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学制与课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29&run=13

根据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奏定实业学堂通则》的规定,中等农、工、商
实业学堂学制三年;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学制以三年为限,亦准许视地方情形节
缩。实业学堂课程分为普通、实业两种。普通课程为修身、中国文理、算术、格致、
体操;实业课程为农业、蚕业、林业、兽医。
据《山东兖州初级农业学堂章程》(光绪三十年)规定:入学年龄,以13岁以上、
15岁以下,已累读经书,能执笔作文考为合格。学习年限设甲、乙两班,甲班二年毕
业,乙班三年毕业。
1912年改实业学堂为甲、乙种实业学校,山东即有多县设立乙种实业学校。1931
年后改称县立职业补习学校,实施职业指导、职业训练,学校设置科目根据地方需要,
多为蚕、桑、商、机织各科,其课程由各校斟酌自定。1933年中央教育部公布《职业
学校各科教学科目及时数概要》,规定初级职业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修业年限1—3
年。以普通农作科为例,开设的课程为公民、国文、算学、生物学、理化、体育及农
业学和实习。 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及三年制初级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3
年。以农艺科为例,开设课程为普通学科,包括公民、国文、生物、理化、体育及农
艺学科和实习。 30年代省立的职业学校有9处办的比较好。例如山东省立第一职业学
校,设有应用化学科、染织科、金木工科。其中化学科的课程为:党义、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学、数学、国文、英文、机械学大意、电气学大意、化学
机械大意、燃料及筑炉、理论化学大意、制图、工业簿记、工场建筑、体操、实习18
门课程。 修业年限为3年。再如山东省立第二职业学校,设有染织科、蚕丝科及商科
三个专业,学制三年。其中初级蚕丝科的课程为:党义、国文、英文、体育、音乐、
珠算、绘画法、数学、物理、化学、养蚕法、蚕体解剖、显微镜、桑树栽培、蚕体生
理学、博物、蚕体病理、蚕种学、制丝法、微生物学、蚕业经济、蚕丝业法规、土壤
学、气象学及实习。
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的职业技术教育遭到严重摧残,但在山东解放区内,中等职
业教育逐步开始建立和发展,其学制和课程皆根据人民革命战争的需要来决定。解放
战争时期,在山东解放区内建立了一大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办学形式、学制与课程
灵活多样,培养的人才适应了战争和解放区建设的需要,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山东中
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指出:技术学校分初级
技术学校和技术学校两种。初级技术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
限二至四年;技术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修业年限为三年至四年。
1952年山东进行了中等技术学校的调整,同时开展了教学改革。按照专业化的原
则设置专业,并按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分为普通课、
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三类。学制定为二年至四年。
1954年9月, 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中等专业教育的决定》,强调中等技术学校
要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实验教学、教学实习、生
产实习和课程设计、生产设计、毕业设计的教学制度。省文教厅根据政务院的决定统
一了学制,规定工业性质的中等专业学校为三年至四年;农、林、医药及其他中等专
业学校为三年;计划经济及会计中等专业学校为二年半至三年;业余学校按同类中等
专业学校增加一至二年。
1963年—1964年,山东在发展全日制中等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基础上,大力兴
办各类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农村恢复发展农业中学(初、高中)。在学制上,
城乡各类职业学校有二、三、四、五年四种学制;农业初中有一、二、三年三种学制,
农业高中有二、三年两种学制。在专业上有工、农、林、医药、财经、体育、艺术等
比较齐全的种类。其中工类包括矿业、动力、冶金、机械、电机、电气仪表、无线电
技术、化工、粮食食品、轻工业、土建、测绘水文、气象等专业。1957年至1966年的
近十年间,山东的职业技术教育布局合理,种类较齐全,发展势头较好,是建国后的
第一个鼎盛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的中等技术学校大部分停止招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
团后,为改变全省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和内部比例严重失调的状况,开始大力发展中等
职业技术教育。山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类型有中等专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和职业
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制分别是:中等专业学校三年或四年;技工学校、
职业高中三年。中等专业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医科和工科有
些专业为二年半或三年。
随着山东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学校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
置及教材建设不断提高和完善。1989年,省教委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制定职业高中教学
计划的意见,制订了种植、畜禽养殖、农村机电、农产品加工、财会、机械加工、电
子电器、微型计算机、服装、幼师、文书、工艺美术等覆盖面较大的12个专业的教学
计划,规定文化课与专业课(含专业实习)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7;理论教学与实践
性教学的学时大体各占一半;开设了职业道德课和选修课。
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为:
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1.普通文化课:一般开设政治、体育、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以应用文科为主的学校或艺术学校则增设历史、地理,减少或不开设物理、化学等课
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基础技术课和专业课,并为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
良好的基础。
2.基础技术课:这类课程是为学生专业提供公共的、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和技能。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相近的专业可以开相同的基础技术课,但由于专
业不完全相同,基础技术课的重点各有侧重。
3.专业课:这类课程以应用技术为主,对于实现培养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二,技工学校。
1.普通文化课:一般开设政治、体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这是各
类工种的公共文化课,目的在于使学生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技
术基础课和专门工艺课,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并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打下
一定的基础。普通文化课以学习专业课所需的文化知识为重点,特别是数理化课程,
多联系生产实际,为学生掌握“应知”、“应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2.技术基础课:这类课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为学生学习专门工艺学掌握所
需的技术基础知识,这是主要方面;二是“应知”的技术理论知识;三是为扩大学生
的知识面,为学生毕业后到生产岗位上进行技术革新做好技术基础知识的准备。
表6—13
3.专门工艺课:这是适用于特定工种的专业技术课。如车工工艺学、钳工工艺学
等,分别适用各个不同工种。这类课程的设置是以工种的性质来确定的,它受着工种
的制约,是培养特定工人的关键课程。专门工艺学是以本工种的“应知”、“应会”
为主组织起来的专门工科的知识、技术体系。专门工艺学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它要求
教学要紧密结合生产实习进行。
4.生产实习课:包括生产实习和专业劳动。
第三,职业高中。
职业高中的课程设置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培养目标与中等专业学校相同的,教
学计划课程设置也与其相同;二是培养目标与技工学校相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则与技工学校相同;三是培养目标介于中专与技工学校之间的,如建筑技术学校,其
培养的学生既能担任技术工作,又可以录用为技术工人,这类学校除像建筑中专一样
开设基础技术课、专业课外,又增设了部分专门工艺课。这类学校的特点是根据自己
的培养目标,把基础技术课、公共技术课、专业课、专门工艺课以及实习课统一考虑,
有选择地开设。
山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设置,都考虑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有机的联
系,从而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技术体系,把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起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