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基础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4&run=13

清末,山东省的基础教育以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为界,1901年之前为旧式
教育时期,山东各地的基础教育机构为私塾、义学和书院等,亦有少量外国人开办的
教会学校。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美国传教士在山东蓬莱创办”启喑学馆”,这不
仅是山东特殊教育的滥觞,也是全国最早的特殊教育学校。1901年,随着清廷陆续诏
开经济特科、诏废八股文程式以及诏令各省设立学堂,清末教育开始步入新式教育时
期。山东各地书院遵清廷诏令分别改设为中、小学堂,部分私塾、义学改设为私立小
学堂,同时陆续新开办了一些中、小学堂。蒙养院开始出现,规模极小,入院儿童数
甚微。
辛亥革命后,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基础教育较清末有所发展。然而,由于民国初
期十余年间,山东处于北洋军阀政权统治之下,南北对峙,战事频仍,山东省的基础
教育处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 自然难有大的发展。1928年6月,南京国
民政府取代了北洋政权在山东的统治地位,此后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近十年间,山
东省的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是民国最好的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的基础教育在日军铁蹄践踏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虽在省
教育厅主持下曾先后两次“易地而学”,重整局面,但无论办学规模还是教学秩序与
质量,与抗战前相比皆不可同日而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
尽管战争环境艰苦恶劣,但党和民主政府仍十分重视教育,亦曾创办了许多中、小学
校,为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国后,在经历了50年代初期对老解放区教育的恢复、对原国统区教育的全面接
管和对全省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的接办改造后,建立起了新的全省统一的教育制度,
自此,山东省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
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基础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的建设人
才。应当承认,建国后山东省的基础教育同全国一样,在某些时期受不恰当教育发展
方针的影响和左右,也出现了许多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不切实际的做法和倾向,甚至
遭遇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对教育事业造成极大破坏的浩劫。即便如此,也应当承认,
无论是山东省基础教育的发展规模还是教育的普及程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的旧中国相比,皆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彻底清算以及教育战线
上的拨乱反正,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科教兴鲁”的发展战略,基础教育得到各级政
府和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全省基础教育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后,开始步入一个持续、
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尤其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更将山东基础教育事业
带入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全省基础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