重视实习,设有实习
工厂、实验农场,不设宗教课,毕业考试由中德双方主持。
该校规定预备科学生须高等小学毕业,高等科学生须中等学堂毕业;生源不限山
东, 一般多寄宿。该校仪器设备比较先进,重视教科书翻译。1912年9月孙中山曾来
校参观演讲。
1914年,日本占据青岛,该校只有农、法两科两班学生毕业,工科仅一班学生毕
业,医科未毕业的学生及预备生归并到上海同济大学,结束办学。
另外,清末山东还创办了山东客籍高等学堂、山东专门医学堂和山东存古学堂等。
清末山东兴办的高等教育,尚处于近代高等教育的雏形阶段。但山东在短短几年
内,从无到有创办了一批涵盖文史、宗教、医学、师范等各科目的现代高等学校,适
应了近代山东历史发展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