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学校设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30&run=13

一、清末
(一)官立中学堂
府治或直隶州治由政府筹费所办之中学,名为官立中学。根据清政府“目前先就
府治设一中学”的规定,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山东各府州书院相继改建为学
堂。是年改建学堂的书院有:东昌府启文书院改为东昌府官立中学堂,青州府松林书
院改为青州府官立中学堂。1903年,济南府济南书院改为济南府官立中学堂,曲阜县
昌平书院改为曲阜县官立中学堂,沂州府郎琊书院改为沂州府官立中学堂,1904年,
泰安府岱麓书院改为泰安府官立中学堂。武定府敬业书院改为武定府官立中学堂,曹
州府佩文书院改为曹州府官立中学堂。是年又新设登州府官立中学堂(登州府城内北
大街)、兖州府官立中学堂、济宁州官立中学堂。1905年,临清州设官立中学堂,滕
县设官立中学堂。1906年,就莱州府考院设莱州府官立中学堂。
清末的官立中学堂,学生的服装、书籍、笔墨纸张、伙食、宿舍等按规定均由学
堂供给。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各府州县按学生名额拨给。个别官立中学(如曲阜中学堂)
经费由省款拨给。
1903年建立的济南府官立中学堂,系就济南书院的70余间校舍改建而成。庶务长
(校长)李钟霖,系历城恩贡生候选谕。副监督兼教员陆懋德,山东高等学堂毕业。
另有教员4人, 有学生58人,分新、旧两班。1907年学部派员视察山东教育状况时,
视察该校后的调查意见是:“查此堂设立较久,当初组织未能完全,亟宜整顿。教科
中缺理化必需添设。校地狭隘不合用,须移合宜之地。教员程度亦应升高。并须增备
仪器标本以便教授。”
(二)公立中学堂
清政府规定“集自公款名为公立中学”。“若禀准设立及一切章程均遵照官章办
理,考其程度与官立中学相等者,毕业出身应与官立者一律办理,平时并由地方官严
加监督,妥为保护,并准借用地方公所寺观等处”作为校舍。学生一切费用均为自费。
公立中学从1903年在省内先后开始设立,如东远中学、连运中学、青州公立中学等。
1906年创立的青州府公立中学堂,1907年有学生48人,分甲乙二班,教员6人,其中3
人兼作监督、总理及管理员工作。清末时期有的公学也属公立中学性质,如济南府的
山左公学,蓝村的胶莱公学,烟台的东牟公学等,此类中学除中学科外,尚设师范科
和小学科等。
(三)私立中学堂
地方绅富捐集款项,或一人出资名为私立中学。私立中学“禀准”设立后,除经
费以外,“一切章程均遵照官章办理”。清末的私立中学多为教会所办,也多数未经
清政府“禀准”,所以这一时期的私立中学没有官方统计数字。当时如潍坊的文会馆、
诸城的华德中学、济南的济美中学堂、青州的广德书院、青岛的德华中学、礼贤中学、
淑范女学等,均为教会所办。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1858年6月,中英、中法分别订立了《天津条约》,把山
东省登州(今蓬莱市)辟为商埠,外国传教士蜂涌来到山东。仅在1859年到1861年间
就有三个国家的五个差会派了30多名传教士来到登州传教、办学。1864年(清同治三
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来登州创办文会馆,学生主要来源于狄考文办的蒙养
学堂(该堂办学9年间入学85人, 其中22人升入文会馆),这是省内第一所中学(后
于1882年美国北长老会差会批准其为“大学” )。当时,该馆仅有3名教师(除狄考
文夫妇外,另有一名中国教师)。
教会学校创办初期招收学生非常困难,这一方面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洋人入侵
中国的仇恨,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贫困线上,为了吃饭,学龄儿童从小就得
从事各项体力劳动。所以教会学校吸收儿童入学多以经济利益来诱导,对“寒素不能
读书”的儿童“不惟免其修金(学费),并且丰其供给,一切衣履、鞋袜、饮食、笔
墨、纸张、医药以及归家路费皆给自本堂(学校)”,用这种手段吸引儿童入学。就
是这样,学生就学的仍是寥若晨星。当时这些学校也很难聘到教师。
除以上单独设立的中学堂外,当时的官立高等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选
科学堂及客籍高等学堂均附设中学班,其经费均系省款,学生待遇与官立中学堂学生
相同。
二、民国时期
(一)省立中学
1912年山东各府州县的官立中学堂一律改称中学校。1913年,山东的行政区划发
生变化,取消府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各中学不再用地名为校名,而以顺序数
字冠以校名。是年,省立中学共有16所。
1914年将原有省立中学16处并为10所。 1919年春又于临清设省立第十一中学。
1922年,省教育厅将原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改为山东省立女子中学,校址在济南。这是
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女子中学。《学校系统改革令》公布以后,学制有变,分为初级和
高级各三年。全省的省立中学皆改为初中,并于同年按新制招收新生。1924年,山东
省直辖的济南、济宁、胶东、东临四道区各择定省立中学一处添设高中部,即省立一
中(济南)、省立十中(胶东)、省立六中(济宁)、省立二中(东临道)。1926年,
山东大学成立以后, 又将上述4处省立中学的高中班集中到济南,成立山东大学附设
高中班,内分文理两科,只收男生。同年,省立女子中学也设立了高中部。据1926年
统计, 省立中学共12校,学生3659人(其中女生169人),教员85人,职员53人。平
均每校学生304.92人,教员7.08人,职员4.42人。这一时期的省立中学已初具规模,
每一教员平均负担的学生数为43.05人。
表2—21
1928年,原武定道立女子中学改为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原省立女子中学改为省立
第一女子中学。1929年,因山东大学改为国立,高中部遂划出单独设立,称山东省立
高级中学。同年,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在德县成立。是年,省内有省立高级中学1所,
初级中学14所(内有女子中学2所),学生4288人(其中女生602人),平均每校学生
为285.87人。
1930年,因省立第二女子中学“僻处惠民,交通不便,学生无多,岁耗巨款,而
成绩不著”,故将第二女子中学取消,将学生并入省立四中,改为四中女子部。是年,
省立第四、 五、六、八各中学添招高中班。至此省立中学中有单设高级中学1所,完
全中学4所, 初级中学9所(内有女子中学1所)。这些学校中,除女子中学专收女生
外,其余各校均只收男生。
1931年在诸城设立了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1934年,遵教育部令,省内各中学由
原来的数字顺序命名的学校改为以所在地命名。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除部分省立中学内迁安徽省临泉、阜阳以外,其他均停办。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1946年,国民党统治区的省立中学有:济南中学、济南中学
分校、济南第一临时中学、第一临时中学、第二临时中学、济南女子中学、昌乐中学、
曹县中学、禹城中学、益都中学、潍县中学、安丘中学、刘口临时中学部、寿光初级
中学、政治学院附中,共计15校。
1947年底,国民党统治区的省立中学共有14校。即:济南中学、济南女中、济南
一临中、济南二临中、济南三临中、济南四临中、济南五临中、禹城中学(以上各校
均在济南市)、潍县中学、益都中学、昌乐中学、济宁中学、十五联中(寿光)、临
沂中学。
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省教育厅携7所临中、7所联中一批中学师
生南下,在江南地区设立中学,其经费直接由教育部拨款。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江南各大城市南京、上
海先后解放。在江南的各中学,遵国民党教育部的命令,决定先迁澎湖。当时由国民
党国防部派船到广州接运,江南各校师生于6月间在广州候船。至7月中旬,集中在澎
湖的中学共计8校,连分校合计为14校。
到澎湖的学生7000余人, 教职员343人。学生当中大部分被编入国民党军队。剩
下的女生及幼小学生1400余人,成立了澎湖防卫部子弟学校,校长由澎湖防卫司令李
振清兼任,副校长初由王志信担任,后改由苑觉非担任,于1949年9月3日开学。1953
年2月11日该校迁往台湾省彰化县员林镇, 改校名为部设员林实验中学,校长为杨展
云。1954年又改校名为台湾省立员林实验中学。
(二)县立中学
1922年,省内部分县开始设立中学,称县立中学,是年有长山、黄县、潍县、高
密、莱芜、莱阳六县设立中学。
1926年,省内县立中学已有23校,所在县为:黄县、长山、潍县、高密、莱芜、
莱阳、沂水、栖霞、诸城、日照、寿光、博兴、临朐、招远、文登、临淄、莒县、高
唐、安丘、平原、乐陵、福山、广饶。至1931年,省内有县(市)立中学27校,学生
3273人(其中女生260人),教员258人(其中女教员3人),平均每校有学生121人,
是各类中学中平均人数最少的学校。
1935年县立中学共有30校,设县立中学的有:章丘、淄川、长山、长清、乐陵、
莒县、单县、巨野、高唐、平原、东平、福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平
度、文登、潍县、胶县、高密、即墨、临淄、蓬莱、广饶、寿光、安丘、日照、滨县。
1946年至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市县立中学有:济南市立中学、莱阳县立中学、
潍县县立中学、平度县立中学、日照县立中学、历城县立中学、即墨县立中学、滋阳
县立中学、长山县立中学、聊城县立中学、高唐县立中学、长清县立中学、商河县立
中学、胶县县立中学、鲁西各县联立临时中学、淄川县立中学。
(三)私立中学
根据1912年公布的《中学校令》规定,“私人或私法人得依本令之规定设立中学
校为私立中学校”。
民国初期,省内较为著名的私立中学有:济南的济美中学、翰美中学,益都的守
善中学,滨县的鸿文中学等。私立中学仍以教会办学为主。
随着私立中学的设立逐年增加,政府对私立中学也比较支持,当时受省款补助的
私立中学有济南的正谊中学、育英中学、济南中学、崇贤女中和烟台的先志中学。已
立案而未受省款补助的私立中学有济南东鲁中学、黄县志成中学、济宁中西中学、栖
霞铁里中学、博山颜山中学、牟平檠山中学和菏泽南华中学。
1946年至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私立中学有:正谊中学、崇华中学、培才中学、懿
范女子中学、黎明中学、育英中学、泺源中学、淑德女子中学、建德中学、建国中学、
齐鲁中学、向村中学、南华中学、芹香中学、大同中学、抗战烈士遗族学校、广文中
学、潍滨中学、圣德女子中学、中正中学、成城中学、章丘肃江中学、立达中学、博
山洗凡中学、烟台国华中学、长山光被中学、胶县瑞华中学、爱德中学,合计28校。
(四)解放区中学
山东解放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普通中学在抗日战争时期通称抗日中学。是抗
日战争年代培养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和各项建设人才的摇篮,是兼有干校性质和
“继续教育”性质双重任务的学校。它坚持为战争服务、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方针。
学习时间长短不一,课程设置也多仿效干部学校,以政治训练提高学生的政策和思想
水平为主,兼学文化、业务。
1938年建立的解放区中学有蓬黄掖抗日中学(3月) ,教会黄县私立崇实中学在
接受抗日民主政权提出的“允许学生参加抗日活动,并不得强迫学生作礼拜、读圣经”
的条件下照常上课(7月),胶东公学内设普通科(中学部)(8月),蓬莱中学(12
月),肥城岱南中学(月份不详)。
1939年建立的中学有山东省立第四联中(3月)、蓬黄联中(10月)。
1940年建立的中学有招掖联中(2月) 、冀鲁豫抗日联中(夏)、临淄救亡中学
(7月)、莱芜中学(9、10月间)、泰山抗日中学(秋)、冀鲁中学(10月)、湖西
中学(12月)。
1941年建立的中学有东海中学(3月) 、滨海中学(3月)、山东公学中学班(4
月)、私立文登滨海中学(9月)、范县中学(9月)、西海中学(秋)、胶东女子中
学(秋)。
1942年建立的中学有沭海中学(2月)、冀鲁豫卫东抗日中学(2月)、胶东北海
中学(5月) 、耀南中学(8月)、筑先抗日中学(9月)、齐宾中学(秋)、泰运中
学(冬)、荣成中学(12月)、濮范中学(月份不详)。
1943年建立的中学有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春)、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春)、
冀鲁豫边区第三中学(春)、冀鲁豫边区第四中学(春)、蓬黄福联中(春)、文登
中学(7、 8月间) 、胶东公学附设高中班(8月)、栖招莱联中(8月)、西海中学
(8月)、二牟联中(8月)、荣成中学(9月)、海阳中学(9月)、西海中学(秋)。
1944年建立的中学有文牟联中(7月)、鲁东南中学(8月)、鲁南中学(9月)、
沂山中学(秋)、胶东南海中学(秋)、冀鲁豫边区五中、威海中学(1月)。
1945年建立的中学有冀豫中学(6月)、莱阳中学(7月)。
1945年是山东教育大转变的一年,日本投降后,省级行政机关改为山东省政府,
颁布《恢复城市文化教育纲要》 。1946年2月,省政府专门发出《关于发展中等教育
的指示》,对已建立、开办、管的中学,要求加强时事政治教育,有计划地开办短期
训练班,过渡一部分学生参加各种工作,以适应当前需要。并逐渐改造课程内容,向
新型中学发展。《纲要》要求扩大现有中学,继续开办新的中学,广泛吸收青年学生
入学。之后,各地大量开办了普通中学。当时的中学,一部分是新开办的;一部分是
就新收复城市原有中学改造的;另一部分则是干部学校改办的。据统计,1945年底全
省解放区有中等学校近30所, 在校学生10000余名(仅胶东即有中学14所,学生4000
多人) 。到1946年夏,全省解放区已有中等学校45所(计胶东17所,渤海9所,鲁中
10所,滨海4所,鲁南4所,山大附中1所),学生15000人以上,教职员1200人。
至1948年底,省内解放区中学情况如下,公立中学:济宁中学、滨海中学、淄博
中学、沂蒙中学、泰安中学、长清中学、连云中学、新海中学、汶上中学、兖州中学、
历城中学、滨北中学、潍昌中学、烟台一中、烟台中学、威海中学、胶东中学、北海
中学、西海中学、南海中学、东海中学、渤海中学、德州中学、渤海二中、渤海三中、
华大附中、济南三中、济南一中、济南中学、济南女中、扶轮中学、潍坊联中、昌潍
中学、青州中学,合计34所。
私立中学:华光中学、中山中学、启新中学、国英中学、育英中学、正谊中学、
黎明中学、立达中学、泺源中学、广文中学、青年中学、新华中学,合计12所,公私
立共计46所。
1949年上半年在校学生为30168人,比1948年底增加12160人,学校(公私立)数
为83所,比1948年底增加35所。
三、建国后
(一)普通全日制中学
建国后,普通中学校按设学类别分: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初高级合设的完全中
学。 按其设学性质分: 省立、市(县)立和公立。建国初期,省内中学分省立、市
(县)立,1952年以后统称公立中学。
1951年中学教育有较大发展,尤其是初中,比1950年增加了近一倍。即便如此发
展,1952年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也仅达到37.11%(是年小学毕业生15.52万人,升入
初中者5.76万人) ,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为40.45% (是年初中毕业生为
8900人,升入高中者3600人)。因此要想满足学生升学要求,初中需增加近三倍,高
中需增加近二倍半。这对于当时的国力来说是不可能的。1952年,由于对当时国家经
济情况和教育基础薄弱的因素考虑得少,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强调得多,
加上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建立起来,致使1952年山东省中学出现盲目发展的现象。
根据全国普遍存在盲目发展的现状,1953年初,中央提出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
保证质量, 稳步前进” 的总方针。 4月,省文委召开全省文教工作会议。会议认为
“各部门工作普遍而严重地存在着盲目发展、缺乏计划和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偏向。”
并指出“设立中学缺乏计划性,至今不少新设中学,未把校长、教导主任配备齐全。
盲目发展的结果,使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大大降低,1952年提拔了一千名小学教师担
任中学教师,既降低了中学教师的水平,又削弱了小学教师的骨干”。在此次会议的
基础上,讨论和修订了《1953—1957年教育事业计划纲要(草案)》,《纲要》规定
普通中学从三个方面予以整顿和发展: (1)根据培养建设人才的需要,必须保证高
等学校的招生。因全省原有的高中基础太小(1952年仅有高中生7107人),因而必须
作较大的发展(系重点发展之项目) 。计划于1957年达到在校人数为28428人。根据
建设的需要及适当照顾群众的文化要求,初中作适当发展,1957年计划达到在校人数
为236014人。 (2)五年内高中毕业生14552人,计划招生36925人,初中毕业生升学
率达到1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26.5%(分别城乡升学率为:大城市75%,中
小城市40.5%, 乡村14%)。(3)为完成以上二项,其措施包括:①将基础好的初
中改建为完中。②逐年之新增任务,主要采用原校扩班的办法和根据条件设立新校。
③解决缺乏师资的困难,主要通过将部分优秀初中教师提为高中教师;优秀专科毕业
生分配作高中教师;省内高师毕业生全部留在山东。所缺初中教师由短训师范毕业生
充任。
表2—22
表2—23
1958年, “大跃进”开始。5月,山东省提出“1958年初中招生180000人(原订
计划为97000人) ,高中招生29000人(原订计划为12000人)”。而当年实际招生,
初中为312500人, 高中为31400人,学校则由1957年的1004所,猛增到2794所。1958
年与1957年对比,全省中学情况如下:
表2—24
从上表可以看出,1958年中学发展之快,是历史上罕见的。学校增加了2.77倍,
学生增加了1.54倍。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乡乡有中学” 。实际上已超过了上述标准
(当时全省约有2600个乡镇)。
为了纠正1958年到1960年工作中出现的左倾错误,1961年初,中央制定“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山东为贯彻中央的调整方针,1961年—1962年对中
学进行了适当调整。对中学的调整原则是既适当压缩规模,提高质量,又注意学校布
局,便利学生就近上学;高中适当减少在校学生,着重提高质量;城市初中基本上保
持原有规模。
表2—25
1966年7月, “文化大革命”中,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师被揪斗,学校行政领导
和党、 团、教学组织瘫痪。1967年2月,中央号召复课闹革命,实际上是复“革命”
课,不少学校仍在闹派性、打派仗。1969年4月,“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
阶段,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教育成绩。1973年的“白卷英雄”事件和
黄帅的一封信, 掀起了批判“师道尊严” 的“高潮”,“反潮流精神”到处蔓延。
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用“儒法斗争”改造教材和教学体系,造成教学内容混
乱。1975年底开始的“反击右倾翻案风”,把刚刚有所恢复的学校秩序说成是“翻17
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案”,使学校教育又受到极大影响。
“文化大革命”当中有两次教育整顿,一次是1972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以
后,提出要“为革命学业务、文化和技术”。山东省着手改变中学摊子过大,设点过
于分散,影响教学质量的状况。高中基本控制了发展,初中大部分压缩了规模。中学
的领导班子也有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机构也相继得到恢复,初步改变了学校无秩序、
教学无计划的混乱状态。 1972年4月召开了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 会后批转了
《关于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教师和干部要努力精通教学业
务,学生要刻苦读书,认真教好、学好政治课和文化课,要坚持以学为主,妥善安排
学校的各项活动。并且制定和下达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个中小学教学计划。第
二次整顿是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解决1966年以来教育工作的混乱状
况,强调学生要认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等主张。由于这两次整顿是在肯定“文化大革
命”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仅对左倾思想没有触及,混乱的教育思想也没有得到澄清,
因此,取得的成果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两次整顿以后,以“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
和“反击右倾翻案风”受到批判和冲击,学校教育又继续陷入动乱之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9年至1981年,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大力贯彻“调
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980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劳动总局的《关
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要求各地从实际出发,调整、整顿普通中学,积极发
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1981年11月省政府批转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中
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请示报告》。对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文革”中造成
中等教育结构严重失调和办学形式单一化的问题。 以1977年为例, 全省普通高中有
4891所, 学生达134.66万人。而同期高中段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仅625所,学生7.74万
人, 占普通高中校数的1.28%,学生数的5.75%(1965年为50.27%)。所以中教改
革,要逐步改办一些高中为职业技术中学,对普通高中规模控制发展,以便与高等教
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 1986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
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意见中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
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力争1990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18万5千
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55.2%”。山东省普通高中的调整从1978年就已开始,但
当时只是压缩高中的招生人数和学校数(主要是调整压缩农村高中),中等职业技术
教育发展很慢。1982年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986年开始贯彻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改革的决定以后, 对高中做出进一步调整。至1990年普通高中调整为693所,在校学
生为47.34万人, 平均每校学生683人。比1977年减少学校4189所,减少学生87.32万
人。与调整初期的1981年相比,学校数减少了50%以上,学生数略有增加。1990年全
省高校招生35023人, 是年高中毕业生161900人,平均每4.62名高中生录取一名。见
表2—26。
(二)重点中学
195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要办重点中学”。山东省根据第二次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的具体部署,提出了《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与师范的意见》,并选定省
实验中学等5校为第一批重点学校。
从1954年开始,除省教育厅直接联系三所重点中学外,各专署、市教育局以教育
部所指定的在本地(市)的重点学校为本地(市)的重点学校。没有教育部指定的重
点学校的专署、市,可挑选学校干部、教师、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为重点学校。
1959年6月19日省教育厅指定15所中学为全省的重点学校 (原通知规定“重点学
校的名单,供内部掌握,不公开宣布”):山东省实验中学、济南一中、山师附中、
泰安一中、青岛一中、潍坊一中、益都一中、淄博一中、济宁一中、菏泽一中、烟台
一中、 莱阳一中、聊城一中、德州二中、临沂一中。1961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省
人委作出决定,在全省选定31所中学为重点中学,除1959年省教育厅指定的15所外,
新选定的有青岛二中、淄博五中、邹平一中、北镇中学(原惠民五中)、昌乐一中、
聊城三中、临清二中、济宁二中、滕县一中、郓城一中、曹县一中、日照一中、烟台
二中、文登一中、即墨一中、德州一中。《决定》仍规定“重点学校名单供内部掌握,
不公开宣布”。
表2—26
1962年5月, 省人委作出《关于在全日制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指
出“为了达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要求,必须转变领导方法,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
校”。省定重点中学共33所,除1961年定的31所,又增加了平度一中、桓台一中、曲
阜一中和莱芜一中,取消了济宁二中和即墨一中。
1962年9月, 在专署、市教育局局长会议上,省教育厅提出办好重点中学的具体
措施是:加强领导力量;放宽编制标准(高中每班教师3人,初中每班2.5人);尽先
予以照顾分配高校毕业生到中学;经费上予以保证,重新统一制订重点学校的经费开
支标准;今后招生控制在高中每班40人,初中每班45人。
1963年10月,山东省确定要重点办好的一批中学名单如下(共39所):
济南市:省实验中学、济南一中、山东师院附中;
青岛市:青岛一中、青岛二中;
烟台:烟台一中、烟台二中、文登一中、莱阳一中;
淄博:淄博一中、淄博五中;
枣庄:枣庄三中;
昌潍:潍坊一中、昌乐一中、益都一中、平度一中;
聊城:聊城一中、聊城三中、临清二中;
泰安:泰安一中、泰安二中、莱芜一中;
德州:德州一中、德州二中;
临沂:临沂一中、日照一中;
惠民:桓台一中、北镇中学;
菏泽:菏泽一中、曹县一中、郓城一中;
济宁:滕县一中、滕县十中、汶上一中、曲阜一中、济宁一中、济宁二中、曲阜
师院附中;
铁路系统:济南铁路中学。
1978年,省教育局发出《关于办好重点中小学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办好重点中
学,以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总结经验,推动整个中学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重点中
学的规模不宜过大,每班学生人数不宜过多”。省属重点中学拟恢复和办好49所,地
市可办好5至10所重点中学, 县(区)办好1至2所重点中学,并提出:“重点中学要
逐步办成完全中学, 重点中学可以高中班进行文理分科的试验” 。其领导体制是:
“县(区)办的重点中学,由县(区)直接领导。地(市)属重点中学,实行地、县
分层领导。省属重点学校,也是地、县重点学校,实行省和地(市)、县(区)双重
领导,适当分工”。
1978年定省重点中学49处(包括菏泽梁堤头农中、 滕县吕坡农中)。1979年1月
又恢复曲阜一中和增补金乡一中;1981年又增补平度华侨中学为重点中学,共52所。
从1978年—1985年省重点中学情况可以看出, 1982年平均每校24.44班, 每班
56.60人,至1985年每校平均28班,每班59.98人,呈逐年上升趋势。
表2—27
如高初中分别统计, 高中每班为58.55人,超过最高每班人数8.55人;初中每班
为62.18人, 超过最高每班人数8.18人。这是全省重点中学的平均数字,实际大城市
的重点中学更高于以上平均数。省重点中学中班数最多的为青岛一中(42班)和枣庄
三中(42班),每班人数最多的为山师附中(每班62.63人)和烟台二中(每班61.60
人)。
1985年山东省重点中学有:山东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属中学、济南第一中学、
济南第三中学、济南回民中学、青岛第一中学、青岛第二中学、青岛第九中学、青岛
第十七中学、胶南第十五中学、平度第一中学、平度华侨中学、淄博第一中学、淄博
第五中学、淄博第六中学、桓台第一中学、枣庄市第三中学、枣庄市第八中学、滕县
第一中学、烟台第一中学、烟台第二中学、莱阳第一中学、文登第一中学、文登天福
山中学、荣成第六中学、潍坊第一中学、益都第一中学、昌乐第一中学、济宁第一中
学、曲阜第一中学、曲阜师院附中、金乡第一中学、泰安第一中学、泰安第二中学、
莱芜第一中学、北镇中学、邹平南北寺中学、德州第一中学、德州第二中学、宁津李
架子中学、乐陵第一中学、聊城第一中学、聊城三中学、莘县张鲁中学、临沂第一中
学、日照第一中学、莒南高家柳沟中学、平邑白彦中学、菏泽第一中学、曹县第一中
学、郓城第一中学,合计51所。
(三)其他部门办中学
其他部门办中学,是指厂矿企业、高等学校、机关办的中学,其办学经费由各部
门自行解决,教职工由各部门自行调剂和安排,这类学校创办初期专收本部门的职工
子弟入学。
建国后,省内各类厂矿企业、高等学校迅猛发展。随着职工队伍的壮大,职工子
女要求上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号召有条件的厂矿企业和高等学校建立职工子弟
学校,至1955年,这类学校已有教职工378人,占当年中学教职工总数的2.6%。
1956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这类中学大部分收归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地
方政府接管以后,受教育经费的限制,此类学校均难以继续发展。1957年全国第三次
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提倡其他部门办学。据此,这类学校又有了较快发展。至1965年
这类中学共25所(其中初级中学20所) ,220班(其中初中班194个),学生10680人
(其中初中学生9625人),占当年学生总数的2.1%;教职工已有849人,占当年中学
教职工总数的1.5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其他部门办中学也和其他中学一样进行了调整,在调
整中继续有所发展。 至1990年这类学校已发展到257所,学生122870人,分别占当年
学校总数的3.8%,学生总数的3.35%。所占比例逐年有所上升。
表2—28
(四)私立中学
1949年上半年,全省有私立中学(包括一部分教会办中学)30余所,学生一万余
人。鉴于“过去由于缺乏明确的方针、政策与具体办法,对私立学校的管理领导基本
上是放任的” 的现实状况,为了加强对私立中学校的管理,1949年8月,山东省人民
政府发出《关于加强私立学校管理的指示》,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里,一方面
由于私有财产的存在,捐资办学又有其历史传统,另一方面由于经费的限制,政府暂
时还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因此私立学校在一定时期的存在就有其必要与社会基础,
盲目的取消主义是不对的;但新民主主义国家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对一切私立学校又必须很好地改造,使之成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
新民主主义学校,放任自流也是不对的。我们对待私立学校的政策是既允许其存在,
而又积极改造和加强领导的政策。”与《指示》同时颁发的还有经中央批准的山东省
人民政府《私立学校暂行管理办法(草案)》。对私立学校的办学原则、管理办法、
学校领导、教职员任用等作了统一规定,使省内私立中学办学有章可循,逐步纳入新
民主主义教育的轨道上来。
至1950年上半年,经过整顿的私立中学已减至25所。
1952年9月,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指出:“为进一步巩
固与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以适应今后国家建设需要,决定自1952年下半年至1954年,
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根据要求,山东省制订了“三年接
办私立中学” 的规划。即1952年接办4处,1953年接办7处,1954年接办7处。实际执
行情况是,至1952年底,全省私立中学除育英、泺源、崇新、正谊、立达(均在济南
市)5处以外,其余均改为公立。
为接办私立中学,省财政厅、教育厅联合发出通知,对私立中学学生助学金,按
学生总人数的30%拨给学校, 每人每月8.5万元(旧人民币)。学校一般经费标准按
学生人数每人每月449658元(旧人民币)。私立中学一经接办,即按公立中学经费标
准支出。
1956年4月29日,依据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又完成了对济南5处私立中学的接办工
作。至此,私立中学全部由政府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