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教学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31&run=13

职业技术教育是把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最直接、最迅速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大批
初、中级技术、管理人才和提高劳动后备力量技术素质的主要阵地。因此,在教学上
注重文化知识课、基础技术课与专业课的结合,注重实习设备、基地建设,并把实习
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旧制度条件下及战事频仍的环境中,开展职业技
术教育很难有较大财力、物力的投入,虽也要求教学内容上理论与实践结合,但专业
教学及实习常是纸上谈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正规,确立了各科类的专业
方向,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制和教学制度。1952年借鉴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的模式,开
展了教学改革,按照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分为普通
课、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3类。1954年9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
特别强调了中等技术学校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针,严格按教学计划开展实验
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生产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制度。
1957年以后开始的全面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及贯彻刘少奇关于
建立两种教育制度的过程中,山东出现的半农半读性质的农业中学及城市半工半读性
质的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在建立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学制度上作了进一步的
尝试。1961年12月,省教育厅颁布的《山东农业中学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农业
中学根根农村需要,本着加强政治和技术课的原则,主要设政治、语文、数学、农业
技术知识(或农业知识) 等4门,其比重为1:3:3:3。1962年到1966年,山东农业
中学在整顿中稳步发展,坚持为农村培养新式农民、支援农业生产、为农业四化服务
的方向比较明确,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得
到不断提高。
城市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及职业学校,在教学上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
致用的原则,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文化课为基础课服务。政治课一般约占总课时的
10%左右,文化基础课约占35%左右,技术基础课约占55%左右。
技工学校,50年代中期,劳动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提出了技工
学校要贯彻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使学生既有文化技术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
作技能,到生产岗位后能较快地独立操作。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山东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受破坏。
70年代初实行“开门办学”和1974年底到1975年初学习朝阳农学院办学经验的过程中,
片面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技术,严重削弱了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建立教学、科
研、生产三结合的新体制”流于形式,降低了教学水平。
从1976年到1990年的14年间,山东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教学体制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断取得新的成
就和经验。
为了建立三结合的教学体制,山东省首先重视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资的培养、配
备以及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1981年11月,省政府批转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关于
进一步开展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请示报告》的通知中强调指出:要把职业技术学校和
农业技术中学办好,必须根据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支专职和
兼职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目前,特别要抓紧配备好专业课教师。还提出:
职业技术学校,必须逐步建立教学实习场地。可以和企业联办或与校办工厂(农场)
结合,把工厂(农场)作为学校的实习场地;也可以创造条件,自己建立教学实习场
地。
1984年9月, 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速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
强调要加强教学的基础建设,指出,专业教材、专业教学设备、实验室、实习基地是
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工作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每个专业
至少要有一个实验室,并按照省定标准配备仪器;要有基本的教学设备;没有教学实
习基地的,县政府要尽快帮助解决。要办好实习基地,做到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
能的培养相结合,校内的科学实验和校外技术推广活动相结合,实验实习和勤工俭学、
增加经济效益相结合,努力使学校成为当地培养人才、科技推广和科技示范的基地。
1986年,省教育厅制定并颁发《山东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应具备办学条件的暂行
规定》、《山东省职业高中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把专业师资、专业教材及专业设备、
实验室等基地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三项基本建设。《山东省职业高中管理暂行规定》
要求职业高中的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实行教学、生
产、科研与推广相结合。规定职业高中的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和专业实习课。文
化课与专业课和专业实习课的比例一般为4:4:2。并明确地提出了结合教学、生产、
实习,逐步建立起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教学体制的任务。规定特别强调了实习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职业高中的实习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各种实习活动
均应列入教学计划,把理论教学与专业技术训练结合起来,教学生产实习是职业技术
教育的重要特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学生产实习的目的是:把专业理论
教学与提高专业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
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就业后的适应能
力。
全省根据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一抓专业教师的配备和提高,二抓教学、实
习、生产场所和设备的建设,三抓教学计划的安排,使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
基本上坚持做到教学联系生产,为科研、生产奠定理论基础;科研为生产开辟新途径,
为教学充实新内容;生产为教学提供急需解决新教材的实际资料,为科研提供社会课
题,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联系。各校都重视现代化建设中所需要的“双基”知识和专
业技术知识,重视解决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重,专业课的总时数比例达到50%以上;
重视参观、实验、见习、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农职学校重视种好实验田、种子
田、生产田;重视办好农场、林场、果园及各类养殖场、实习工厂。各地均涌现了一
批办得好的学校。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十年间,全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向
社会输送毕业生60多万人, 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 职业技术教育在
“科教兴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省城乡都出现了一批办得好的职业技术学校,
探索出教学、生产、科技推广、经营管理多位一体的教学体制。
1989年11月,省教委在胶南县召开职业技术教育会议,会议参观考察了胶南县职
业中专,总结交流了建立“教学、生产、科研推广、社会服务”一体化教学体制的经
验,部署了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省教委领导在讲话中要求在全省推广胶南职业中专的
办学经验,把全省职业教育再推进和提高一步。胶南县职业中专建立“四结合”教学
体制, 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效益的发挥。他们的做法是:(1)调整
学校内部机构。为了充分体现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这
所学校在原设教导处、总务处的基础上,增设了科研处、生产处,从而加强对教学、
科研、 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具体领导和协调。(2)加强同业务部门、乡镇政府以及农
民群众和毕业生的联系。几年来学校同外贸等县直属部门和大珠山等乡镇政府建立了
密切的联系,互相支持、共育良才。各专业组也与乡、镇、村的专业户及科研点建立
联系,通过联系,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对农民的
技术指导和对毕业生的跟踪教育,使教学与科技推广、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校建
起了有农艺师及学生参加的农业技术、良种、信息咨询服务部,深受群众欢迎。为了
搞好对毕业生的跟踪教育,学校还建立了毕业生档案和返校制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
各种实际困难。 (3)加强同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的联系,积极开展科技推广活动。
为了发挥学校的人才优势和实习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推动全县的科技进步,他们先
后同山东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中国农科院等20多个科研单位建立了业务联系,承担
了不少科研项目, 许多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4)大搞勤工俭学,走以厂(场)养
校的路子。为了给教学提供有利的实习条件和为学校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这个学校
先后办起了纸箱厂、分析仪器厂、皮鞋厂、纺织机械配件厂;建有农场、花圃、实习
饭店、建筑公司、中医门诊部等,在保证教学实习的前提下,同时进行生产经营。几
年来,这个学校勤工俭学年获纯利都在100万元以上,不但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条件,
而且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989年10月,省教委、计委、科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
教育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本省职教的十项措施,其中要求建立“教学、生产、
科技推广、经营、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办学新体制,发挥学校的多功能作用。因地制
宜,进行“双元制”和“两期制”教学体制改革实验,走企校结合、产教合一、联合
办学的路子。平度市职业中专从1990年起与联邦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采用
“双元制”办学。该校设农学、果林、经营、文秘四个专业。在校生2170人,教职工
684人。 校园面积5.3公顷,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6.7公顷的实习农场、
年产值70万元的印刷厂和总投资70万元的“双元制”实习车间。双元制教育是联邦德
国从50年代开始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这种教育制
度实施30多年来,为西德的产业界培养出一大批素质高的技术工人,取得了显著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重视。双元制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学校和企
业共同负担培养技术工人的任务,企业为主、学校为辅,学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
边参加生产实践,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1989年11月19日,青岛市教育代
表团一行5人赴西德与赛德尔基金会签订协议, 接受该基金会向平度市职业中专提供
的270万西德马克援款,用于进行农业教育双元制试点。同年9月平度市职业中专派出
受训人员10人赴西德学习双元制办学。根据省教委的决定,1989年全省首先在12所职
业中学、18个专业、24个教学班开始双元制教学试点。平度市职业中专是经国家教委
批准,由西德赛德尔基金会援助的试点学校。
80年代,山东省积极推广建立教学、生产、科研多位一体的教学体制,在教育与
经济的结合上,在培养人才的质量上,在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上,都取得了可喜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