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建国前的少数民族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45&run=13

山东省早期的回族教育主要是经堂教育,大多提倡“经书兼通”,或在挂幛后再
学点汉文。但延续到清朝末年,大多都退化了,认为“读汉书远教门”,阻碍了回族
教育的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一些仁人志士开始求索中华
民族积贫积弱备受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寻求救国求民的真理,进而便出现了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等等。由于教育变革的主张和呼
声,迫使清政府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次年修改后
又重颁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从而结束了中国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
教育制度。山东回族经堂教育也同时出现了转机,兴起了一场改良经堂教育、创办新
式回民学校的风潮。
当时,在山东创建新式回族教育的代表人物有:曾进过京师大学堂的邹县人唐柯
三,济南第一位自费朝觐获“哈吉”头衔的穆华亭,“经、书两通”的著名阿訇马松
亭、王静斋,山东省议员陈愚,济南知名人士金汉青、马效仙等。在青州有县知事李
祖年,山东第一路民团总指挥赵明元及其母丁蕴辉、阿訇马玉才等,不但兴办了回族
小学,还创办了回民女子小学。在济宁有革新阿訇张子真,禹城县商会会长韩自信,
临清的裘革坊主洪长青、经济人杨琪绪等,泰安的资本家马伯生、开明地主白宗茂等,
也先后在当地创办了新式回族学校。及至抗战爆发和解放战争时期,又有不少回族志
士仁人创办抗日学校和解放区革命教育,还有的在日伪统治区或国统区创办回族教育。
其中较著名的有平邑回族抗日英雄米轼民,禹城韩寨中共地下党员负责人韩清泉、党
员韩同成,济宁中共地下党员郑又樵、范铁民、杨冀明,泰安周家坡丁富才等人。这
一时期各级各类新式回族学校不下50处, 其中师范学校1处。同时仍有相当数量的经
堂学校和私塾存在。
1910年(清宣统二年),平邑县平邑镇回族由回民太学生米玉珍自己出资开办了
“平邑米氏初等小学堂”,并自任校董。1925年夏,清真寺董事米玉山、周玉廷、吴
玉璋等在寺内办起一个小学班,有学生78人,全系回族子弟,定名为“清真寺小学”,
校长由董事米玉山兼任。一切经费开支全由寺里支付。阿訇王运亭每周给学生上两节
课,学习回文或念《古兰经》,学生都要参加礼拜仪式。1931年米玉山报请费县(当
时平邑属费县)政府核准,学校命名为费县第五区回民私立萃英初级小学,简称“萃
英小学”。
1913年,由陈愚(字若痴,回族,济南礼拜寺巷人,省议员)创办历城县立第五
小学(位于徐家花园窑胡同),自任校长,招收学生60人(全系回族)。属集资办学,
后因省议员换届,陈愚落选,学校迁至永长街金家店,校长马效仙(回族)。据1933
年《月华》 第5卷第14~19期刊载: “私立金氏小学, 地址在徐家花园,为金汉青
(回教人) 所独创。每月经费400元皆为金氏一人担负,学生二百人,除有少数汉族
学生外,悉为回教生。此为济南回族学生最多的学校。私立新育初级小学,地址在济
南永长街,为马骥良(回族人)所经营。每月经费30元,全为马氏所筹划。学生百名,
悉为回教生。私立第六初级小学,校址在济南杆石桥街,有学生80余名,悉为回教生。
市立第十二初级小学,设在堤口,学生80多人,回教占三分之一。私立清真小学,位
于南关清真寺内,经费由该寺公款支付,学生20名。这些小学回教肆业者约计千人。
至于中等学校回教生,为数甚微,上大学的仅二三人而已”。另外,济南还有两所较
著名的民族学校,济南成达师范和私立伊光小学。
济南成达师范,1925年—1928年在永长街穆家车门清真寺内,为该寺阿訇马松亭
(北京人)创办。经费由回族群众集资,招收12人,校长唐柯三(时任济南道尹),
开设有阿文课,有文史地理和数学。教师马松亭、张鸿韬(经七路纬一路清真寺阿訇)
担任阿文课,另聘汉文课教师。学校采取六年一贯的学校体制。前三年学习历史、地
理、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等普通初中课程,后三年着重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如教
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学校行政管理,此外还有簿记学和会计概论等。学生来源,最
初是在济南,有十二三人,按规定,学校招收的学生应是高小毕业,但实际上读过高
小的并无几人,学生文化程度高低不齐。1926年,学校从泰安、益都招收了一批文化
程度较高的学生,同时又有一些原来的学生离校,使在校生的素质有所提高。学校第
一班学生共19名。学校刚成立时,设施非常简陋,生活也十分艰苦。1926年,学校租
用了穆家车门清真寺外靠永长街的两个院,扩大了校舍,有了一定发展。到1928年因
发生“五三”惨案,迫于战事,迁校于北京东四清真寺。
私立伊光小学,1940年在清真北大寺建立,董事长马绍卿(回族、济南市人),
经费靠集资和学费,招生100多人,分6个班,开设阿文和汉文课。同时,在清真南大
寺建立穆汉小学,招生100多人,分6个班,经费靠集资和学费。到1945年8月,伊光、
穆汉二校合为穆光小学,校址在北大寺,招生100多人,分6个班,经费靠南、北两寺
房租, 每月面粉14袋,小米400斤。直到1948年秋穆光小学是全市唯一的存在下来的
一所回民小学。 当时学生往往因家庭生活困难,多数学生中途退学,开始招生100多
人,到毕业时只剩20多人。
1918年, 山东禹城由韩在芳操办,在高庄联合8户回民办私塾,聘请禚书元任塾
师, 有学生8人。1921年,豆王村韩兰会聘请杜奎兰担任教师,有学生13人。韩寨私
塾, 初办由韩庚甫任教,后又聘请白锡三担任塾师。塾师待遇每年100吊铜元,由学
生平均摊敛。 学习内容: 先学《三字经》、《百家姓》、《四言杂字》,然后学习
“四书”、“五经”。这是回族新式教育中存在的私塾教育。
1926年,由禹城高庄韩自信(禹城县商会会长、国民党县党部成员)操办,聘请
吴金亭、陈化民、李天赋等,创办洋学堂,校址设在高庄,校长吴金亭。经费由县教
育部门供给。 到1934年, 发展到6个班,其中高级班2个,有学生200人,教师9人。
1935年, 该校迁址韩寨,学生增加到230人,课程设置有国语、算术、自然、地理、
历史、修身等。校长韩东亭。1937年,禹城沦陷,学校停办。1938年秋,由中共地下
党负责人韩清泉(公开身份为乡长)主持,组织恢复了韩寨完小。校长韩同成,教师
韩伯瑛、焦云仙、泰仁忠、刘忠藩、韩来荣等7人,属地方办学,经费由乡公所解决。
初办共收小学4个班,学生140人。1939年增设高级1个班。1940年,发展到6个班,其
中高级班2个,有学生240人。学习内容:除上述课程外,每周增日语课2节。
1944年,泰安地区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回民问题的提纲》成立抗日回民学校,学
生60余人,教职工11人,校长金晓村,主任兼副校长金泽普、丁英士。学校全部实施
军事供给制待遇。枪支弹药有回民抗日部队供配。该校以抗日军政大学教育方针为宗
旨,始终贯彻智、劳、武相结合的原则。任务是为回民抗日部队、回民抗日救国会培
养输送政工干部。1947年与山东莱北一中合并。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接
收,并将学生分配到各兵种部队。此后,回民抗日学校停办。
1947年, 青岛市设私立复真小学,秋季招生,设1~6年级6个班,有回、汉族学
生近300人, 教职员20余人。开办6年,毕业生近300人。这一时期各级各类新式回族
学校达50余处。同时,仍有为数可观的经堂学校和私熟存在。新式回族教育有以下特
点:(一)以近现代教育为主,同时又有经堂教育和私塾教育并存。说明从以经堂教
育为主的回族教育走向新式回族教育需要一段较长的过渡时间。(二)名人(包括回
族军政官员、社会名流和阿訇等)办学与社会集资办学结合,绝大多数是私立。(三)
保持和照顾了伊斯兰文化和回族心理素质的特点。有的新式学校经、普兼设,有的在
普通课程中开设宗教常识课。
表2—43
建国后的少数民族教育

据1950年统计,山东省有回、满、蒙、壮、朝鲜等少数民族20.2万人。其中回族
19.99万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8.99%。建国前,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只有
为数很少的自办小学,大多数人是文盲、半文盲。济南市的回民就有80%的文盲,只
有极少数人达到中学小学文化程度。建国以来山东省少数民族教育经历了一个发展、
停滞与再发展的过程。50年代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中共民族政策的贯彻
执行,民族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从城市到乡村相继建立起一批民族中小学,培养了
一大批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
建国初期,山东对少数民族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照顾政策:一是加强了对少数
民族教育的具体领导。省教育厅1955年开始在初教处、中教处和计划财务处指定专人
兼管此项工作,并确定初教处为主管处。各专署、县、市文教(教育)科、局亦指定
专人兼管。教育厅还派专人到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德州专区视察民族教育工作,
于1955年讨论制定了全省少数民族教育的12年规划,把少数民族教育纳入了有计划的
发展轨道。二是对少数民族学生采取同等成绩优先录取的政策,沿续至今,并在少数
民族聚居而又需要设学的地区进行了重点发展,专设少数民族中小学。三是通过少数
民族教育补助费的发放,提高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坚持了学习。
如: 沂水县上柳庄小学在1954年春荒时,发放补助费400万元(旧币),保证了回民
学生在灾荒情况下坚持学习。利用补助费修缮了民族学校校舍,充实了设备。德州市
在回民小学都换上了新桌凳,添置了滑梯等儿童运动器具。四是注意了民族政策教育,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加强了民族团结。如章丘县在小学教师会议和民师集训时,
专给少数民族教师设灶。 每逢“古尔邦”“尔代”“圣诞节”等节日,全县290多名
回民学生和教师都放假。
由于少数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民族教育得到了很快发展。1950年9月济南将永
长街私立穆光小学改为市立回民子弟小学, 1952年改为市立第一回民子弟小学,共7
个班,393名学生。1951年9月,成立济南回民中学,招生4个班,214名学生,全为回
族学生。
50年代初,济南除1951年成立山东第一所少数民族中学外,还有3个回族小学和4
个回族学生较多的小学,在校学生达1200人。1953年禹城韩寨小学改为禹城县韩寨回
民完小, 校长白锡三, 教导主任王连江,共7个教学班,其中高级班4个,在校学生
300人。 1957年益都有回族中学3所,马楚珍倡议在益都二中增添了回族初中班2个。
这个时期各地政府都比较重视民族教育,每年都专拨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为民族教育
添置教具、维修校舍,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步建立。1958
年以后,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和三年自然灾害,学校的正常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大
部分民族中小学以“反地方民族主义”为名,被一律取消。其后在1963年调整时期,
部分学校又得到恢复。 到1965年,全省独立设置的民族小学138所,连同在其他小学
上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共3583人, 比1956年增长25.61%,年均递增2.57%;中学有少
数民族学生5371人,比1956年增长2.32倍,年平均递增14.27%。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数民族教育遭到了更严重的摧残,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才迎来了发
展的黄金时代。
1978年以来,随着中共民族政策的恢复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少数民族教育不管是
学校类别、学校规模、学生人数,还是教学质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81年
济南回民中学、永长街回民小学、西青龙街回民小学的恢复,揭开了山东少数民族教
育新发展的序幕。
1981年全省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第三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
后,省教育厅、民委下发的《关于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民族教育
工作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和发展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
的科学文化水平,是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和文
化教育上的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措施,是四化建设和落实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的
需要。根据中央确定的在经济上实行进一步调整,政治上实现进一步安定的方针和全
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全省民族教育提出了几项要求: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又红又专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要针对民
族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
各民族学生中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奋发图强、共同建设四
化的爱国主义思想。从民族教育的特点出发,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
教育,进行辩证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教育学生尊重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在汉族和
少数民族学生杂处的学校中,还应向学生进行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自觉尊重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增强政策观念,加强民族团结。
第二,整顿、恢复和办好民族中小学。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规划,有计划地恢复、举
办民族中小学(班)。有条件的市、县,根据需要应积极恢复和努力办好民族中学;
少数民族较集中的街道、社队,也要积极创造条件,恢复民族小学。已经恢复的要认
真办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贯彻“调整、整顿、改革、提高”的方针中,还应注
意调整好民族中小学的布局,对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学校应尽可能予以保留,以便利
少数民族学生就读。
第三,解决民族教育必需的经费。鉴于全省少数民族居住分散,经济条件又较薄
弱的状况,对于恢复和新办的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除正常教育经费给予必要照顾外,
各地还应从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中划出适当比例,作为发展民族教育之用。但是发展
民族教育也和发展其他事业一样,一定要把国家支援同群众的自力更生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厂矿企业和街道、社队集体的积极性,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国家
办学和厂矿企业集体办学“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第四,充实、培养民族师资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合格的民族师资队伍,是办好
民族教育的关键,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搞好。
第五,在各级各类学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学生要适当照顾,有计划地为少数民
族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高等学校招生要按国务院规定“对散居的
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办法。普通中学招生除重点中
学外,对少数民族学生则应实行适当降低分数(3~5)的办法予以照顾。
第六,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首先,各地在布置民族政策工作时,也要布
置民族教育工作;在检查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时,也要检查民族教育工作;在总结
民族政策工作时,也要总结民族教育工作。第二,各个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
县、市、区、社,在制定小学教育规划时要把民族教育列为重要内容,有要求,有措
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第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要认真学习民族政策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深刻认识搞好民族教育的
深远意义。第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民政工作部门,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县、市,
要有专管或兼管民族教育的干部,负责了解民族教育情况,积累资料,总结和推广先
进经验。
此后,在全省形成了恢复、改建和新建民族中小学的局面。济南市1981年将西青
龙街小学改为回民小学,1985年有学生286人,其中回族学生213人,占74.5%;将堤
口小学改为回民小学,1985年有学生374人,其中回族276人,占73%。1981午后,济
南党西村、西张村、大冶、杨家巷、赵家营、青北、凤凰庄、孟王府等村庄小学均被
改为回民小学。 1981年12月9日,济南将改名为济南六中的回民中学恢复,1983年被
列为重点中学。 从1982年至1985年,济南市拨教育经费93万余元,省增拨7万余元,
省、市民委补助3万余元,重点扶持该校发展。济南市教育局还拨给彩电1台,电影放
影机1台, 各种教学仪器580余件。1983年回民中学高中毕业生164人,其中考取大学
的45人, 高考升学率在济南市中学中列第5名。从1951年成立到1985年,学生人数由
214人发展到1218人,教师由25人发展到138人。共培养毕业生9217人,其中高中毕业
生5112人,初中毕业生4105人。
1983年淄博市临淄区蒙古族刘营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自建16间砖瓦房校舍,创建刘
营村蒙古族小学,3个教学班,学生91人(蒙古族83人,占91%),教师4人(蒙古族
3人,占75%),入学率100%,巩固率97%,升学率65%。1984年刘营村设蒙古族学
前班1个,学生36人,教师1人。
1984年7月, 益都北城满族村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青州市益都镇满族学校”
在校学生有5个初中班、 5个小学班共492人(满族262人,占53%)教师24人(满族8
人, 占33%)。北城村委会投资40万元,群众捐款3.5万元,于1986年底建成可容20
个教学班的4层教学楼, 建筑面积1836平方米,全国人大常委爱新觉罗·溥杰题写了
校名。 1986年—1987年,北城村委会和村办企业先后投资2万余元,为学校购置教学
仪器,配备新桌凳、师生服装及文体用品等。1988年该校被评为潍坊市电化教学先进
典型,成为全省六配套优秀学校之一。1987年北城村委会又出资在青州一中设民族高
中班1个,首批学生27人。1989年北城村学校设民族高中班1个。
据统计, 1984年全省有回民完中1处,回民初级中学4处,满族学校1处,蒙古族
小学1处,回民小学50余处。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中有少数民族大专学生248人,教职
工359人,其中教师147人;中专学生168人,教职工121人,其中教师53人;中师学生
82人, 教职工35人,其中教师19人;普通中学学生14381人,教职工1142人,其中教
师811人; 农、职业中学学生604人,教职工86人,其中教师38人;小学生39084人,
教职工1577人,其中教师1399人;幼儿园学生1375人,教职工240人,其中教师140人。
全省少数民族在校学生55956人,教职工3565人,其中教师2612人。与建国初期相比,
学生总数增加8倍,教师增加5倍多。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4年,高等学校共录
取少数民族学生445名。
1985年5月省政府《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 指出:“就目前来说,把少
数民族学生占30%以上的中小学改为民族中小学是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落实党的
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引起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并对提
高民族教育的认识,办好民族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少数民族大、中专考生降
低分数段录取和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兴办民族学校等问题又作了进一步强调。因此,
1985年青州市将回族学生占30%以上和50%以上的中学和小学共7处, 命名为民族学
校。将青州市城关镇东关联中改为青州市益都镇东关回民初级中学,到1987年底有16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86名,其中回族学生629名,占学生人数的80.1%,教师44人,
其中回族教师18人。 1986年到1987年被青州市政府命名精神文明先进学校。1984年7
月青州市将益都镇城关东方红联中,改为青州市益都镇回民初级中学,到1985年在校
学生740人,其中回民学生243人,占学生总数的33%,回族教师18人,占教师总数的
34%,同年为全国少年科技大学输送了全省唯一的一名大学生蔡勇。该校1987年有16
人考入中专和重点高中,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县文明单位。
禹城县到1986年民族小学达到14处,初级中学1处,在校学生872人。尔后泰安、
临清、陵县、无棣、苍山、滕州、曹县、定陶、鄄城、菏泽等地都新建或改建有民族
中小学。青州市1984年新建益都镇北城满族中学1处,这是全省唯一的一处满族中学。
1988年5月, 省教育厅、省民委下达《关于举办民族师资班的决定》,并于当年
秋季委托济南师专(现济南大学)、益都师范学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益都
师范于当年招收第一批少数民族学员4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来自全省10个
地市。师范班的设立标志着山东省民族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另外,山东省根据国家关于智力援藏的指示精神,向西藏地区派遣教师和教育行
政干部帮助藏族同胞发展教育, 同时在省内部分院校开办培训班培训藏族师生。 自
1981年起,蓬莱师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学院等院校为日喀则地区开办了中学教师培训
班。1985年起,国家决定在全国17所中学设藏族班,山东省分别在济南回民中学和济
南十四中学各设1个班,每班50人,学制4年,除统一规定课程外,加学藏语课。藏族
班学生毕业后,可在内地就近升学,除高中外,还可根据西藏地区需要报考中等专业
学校。济南卫生学校还从在济南就读的藏族初中学生中招收了一个藏族班。
截至1990年底, 全省共有回族中学19所,满族中学1所,民族高师班和民族中师
班各1处,回族小学76所,满族小学和蒙古族小学各1所。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族学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共16人; 本专科生790人;成人专科生165人;普通中学生
16236人; 农、职业中学生881人;小学生36071人;幼儿园幼儿6146人。1990年度全
省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达到6万多人。 除省内外普通高校可供少数民族学
生选择报考以外,中南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面对山东招生,每年都有40~50人的
名额。
建国后山东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涌现了
不少卓有成就的著名人物。如回族已故书法家金棻、体坛新星马文广(曾在第八届亚
运会上荣获90公斤挺举冠军)、国画家黑白龙、文苑新秀马瑞芳(1981年荣获全省少
数民族文学作品散文一等奖)、著名吕剧演员王俊英;蒙古族海洋植物学专家吴超元;
满族医学教授何森、海洋学院教授赫崇本等。
截至1990年, 山东省有回、 满、蒙古、壮、朝鲜、苗等53个少数民族成分,共
50.3万余人,其中回族46万余人、满族1.9万余人、壮族4900余人、蒙古族1400余人,
其余均在千人以下。 少数民族总人数占全省总人口的5.9‰,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
居地区。 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分布在全省大约60个县(市、区)的740多个
村庄、街道。有3个回族镇、4个回族乡,1个满族村和1个蒙古族村。回族人口主要集
中在济南市(8.5万人) 、 泰安市(6.8万人) 、德州地区(6.2万人)、菏泽地区
(5.6万人) 、聊城地区(4.8万人)、济宁市(4.2万人)。满族主要集中在青岛市
区、淄博市区、青州市和德州市,占全省满族人口的51%。壮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济宁
市和菏泽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均比当地汉族落后,经
过多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0年山东省少数民族人口中每万人拥有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程度:大学为140人,
比1982年增加81人;高中为824人,比1982年增加132人;初中为2453人,比1982年增
加559人, 小学为3553人,比1982年增加65人。与汉族相比,山东少数民族高文化层
次人口比重较大: 大学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1.4%,比汉族高0.43个百分
点; 高中文化程度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8.24%。比汉族高1.1个百分点。少数民族
文盲率为20.49%,汉族为23.03%。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男性高于女性,其中大学
文化程度的男性是女性的2.28倍。各少数民族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蒙古族最
高,为7.64%,其次是满族和朝鲜族,分别为7.58%和7.1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
重, 满族最高,为20.35%,其次是蒙古族和朝鲜族,分别为18.21%和16.95%。初
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壮族最高,为35.81%,其次是满族和朝鲜族,分别为31.32%
和31.08%。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白族最高,为47.19%,其次是彝族、佤放和苗
族,分别为43.16%、40.77%和40.39%。
表2—44
表2—45
表2—46
学校选介

一、成达师范学校
济南成达师范学校创建于1925年4月24日, 是近现代回族穆斯林创办的经堂教育
和普通学校教育并举的早期师范学校之一。1929年迁往北平(今北京),易名北平成
达师范学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学思潮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济南回族中的
有识之士,如穆华亭、唐柯三等人,萌发了改革回族穆斯林教育的先进意识。1924年,
马松亭阿訇应聘来济南,任穆家车门清真寺教长。鉴于旧时清真寺培养的海里凡只识
阿拉伯文、波斯文而不谙国文汉语,只懂伊斯兰教教义而不通一般社会知识和近现代
科学文化,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且,受当时北京改良经堂教育思想的影响,
马松亭阿訇有了革新旧式经常教育的抱负。他来到济南后,即得到穆华亭、唐柯三等
人的支持和赞助,决意创办一所新式的伊斯兰学校,培养“三长”(教长、校长、会
长)一体的新型阿訇。这种“三长”教育的办学宗旨,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识阿拉
伯文又懂国文,既精通伊斯兰教教义经典又了解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近现代的
社会科学知识;既能够在清真寺里主持和领导宗教活动,又能够从事一般教育工作,
兼任穆斯林的小学校长;还能够走出清真寺,组织穆斯林群众进行社会活动。从而,
提高整个穆斯林的文化素质。
学校的名称,由唐柯三提议并几经磋商,定为成达师范学校,取“成德达才”之
意。校址设在穆家车门清真寺内(今济南市市中区永长街南段)。
学校设董事会。董事会由穆华亭、唐柯三、法镱轩、朱蕴韬、马松亭等12人组成。
由唐柯三起草拟定学校章程,并担任校长。马松亭担任总务主任。唐籍周担任教务主
任兼文史地科教师。唐仲安教授国文。金郁华任会计兼负责零星事务工作。阿拉伯文
及宗教课程则由马松亭、王静斋和张鸿韬任教。唐柯三当时任济南府道尹,只是名义
校长,学校创建后的实际主管人是马松亭。
由于学校经费困难,教师授课近于尽义务,待遇甚薄,因而师资极不稳定,有时
只好因人设课。唐籍周、唐仲安在开学后不久就离开了学校。直到1926年刘伯实来校
任教务主任后,教学工作才逐渐正常,组织设施才趋于完备。
学校采用六年一贯的师范学校体制。在课程安排方面,采取了宗教、教育专业和
社会科学三者穿插配合的方法。阿拉伯文是学习伊斯兰教知识的主要工具,学习一般
科学文化离不开国文。因此,阿文(包括语法修辞)和国文(采用中等师范课本)两
门贯串六年整个学习过程。六年中,每一学期都设有伊斯兰教理论课程;一般科学知
识,前三年学习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自然等普通初中课程,后三年着重
学习教育专业知识,如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学校行政管理,此外还有簿记学和会
计概论等。在教育训练方面,除仿照普通学校规定的各种制度、规则外,还按以往清
真寺对待海里凡的办法严格要求学生。如每天按时礼拜,每年斋月按时封斋,并学习
其他各项礼仪。
学生的来源,最初是在济南,有十二三人。按规定,学校招收的学生应是高小毕
业。但实际上读过高小的并无几人,学生文化程度高低不齐。1926年,学校从泰安、
益都招收了一批文化程度较高的学生,同时又有一些原来的学生离校,使在校生的素
质有所提高。成达师范学校第一班学生共19名。
学校刚成立时,设施非常简陋,生活也十分艰苦。当时既无图书也无教学仪器,
学生的课桌凳破旧不堪。有的用砖垒成桌台,上铺木板作课桌用。教学用的黑板也是
师生亲手制作的。学生买不起课本,就以竹片削尖当笔,个个抄书。吃饭也是自己动
手,每日轮流自炊,伙食主要是粗粮和咸菜。晚上则用煤油灯照明自习。其生活和以
往清真寺的海里凡大致相同。1926年,学校租用了穆家车门清真寺外靠永长街的两个
院,扩大了校舍,有了一定的发展。
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济南成达师范学校被迫停办,马松亭离济前往北平。
经过与多方面协商和努力, 决定将学校由济南迁往北平四牌楼清真寺后院。1929年2
月迁校开始。
学校迁到北平后,吸收了一批当地学生,由原来一个班发展到三个班,易校名为
北平成达师范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又迁至广西桂林。1941年秋改为国立。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迂回北平,与西北中学合并,改组为回民学院,建在原东北大学旧
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为北京回民学院;1958年被撤销,校址现为北京回
民中学。
二、济南回民中学
济南回民中学创建于1951年9月, 校址暂借清真寺南大寺。招生4个班(初中3个
班,前师1个班)214人(前师49人),全为回族学生,校长兼中共支部书记马次塘。
1952年3月迁至经七路纬九路(现十九中校址),同年9月在益都、临清、济宁、德州、
禹城、 平原、肥城、济阳、兖州及河北省沧州等县招收回族学生1000多人(前师1个
班47人),学生全部在校食宿。前师班毕业生分配在省内回民小学任教师。
1953年9月,与位于距回民聚居区较近的私立崇新中学(校址永庆街)对换校址,
同时将林祥南街西处大院划归学校, 校院分散在永庆街、 林祥南街4处, 占地面积
11728平方米。 1959年10月, 迁入民生大街新址,占地面积18257平方米,建筑面积
3542平方米。有实验仪器1325件,大型体育器材52件,图书9000余册。
1960年9月改名济南第六中学, 停止全省招生,改为回、汉族学生兼收的普通中
学。“文化大革命”初至1969年改名济南韶山中学。1981年12月19日恢复回民中学校
名,1983年定为省重点中学。
1986年加入由济南、沈阳、西安、北京、上海等地的15所回民中学组成的回民中
学校际协作体, 探索回族学生教育规律,交流教改经验和信息。9月开始接受承办西
藏学生(初中) 的任务,至1990年接收日喀则地区小学毕业生301人。学校成立西藏
学生教育处和教研室,加强藏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和管理。
根据回族学生特点,开展教学实验。从1984年起,先后在生物、英语、数学、语
文、化学、物理、政治等学科进行教改实验,英语课“哈伯德教学法”、数学课“四
段教学法”、化学课的“自学指导教学法”、政治课“三环节教学法”及语文课作文
改革实验,取得较好效果。
为深入了解回族学生思想、学习状况,便于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989
年9月起每届初中设一回族学生实验室, 进行差生转化、学习主动性和品德素质培养
以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配合等项实验。对回族学生宽收严教,学生入学后严格要
求,关心爱护。特别对差生坚持严中有爱、严慈适度、循循善诱的原则进行教育,不
少学生有明显的转变。
为加强德育,1989年9月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3次会议,研究和部
署、总结德育工作。1990年9月成立德育科研小组,进行专题调查研究。1986年9月在
初中二年级开设“三防” 教育课,1990年9月高中一年级开设人口教育课,高中各年
级开设近代史教育课,全校各年级增设时政教育课。确定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活动时
间(初中4周、高中6周)和内容。
建校至1990年, 共培养毕业生11366人(高中2629人、前师96人),其中回族学
生5250人,占46.2%。1990年高考录取率为18.3%。回族学生占录取人数的26.3%。
1990年藏族毕业生100人,在全国藏族班(校)升学考试中名列第四。
1983年—1990年,学生获市以上个人奖40人次、集体奖21项。1985年鞠斌政治小
论文获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校木球队在1990年全国少数民族木球比赛中获精神文
明奖。
1980年—1990年, 教职工获市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22人次,4人获市教育系统中
共模范党员称号。金衍莲(回族)1983、1985年先后获省先进工作者和省优秀园丁称
号。杜喜亮1988年、1989年先后获省优秀园丁和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王剑青自制教具
“自由落体演示仪”1989年获省教学仪器创作一等奖。教师撰写的11篇论文在全国部
分回民中学协作体《论文集》发表。1984、1987年两次获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

1990年, 学校建筑面积10652平方米,设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图
书馆藏书近3万余册。 校长玄新华,中共支部书记田绪政。在校生22个班1095人,其
中藏族学生201人,回族学生359人(占32.8%)。教职工159人,专任教师102人,具
有大专毕业以上学历87人, 占85.29%。高级教师29人,中共党员51人,民主党派成
员5人。 3人(回族)先后任第八、九届市政协委员,1人(回族)任第一、二、三届
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