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干部初等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11&run=13

1938年6月, 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在沂水县岸堤村成立。该校由中共苏鲁豫皖边区党委直接领
导(后归山东纵队),学习课程与抗大基本相同,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区
基本政策、抗日军队政治工作、民众发动及军事学术科。每天上课5小时,主要形式是集中学习与互
相帮助。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共办了5期,先后设有政治、军事、民运、青年、妇女、地方武装、教育、
财经等队,培养军政干部近2500人。 1939年11月,该校与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合并,1940年3月
又并入抗大一分校。
1939年2月, 抗大一分校在晋东南成立,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随营学校”。11月初, 奉中央
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命令,东进山东深入敌后办学,于1940年1月中旬到达沂南县孙祖、张庄一带,立
即进行整编和招生工作。该校的教学原则是“军政并重”,政治课主要有统一战线教程、社会发展史、
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党的建设、军队政治工作等,军事课程有步兵操典、游击战术、兵器、射击、地
形、野外演习等。当时正处于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扫荡更加残酷,所以抗大一分校经常处于边学习、
边工作、边战斗的状态。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一分校完成了它的
历史使命。10月,奉华东军区命令,全体教职学员挺进东北,由龙口渡海,于年底抵达吉林省通化市。
1946年2月,抗大总校奉中央军委命令挺进东北,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 一分校即归还总校建制,编
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大队。一分校在山东6年间共办了6期,培养军政干部1.4万多人。
1940年秋,鲁南区抗日干部学校(简称鲁南干校)创立,主要培训区乡干部和基层群众工作干部。
该校属鲁南专署领导,校部以下设队,各队有队长、指导员。以政治课为主,文化课属补习性质。
1941年夏, 滨海区4个县(莒中、 莒南、日照、赣榆)联合办事处决定在莒南建立滨海中学。
1942年7月,滨海中学与沭海中学合并,仍称滨海中学,除继续开办2年制中学班外,主要是举办轮训
小学教员的师资训练班。为了给抗日反攻准备干部,于1945年春开始改为以培训干部为主,成立了行
政干部队、群众工作干部队和教育干部队,学员系抽调的在职区级干部。日本投降后,师生开赴新区
组织群众开展反霸斗争。同年冬,更名为滨海建国学院。
1942年2月, 胶东蚕丝学校成立,着重培养会养蚕制种的经济建设干部,促进蚕丝业发展。该校
是以胶东蚕丝良种场为基础成立的,有教员4人,学员30多人。同年5月4日, 泽东青年学校山东分校
成立,鲁西行署主任肖华兼任校长。同年7月1日,抗大一分校建国大队和战工会财政经济学校合并,
成立山东省建国学校,由省战工会主任委员黎玉兼任校长。开设财经、政权两个队,财经队培训县一
级财经干部,政权队培训科长以上的干部。
1945年春,胶东西海中学和南海中学合并,改建为西南海干校(对外称西南海联中) ,主要任
务是培训区干部。校部设秘书、组织、教育、总务4科,下设政权、民运、 财经和教育4个队,后又
增设一个学生队,学员总数达400人。同年4月26日,耀南公学成立,该校为渤海最高干部学校,受渤
海行署直接领导,以轮训县区级干部及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根据地建设工作干部为目的。学员按行政
技能分队,设有民政、合作、农林、会计等队。同年夏,胶东区北海中学改为北海区干训班,设于栖
霞县夏门楼,学员分军事、政权、民运3个队,有学员300余人。
遵照毛泽东“1945年,各级干部教育应该着重于训练军队的(连至班)与地方的(区乡) 下级
及初级干部”的指示,1945年6月20日,中共山东分局发出《关于轮训区村干部的指示》,确定原则
上以县为重点来轮训区村干部,在青纱帐期开办县学形式的训练班,年底轮训一遍。训练贯穿基本知
识教育,组织文化学习,“做什么、用什么,就学什么”。
1945年8月30日, 渤海行署决定将进驻惠民城的耀南公学更名为渤海公学,目的是培养各种建设
干部,并要求下属各专署开办青年学校或训练班。学员分为在职干部队和普通队,学习时间均为1年。
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专修课和选修课3类。必修课有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政治常识、根据
地建设政策等,专修课即专门业务课,选修课则以文化教育或理论教育为主。到1947年与惠民中学合
并时,共训练初级干部1200余名。为了大量培养训练行政部门干部,渤海行署于1948年6月1日将渤海
公学、会计专科学校、 工商学校、青年学校和烈军工属子弟学校等5所学校合并,成立渤海区干部学
校,设有行政、财政、工商、青年、实业、政治等大队。
工农干部是建设国家的重要骨干,但在过去长期战争环境中,他们很少有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机
会。为了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以适应建设事业的需要,1950年12月,政务院发出《关于举办工农速成
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确定进入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条件为:参加革命工作3
年以上的工农干部,年龄在18岁以上。省政府于1951年第一季度颁发 《关于加强机关干部业余文化
补习学校的指示》 以及《山东省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暂行实施办法》。文件规定,凡文化水
平不到高小毕业程度的工农干部,不论行政职位如何,均须进机关学校补习文化,首先提高到高小毕
业程度,然后逐步提高到初中程度。按学员文化程度,机关学校分为初级班、高级班和中学班3种,
修业年限分别为2年、2年和4年;修业期满考试及格者,由该级政府发给毕业证书。 课程开设:初级
班有国语、算术和政治,两年教学总时数为640学时; 中级班有国语、算术、政治、史地和自然,两
年教学总时数为800学时;中学班有国语、 算术(含代数、几何)、政治、历史、地理、自然和理化,
4年教学总时数为1280学时。 全省党政群各级机关普遍举办了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据1956年7月统
计, 入学人数达到117915人,其中政府部门34126人,党群部门13472人,事业部门12372人,企业部门
57945人。
1951年4月, 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创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决定》,规定工农干部文化补习
学校为离职学习, 修业年限暂定2年。当年上半年,首先是徐州(时属山东省)、烟台和泰安创办3
处,招收学员600名。名额分配,除徐州、烟台各29名外,其余各专区及省直均为40名。为保证这一
工作顺利进行,各专署、市府都成立了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招生委员会,负责学员的抽调、考试、
选送工作。至1953年底,全省共有工农干部速成初等学校13处,48个班,学员1946名;干部速成高级
小学4处,25个班,学员989名;干部速成识字学校13处,轮训学员7023名。
1954年4月, 针对干部文化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摊子大、名目多、领导不统一、学员对象复杂、教
学效果不高等问题,中共山东分局在《关于1954年干部文化教育工作计划》中提出加以整顿。整顿的
重点是调整机构、统一名称、严格招生条件、适当延长学制等。
从1958年起,干部文化培训规模逐渐缩小,机关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停办,干部转入“红专”学校
或业余自学。此后各级未再组织开展干部离职文化培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干部文化培训全部停止。
1977年后,干部业余文化自学得到恢复。1979年,各级陆续重办机关文化业余培训班。由于此时
干部队伍的文化结构有较大的变化,干部初等教育的使命基本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