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清末的少数民族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44&run=13

山东省的少数民族教育萌芽于元明时期。早期的回族教育由两部分构成,既有向
汉族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早期穆斯林带来的伊斯兰教文化,既有儒学又有经学,
总的是以汉学为主。其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父传子继、心传口授的家庭教育与
上层官宦大贾巨富举办的家庭“专馆”(私塾);二是民间集资兴办的私塾;三是寺
院经堂教育。满族教育有官办武备学堂,供其子女习文学武。
回族私塾教育是民间私人兴办的书坊,分家馆、村馆和散馆三种。家馆又称馔馆,
是富贵人家设立的,以优厚的待遇聘塾师,专教自己的子女,同族近亲子女亦可就读,
入学人数不多,有的2~3人,有的5~6人。村馆是由贫寒人家联合一村或数村设立,
合资聘任塾师,教授诸家子弟,学生多则20~30人,少则10余人。散馆是由塾师自开
门馆,让附近子弟出钱来学,入学人数较多。回族塾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均是
沿袭封建教育的模式,采用读、写、讲、作四种手段,即读四书五经,写大小毛笔正
楷字;从《论语》开始讲学生读过的四书五经;作文作诗,练写八股文和五、七言律
诗。
在私塾教育中还有一个支派——义学。其教材教法与私塾“三馆”基本相同,但
经费来源和办学条件不同。义学有固定的房屋和学田或经费,用以养活塾师,儿童上
学不用花钱。这种学校为数不多,较著名的有:嘉庆年间武举人王攀桂(后官至三品
游击将军)在济南永长街(当时名大街)清真北大寺迤南路东,将原住宅改建的“养
正书院”,由当时山东学台萧培元命名,亦亲自题写院名,还将济南南郊30亩田地和
市内两所店房的租金作为办学经费;另外影响较大的还有济宁顺河东大寺里的义学。
据不完全调查,清末民初仅在济宁南关回族聚居的20余条街巷中,就有回族家馆
和散馆10余处。济南西关一带曾开设有徐家花园私塾馆、斜街私塾馆、旧新街私塾馆、
永长街私塾馆。塾师以临清的陈恩普、济宁的何中乔较著名。陈恩普系清末优贡,后
毕业于山东法政学堂,曾任山东沂州司造员、陕西省教育厅秘书等职,而以任塾师和
学校教师最久,家境清贫,笃志施教,素景武训兴义学之举,并为其立传刻石赞誉,
其受教弟子多有建树。何中乔生于清末,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毕业于济宁直隶
州中学堂,1907年办私塾散馆,从不计较报酬,为适应穆斯林生活的需要和弘扬民族
文化,多方奔走聘请阿訇和武术师,给学生加授阿拉伯文、民族习俗及武术课,每逢
回族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圣纪)举行武术表演,深受回族群众欢迎。
回族私塾教育以汉学为主,在回族教育的悠久历史上卓有成就。元明时期就出现
了大批的民族仁人志士,如举人、贡生、进士、文官武将、科学文化艺术家以及经堂
教育家等等。元朝的济南赛氏、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是元代回族著名的军
事家、政治家,在忽必烈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屡建奇功。明朝时期仅青州一地即出了杨
应奎、马如龙和马之骥等2名进士和1名举人,分别任翰林院检讨和知府知县。马姓一
家出了3名举人1名进士。杨应奎著有《渑池集》。马之骥明天启五年进士,著有《四
书摘考四卷》、《左传手钞》、《索言十格》等。据《续修禹城县志》(1939)记载:
禹城韩家塞,“回族韩姓,世居五区韩寨者,自明至今,文科武第,代不乏人,明末
清初,韩美醇父子三人,均担任知府,洵极一时之盛”。故民间称“一门三知府,父
子九登科”。韩美醇明天启丙卯(1627)年举人,衢州府知府。韩昌谷,美醇次子,
清崇德癸末(1643)年进士,荆州府知府。韩昌祉,美醇四子,淮安知府。韩寨人韩
金甲,清咸丰壬子(1852)年科武状元。济南陈英在明成祖年间供职光禄寺,祖孙六
代世袭济南府寺掌教,阿、汉兼通,尤其四代孙陈思撰写的《来复铭》,系用儒学诠
释伊斯兰教的最早的汉文著作,全国独一无二,是研究伊斯兰教的珍贵史料(有碑文
现存济南南大寺礼殿前厦)。陵县有明朝名将冯国胜。青州在明清还有杨挺、刘瓒、
杨绍基、丁渥恩4位举人。菏泽马垓有清代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清朝聊城东关还出了1
名探花金展安、 1名武举。冠县沙亮是清雍正年间武进士。济宁米协麟系清朝进士,
沙丽生官居清朝五品知州。邹县唐承烈官居清朝成都府尹,其子唐柯三曾任清政府夏
门监督,济南府道尹。费县回族将领左宝贵,原是清朝的总兵,1984年中日战争在朝
鲜发生后,他带兵镇守平壤,连战四昼夜,亲自发炮,终因寡不敌众,战死疆场,民
族英雄气慨永垂青史。
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对回族采取民族压迫政策,特别是中后
期灭绝性的屠杀,迫使回族改变了以汉学为主的教育趋向,改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
为主。
明末清初,受中国经堂教育体系的影响,陕西大经师胡登洲(1522—1579)数传
弟子杰出的伊斯兰教学者常志美(1610—1670),字蕴华,在山东济宁设帐开学,招
收外地学子,培养经师,形成了经堂教育的另一个中心“山东学派”。
与陕西学派的“专而精”相比,山东学派具有“博而塾,重兼授”的特点。山东
学派由山东济宁发源,遍及齐鲁各地,乃至华北、东北、中南、陕甘等地,影响颇大。
据济宁东大寺礼殿前厦内碑文记载,山东学派创始人常志美自幼聪慧过人,笃志嗜学,
勇于探索,首创波斯文法《海瓦依》、《米诺哈吉》,在经堂教育中主讲阿文与波斯
文, 并亲手培养了108名阿訇,造就了不少著名经师。其中有:常志美的接任阿訇白
廉如(字君配)、创立济宁柳行清真寺东寺的全省原(字明一)、著有《教款微论》
的宋敬公、撰有《教款捷要》的马伯良(字忠卿),还有舍景善、舍蕴善、冯通宇、
杨魁之、杨会元等50人之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常杰(亦名秀石),他虽系常氏再传
弟子,但被并称为“山东二常”,系山东临邑县人,生于乾隆年间,博通经典,擅于
“技击”,著有《舍凡雷哈凡拉都》1册,其所抄《波阿字典》3册,至今尚存,保留
完整。他曾先后在山东临邑、德州、齐河、临清,内蒙古牙克石、海拉尔、河北孟村、
东北鹤岗等地开学,又成就了一批著名经师。至今华北、东北与华东地区的出名阿訇
尚能与“二常”续谱。为此,在回族中有“常仙常”、“常巴巴”之尊称。
山东经堂学校均附设在清真寺内,故名“寺院经堂教育”。它类似汉学私塾,不
分年级,没有毕业年限,一般念完13本或14本经就挂幛(毕业)。经堂学校大体分为
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类。小学主要是少年儿童,即所谓“进寺门,识教门,不忘回回
根本”,其中能深造者即可升中学。大学大多是中学的优等生,本人投学又被招收的
外来海里凡(学生)。大学的主要课程是以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文法修辞和诵讲
《古兰经》、《圣训》,以及有关伊斯兰教哲学思想、教旨教义、伦理道德等为主,
即俗称为13本经。学员的课本是由阿訇手抄,一般是抄多少念多少,也有的自己抄写,
或是花钱买,但都是手抄本。大学海里凡的生活,一般由各清真寺乡老用“派饭”的
方式承担,清真寺内建有集体宿舍供外地学生住宿。有的还为外地海里凡建了集体饭
堂。学生毕业时,由清真寺送给学生一件锦缎制的幛子,上面写有学生的姓名、成绩
和准许毕业的词句(俗称“挂幛”),另外还有一件绿色长袍衣和一份白色缠头巾。
绿袍称“粉儿织”,缠头巾称“代斯他勒”,作为毕业凭证。挂幛后即有资格被清真
寺聘任为阿訇或开办学堂。究其求学动机,一是图“惠赐”;二是为教门;三是家里
穷,无以为计,以此谋生。故在阿訇中出身富庶之家的则属罕见。掌教、乡老、阿訇
均以办学为荣。
由阿拉伯模式的教育而演变发展起来的,明代以后的“经堂教育”,是伊斯兰教
对回族的影响和伊斯兰文化在回族文化中的反映。这种教育由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义
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书法、语音、形态学、语法、修辞学和逻辑学等,还学习历
史、算学和诗词等,学校多设在清真寺内。对成人的教育则是通过讲授“圣训”,学
习为人接物之道,同时在每周伊斯兰教“聚礼”即“主麻日”的宣教中,也进行品德
和历史教育。“经堂教育”给中国引进了较早的两种外语,即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还
对培养回族人民的道德、情操、伦理意识和维系回族社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为以
后回族普通教育奠定了基础。
由于经堂教育中课程设置与管理制度的制约,管理人员与执教经师大多知识浅簿,
视野狭窄,不识汉文,路子越走越窄,以至把回族穆斯林限在一个狭小圈子里,封闭
起来。这恰好走向早期回族教育的反面。再者,及至清末民初,山东回族中经堂教育
已出现过剩现象。 截至新中国建立前夕为止,山东省有近500座清真寺(包括女寺39
座) ,700多名阿訇,其中正任阿訇500多名,女阿訇39名,散班阿訇150多名。几乎
每个清真寺都招有海里凡, 少者1名,多则7~8名,甚至10几名,造成阿訇过剩,难
以聘任,这种情况的延续,不仅束缚了回族教育的发展,而且限制了回族的觉醒与发
展。
早期的满族,因民族传统习惯尤其注重武功。清朝满蒙族子弟均可参加科举考试,
德州自嘉庆至宣统年间武科考试中, 满蒙子弟考取武举共40名, 占全德州武举的
32.52%。嘉庆年间3名,其中昌伊苏考中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官至陕西固原、
直隶、台湾等地提督;道光年间17名,其中2人官至守备、把总;咸丰年间5名,其中
1人官至防御; 同治年间5名,其中1名进士,官至蓝翎侍卫;光绪年间12名。1890年
(清光绪十六年),山东督粮道善联(满族)与满营共同捐资兴建正谊书院(在今德
州石卢街小学旧址),为满营生、童肆业之所,光绪朝考中文举3名。
青州在清朝时驻防满州旗城,1730年(清雍正八年)开始兴建,九年落成,内驻
青州八旗满州兵军官48员,士兵3600人,连同眷属共4700余户。城内设有官办学堂供
其子女习文学武。《学部官报》光绪三十三年《京外学务报告》记载:青州驻满州旗
城, 设有驻防备斋学堂8处,初等小学堂4处,八旗翻译学堂和武备小学堂各1处,英
文专修馆(海岱书院改称)1处,特别海岱英文专修馆1处。各级学堂均按《钦定学堂
章程》规定设置,经费均由公款提充。课程设置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满、汉
文)、历史、地理、数学、德文、习字、体操外加军事武功等。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3月,青州驻防满营创设了备斋学堂,招收学龄前儿
童,“先教识字读书,以备将来升入“初等小学”。为便利学童就近入读,备斋学堂
于八旗各设1处, 每处又于前、后旗分设两点教学,称为前、后备斋。这实际是青州
近代幼儿教育的开端。
表2—42
山东蒙古族集中居住在淄博市临淄区刘营村,该村在元朝时为蒙古军役驻留地,
故曰“留下营” ,后称“刘营”。1922年为解决其子女教育问题,村设小学1所,土
草房3间为校舍,教师1人(汉族),学生20人。蒙古族群众在建国前90%以上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