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辑 学校选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42&run=13

一、济南聋哑学校
前身是私立福德聋哑学校, 1947年建校,校址在经五路纬一路兴云里3号。黄钟
(聋人)任校长,教员2人,学生50余人。学制4年(初小),课程有国文、算术、体
育。学费每人每学期两袋面粉。
建国后, 1952年10月改为公立,改名济南市聋哑学校。学制6年。课程设语文、
算术、体育(1、2年级为律动)、图画、手工等科目。校长刘裕善。
1954年3月迁至祭坛巷21号(现双福街13号) ,校园面积扩大,建筑面积由40平
方米增为210平方米,学生60余人,教师6人,校长王敬士。1956年,学校根据全国聋
哑学校口语教学汇报会精神,开展口语教学,并增设职业劳动课,男生学木工,女生
学缝纫, 聘请缝纫、 木工指导员,增置缝纫机、木工工具等。1958年,在校生增至
154人, 教职工28人,其中教师19人。开始招收住宿生,并增设学生生活管理员和校
医,加强安全保健工作。职业课增加制鞋技术。学制改为10年。
1959年夏增设盲生班2个,学生24人,学制6年,课程设置语文、算术、体育、音
乐、 手工(编织)等。1962年5月,第一届10年制聋哑生毕业,14名毕业生分别被盲
人聋哑人拔丝镀锌厂和军属制毯厂录用。1972年新建672平方米教学楼。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学校面貌发生新变化。1983年7月划归市领导,改名山
东省济南盲聋学校。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各部门人员的
职责。 先后派两批教师赴外地学习。1985年暑假增设省内第一个聋哑中学班,学制3
年,学生从应届和往届毕业生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1982年以来, 学校在文体方面取得好成绩,3名中学班学生的国画作品在省首届
聋人美展分获二、三等奖。1987以来,3人考入长春大学特教美术专业。1984年4名学
生代表市参加省首届伤残人运动会并获奖,其中2人获精神文明奖。1名毕业生获全国
伤残人运动会男子100米、400米径赛第一名及跳高第二名,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1987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土屋路置地近40亩建新校址,1989年新建教学办公
楼、实习工厂、餐厅食堂(含会议室)、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等,建筑面积共8700平
方米。同时分为济南聋哑学校和济南盲校(同一领导机构)。
1962年至1990年共毕业学生500人, 分别在济南市盲人聋哑人拔丝镀锌厂、济南
社会福利厂、济南电器厂工作,其中17人入党,4人任车间主任,7人被选为市盲人聋
哑人协会委员。
1990年, 校长吴熙颐,中共支部书记杨桂兰。学校在校生14个班,164人,教职
工65人, 其中教师40人。具有中师毕业以上学历的56人,高级教师2人,中共党员21
人。1988年王玫获国家教委授予的先进教师称号,吴熙颐、孟宪荣、潘丽泉、孙洁梅
4人被评为全国先进特教工作者,13人分别被评为省、市先进工作者或优秀园丁。
至1990年, 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市精神文明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和省、市残
疾人之家。
二、青岛盲童学校
1931年9月, 青岛市市立盲童学校在经过整修的德国侵略军马厩废址(今登州路
40号)正式成立。校长孟守信,另有教员1人,职工5人。招有男生17人,女生11人。
1934年改由杨纯继任校长,学校更名为青岛市市立盲童工艺学校。1949年6月2日
青岛解放,人民政府接管该校。1952年,学校成立中共党支部。至1953年,学生已发
展到60人,教职工24人。1954年与青岛聋哑学校合并,定名为青岛盲哑学校。1957年,
学校已有8个教学班, 在校生98人;1959年增设初中班。1971年青岛盲哑学校一分为
二,分设青岛盲童学校和青岛聋哑学校。
青岛盲童学校学制为6年。课程设有语文、算术、常识、地理、手工、曲艺等课,
1959年增设初中班后,设有代数、物理、外语等课。还增设了按摩专业课。1973年新
设《人体解剖学》、《病理学》、《针灸学》。
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政府拨款,1982年省财政厅、教育厅拨款20万元为该校筹建
了学生宿舍楼。
1949年至1984年,小学班毕业41个班,学生490余名,初中班毕业22个班,250余
人。 毕业后有180余人从事推拿按摩工作,经过教育有不少突出成绩者,1990年盲人
冯志强在B2级标枪比赛中以36.72米打破他创造的35.66米的全国记录。
三、烟台盲哑学校
烟台盲哑学校的前身是启喑学馆,最早是美国传教士梅理士·查理夫妇于1887年
(清光绪十三年)创办的。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并于1949年10月20日正式复学,
更名为烟台市聋哑小学,在校生24人。尔后,又接收了瞽目学道院的一名盲人教员和
5名盲生、孤女院的两名教职员,又从法国医院的孤儿院接收6名盲人(1男5女),学
校遂成立盲生班,校名改为烟台盲哑学校。
1966年, 烟台盲哑学校有教职员工42人,教学班18个,学生213人(其中小学13
个班149人,盲生班2个20人,初中班3个44人)。1949年至1966年共招收聋生278人,
盲生36人。
“文化大革命”中,烟台盲哑学校遭到干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
渐恢复并有新的发展,被确定为地区中心学校,负责各县市聋哑学校教师培训和教学
研究工作,为各聋哑学校(班)培训骨干教师。
1984年1月, 烟台地区改为烟台市后,学校归市教育局直辖(原属烟台市即现芝
罘区管辖)。学校拥有3300多平方米教学大楼。
烟台盲哑学校历史悠久,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经验。
不仅使大批盲聋哑人学有专长,成了残而不废的人,而且培养出许多盲聋哑教育工作
者,为全国、全省特别是烟台市的特殊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四、潍坊市聋哑学校
潍坊市聋哑学校于1959年创建。市教育局民政局拨款租赁基督教堂一幢作为校舍。
招收聋哑学生14名。校址在原博古街路西。第一任负责人肖九仞。
1960年2月, 为适应学校的发展,经市民政局决定,学校迁到玉清宫庙址,有庙
房24间作为校舍, 设有4个教学班,其中聋生3个班,学生43人,盲生1个班,13人,
教职工9人。
从1966年开始,学校6年未招新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逐年发展到8个
班,学生142人,教职工30人。
课程设有语文、数学、体育、美工、职业课等。学校经费由政府拨给,定额标准
比普通小学高1至3倍。
学校现占地面积20亩,教学楼一座38间,平房80间。1985年政府拨专款,购置了
幻灯机和助听器19台,增设了助听训练室,更新了教学设备,自此学校又有了新的发
展。
五、泰安聋哑学校
泰安聋哑学校于1959年创建,9月招收学生2个班,学生18名,教师4人。1960年6
月学校迁至大关街西头后家地街。 到1984年底,全校有10个班,在校生204名,教职
工43人。
该校学制, 适龄生8年,超龄生6年。学生入学年龄,城镇8~10周岁,农村为10
~11周岁。课程设有语文、数学、常识、律动、体育、图画、手工劳动、职业技术等。
近几年来,受上级有关部门委托,先后为省教育厅,省盲人、聋哑人协会和外省
培训了8期盲人按摩骨干和聋哑学校教师共计117人。
学校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1880平方米。先后购置了包括电锯在内的50套木
工工具和12台缝纫机、1台锁边机。
六、济南市离明街小学(弱智辅读学校)
建国前夕, 刘培真在济南离明街火神庙创办私立培真学校。1951年4月由街道办
事处接办,改名私立群育小学,学生2个班50人,教师3人。1952年12月改为公办,定
名济南市离明街小学,学生7个班200人,教师11人,校长赵绮云。1959年校舍拆除,
暂迁东舍坊、窑窝和佛山院3处。1964年省商业厅小学并入,校址迁至龙凤街9号,学
生14个班900人,教师35人。1983年9月设弱智辅读班2个,学生24人。1984年8月改为
辅读学校,任务是针对弱智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措施,矫正弱智儿童的
身心缺陷,使其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具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学生入学条件为轻度智力低下,智商50~70左右的7~9岁儿童,
学制9年,达到小学4年级程度。课程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
职业劳动为主。在社会福利厂建劳动基地进行定向职业培训。学生毕业后,由区民政、
劳动部门安排就业。
主要课程采用小学相应年级教材, 语文、数学适当补充自编教材。1986年有5名
教师参加省弱智儿童语文、 数学教材编写工作,数学1~18册,语文1~6册供全国20
余省(市)使用,向全国发行自编教材8万余册,资料1万余册。
教学方法注意直观性和形象化,在语文课进行情境教学实验。1990年与山东师范
大学、省教科所、中山门诊所共同进行教育、医疗、康复相结合的感知肌能实验,初
见成效。 1986、 1989年6名教师分别在市语文、 数学、音乐、美术评优课中获奖。
1984年—1989年,3名教师先后在市以上特殊教育研究会上发言,1名教师1986年获省
园丁奖。
学校成立美术组、律动组、体育组、职业劳动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1987年4名学生参加首届中国奥林匹克残疾人运动会, 获奖牌7枚, 其中金牌2枚。
1984、1985年市一、二届小学生运动会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市烹饪、歌舞比赛中获
奖。
1990年, 校长陈宝生,中共支部书记于学美。在校学生12个班144人,教职工31
人,专任教师24人,高级教师8人,具有中师毕业以上学历17人,中共党员7人。学校
占地面积1054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录音机、高亮度投影器、缝纫机及开
发学生智力的智能教具、玩具、活动器械等。1984年以来有27个省、市弱智教育工作
者先后来校参观。
七、山东省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
山东省昌乐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是1985年5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昌乐师范学校改
建的。它是省内师范教育体系中的第一个专门为特殊教育培养师资的基地,也是继南
京特师之后全国第二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师范学校。
学校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53人。有高级讲师6名,讲师9名,助理讲师
15名, 教员23名。1988年有特师班8个,在校生286人。该校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
生入学,面向全省招生与分配。课程设置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
病理、手语、盲文、职业劳动、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及教法、音乐及教法、美术及
教法、地理、历史等课。昌乐特教师范实行“省、市共同领导,以市为主”的管理体
制。1990年学校达到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80人。
自1974年以来,学校共培养中师毕业生794人,此外还举办英语培训班3个,学员
14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