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农民高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17&run=13

1958年3月21日, 山东省暨济南市宣传文教工作“大跃进”誓师大会召开。这次大会提出了“全
线出击,展开竞赛,奋战百日,赶上形势”的口号,要求全省宣传文教工作者鼓足干劲, 迎头赶上,
“苦干一年,变山东为文化省”。同年9月,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对教育事
业的发展作出明确规定:“应当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内,基本上做
到全国的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山东掀起了农村
兴办大学的热潮。据当年10月份统计,全省农村举办的大学达4000处,学生逾20万人。其中有农业大
学、“红专”大学、“红专”学院、跃进大学、社会主义建设大学、共产主义大学以及各种专业学院
等等。不仅专区、市举办,县(市)举办,而且不少公社和生产大队也竞相举办。这些大学一般由县、
区、社干部任校长,按“以民教民,能者为师,就地选拔,谁会谁当先生,不会就当学生”的原则,
选拔党政干部、中小学教师、劳动模范甚或有专业特长的农民担任“教授”,学生则是思想好、生产
积极、具有扫盲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干部、社员。系科设置根据生产需要,“干啥,学啥,就研究啥”。
教学采用“统一学政治,分系学技术,分班学文化”的方法。教材多系自编,文化课多借用农民识字
课本和中小学课本。
1960年2月召开的全省工农业余教育会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 农村人民公社应在扫盲与普及业余
小学的基础上,大办农业综合技术学校和农业中学,并积极向业余高专方向发展。会议要求各地教育
群众树立“扫盲不为奇,高小也还低,中专是一般,方向是大专” 的长期学习观点。到1962年,农
业中学已创立4年,有了大批毕业生。他们中间有不少人要求继续学习,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
为农业生产服务,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需要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山东社会主义劳动大学就是适应这
种要求, 于1962年2月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影响下创办的。总校设在济南,分校分别设在文登、
泰安,分别称为昌阳劳动大学、泰安劳动大学。1963年又在郯城设分校,称郯南劳动大学。郯南、昌
阳两分校由省农业厅主管,学习农学课程;泰安分校由省林业厅主管, 学习林学课程。3所分校分别
设于农场和林场内,为加强统一管理,由场长兼任分校校长。社会主义劳动大学实行半工半读,勤工
助学,招收具有初、高中毕业程度的社会青年,学制分为4年高等专修科和5年中等专修科两种。
1965年3月, 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当年开始,积极试办半工半读高等教育。 9月,昌
潍医学专科学校根据省人委决定, 改为半工半读学校,定名为昌潍医学院,学制暂定5年,每年招生
120人。同时,新设山东农业科学院半工半读专科学校,由省农业厅主管, 学制暂定4年,当年暑假
开始招生,每年招收80人。另外,还在山东大学、 山东农学院、曲阜师范学院等学校的8个专业进行
了半工半读教育试点。这些学校都建立了生产劳动基地,实行选送加考试的办法招生,劳动和教学时
间的比例为4:6或5:5。生源和毕业去向概括为“从公社来,回公社去”。
“文化大革命” 期间, 全省各地涌现了大批“五七”大学。这类学校一般由县(市、区)主办,
在原有的农业中学、普通中学或农场、林场的基础上办起来的。学制一般1—2年,入学不经过文化考
试,干什么学什么,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对教学质量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大部分名不副实。
1983年以后,有一部分改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9月16日, 德州农村发展学院开学。该院是全国第一所培养农村基层干部的大学,隶属于
德州行署领导。1988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建为陵县幼儿师范学校,但仍在国家教委保留德州农村发展学
院校名。
1984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首次面向农村招生,第一届农村电大全科生共有理工科机械、土木建
筑、化学工业3个专业,学生645名。
1987年7月, 山东省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成人教育应坚持以提高从业人员本岗位工作能力和生产
技能为重点,坚决改变学非所用,片面追求高文凭、高学历的状况。农民教育办学方向调整的重点,
主要是加强对青壮年农民的文化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