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7&rec=1&run=13


山东素以齐鲁之邦、孔孟之乡蜚声中外。齐鲁大地孕育了多姿多彩的齐鲁文化,
是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战国时期,山东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创造了光彩夺目的古代文明,形成了
底蕴深厚、积淀丰富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其中博大精深的儒家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组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献整理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也是中国
私学的开创者之一。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从事教育活动,他创办的私学
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
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不仅为中国教育史
贡献了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而且对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山东私学兴盛,官学发达。当时官学最典型的代表是建在齐国都
城临淄的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既是学者们讲学的官方学府,又是各学派开展学术交流
和学术研究的场所。稷下学宫经历了齐桓公到齐襄王共六代150年,其间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孟子及荀子、田骈、邹衍等均到稷下学宫讲学。稷下学宫成为闻名列国的文化
教育中心和百家争鸣的园地。
秦朝虽为大一统国家,但秦短命的专制政权却为了巩固统一“焚书坑儒”,扼杀
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造成巨大阻碍。
秦实行吏师制度,无学校设置,致使官学废弃,私学禁绝,教育一片萧条。
秦亡汉兴,私学亦开始复兴,山东的私学教育家纷纷复出聚众讲学。由于汉朝奉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导致教育的儒学化。随着儒学被定为一尊,
儒学发祥地——曲阜成为众人敬仰、学者所崇的教育圣地。汉武帝即位后,下令“今
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此天下郡国皆设官学。在各地官学中,山东为儒学中心,
官学兴盛。求学者自远方至,可谓桃李满天下,对于齐鲁文化的传播和中华民族文化
的发扬光大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屡遭战乱,社会动荡侵害了正常的教育活动,州县学
时有时无,很不稳定。在曹魏时代,山东基本上地处后方,相对安定,州县学有所恢
复。魏文帝曹丕继位后,有感于“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睹烝尝之位”,下诏孔
子后裔孔羡为宗圣侯,令鲁郡整修孔庙,“又于其外广为宗室以居学者”。这样,在
地方官学中,鲁郡可谓得天独厚。除鲁郡外,济阴、琅琊等郡官学也很有成效。晋时,
州县之学时兴时废,主要取决于当地贵族的兴趣意志,未见到统一的诏令。晋末动荡,
阙里屡经农民起义和战乱,鲁郡学舍残毁不堪。山东归北魏后,州县学得到较大发展。
北魏郡国学制根据郡的大小,在各郡设博士、助教,学生配比有明确规定,说明北魏
对州县学的规范和重视。魏晋南北朝时代虽官学式微,私学却相对发达。家馆、乡塾
等私学教育形式在山东各地普遍存在。
隋唐时期继续尊崇儒学,同时崇尚玄学,加之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封建教育制度
渐趋完备,多种形式的专修儒经以及律、算、书、医、历等学科均有发展,并开始出
现技能专门学校。当时山东各州县均设州学、县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兼有少量
私学。
宋金元时期,山东的官学、私学都较发达。宋朝采取重文政策,注重学校教育。
北宋真宗天禧年间,知兖州孙奭在孔庙建立学舍,召纳生徒,将官府特赐田作为学粮
田,并由此形成学田制度。由于有学田的收入,办学经费有了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学
校教育的发展。金元时期山东各地皆设官学,确立了较完备的地方教育制度。学校除
教授儒学外,还有医学、阴阳学、蒙古学等,东平、益都还设有女真学校,培养女真
族学生。宋金元时期,山东书院极为兴盛,成为山东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教育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表现为各级学校教育更为普及,
制度更加健全,办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科举制度也更为完善。由于山东是孔子的故乡,
山东各地对教育尤为重视,各府皆设府学,州、县也都建立起州、县学。明代山东地
区书院约有七八十个,凡府州及重要县份都有书院。清代雍正时期,明令书院由官府
资助,这样就把书院纳入官府开办的教育机构。在山东各地举办的书院有75所,其中
明确为官办的就有61所。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一百多年中,中国社会急剧动荡,近现代
中国的教育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断变化与发展。其特点是多种不同性质的教
育并行存在和交混更替。山东一百年来的教育较集中、典型、全面地体现了近现代中
国教育的显著特征。
晚清时期(1840—1911),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欲强化其以“四书”、“五经”
为教材,以科举取仕为基本导向的传统教育体制,禁锢国人思想,压制、扼杀人才。
封建顽固势力疯狂地将教育上主张“废科举、兴新学”的戊戌维新运动扼杀了。但维
新运动反映的时代要求是无法阻挡的。1900年庚子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的日益激化,要求改良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清政府不得不接受现实,变法图强,
变革教育也成为清王朝自救的手段之一。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14日清政府颁
令:“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
均改设为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先行奏陈山东学堂事宜
及《试办章程》四项,并经批准于同年11月16日将济南泺源书院改为“山东大学堂”,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省立大学。之后,山东省城及各州县大小书院都纷纷改为新式学
堂。至1903年,长山、新城、历城等70余州县设立了官立小学堂。新式学堂在学制、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较科举制度下的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
另外,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渗透,晚清山东以传授专门技能的技术教育初现雏形,
并有所发展。1890年4月,北洋海军在威海卫刘公岛开办水师学堂,教授算法、天文、
海图、测量等课程;山东巡抚张人骏在济南设立武备学堂,为清廷培养专门管理和技
术人才。
晚清山东教育开始重视向国外学习和留学生教育。山东提学使方燕年曾两次出洋
考察学务,继任的罗正均也曾出洋考察,以求引进、效仿西方教育的制度和方法。山
东的留学生教育开始是为解决师资缺乏而进行的,后来扩大到各种学科。留学的国家
也从最初的日本发展到美、法、德等国。在辛亥革命前,山东公费、私费留学生有姓
名可考者约360人。 他们回省后,不仅带来了欧美的先进工艺和理论,而且带来了西
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这对山东以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晚清,山东出了个行乞办学的千古奇丐——武训。武训(1838—1896),山东堂
邑人,他为办“义学”行乞数十年,积钱万吊,全部用于办学。虽然“义学”遵循的
仍是封建传统教育方式,但他的办学事迹和精神,被人们广泛传颂和崇敬,在国内外
很有影响。
山东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染指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西方教会在中国
传教、办学最早的地区之一。据统计,从1863年到1916年,外国教会在山东共创办学
校70余所,其中创办最早、影响较大的首推美国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在登州(今蓬
莱)创办的一所蒙养学堂,1876年正式命名为登州文会馆。1902年,英国、美国、加
拿大等国十大教会在青州开会,通过合并,在济南成立了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1917
年易名为私立齐鲁大学,教会长期对该校施加影响。外国政府在山东参与创办的学校
最大的为青岛特别高等学堂,亦称赫兰大学。1912年孙中山先生路过青岛赴日本时,
曾到该校发表演讲,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教会教育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精神鸦
片”、“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这是符合事实,有根据的。但是教育活动也有
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教会学校使用的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先进的学校组织、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后来在中国自己的新式学校中也被广泛采用。特别是对清末山东的教
育改革影响较为明显,山东在兴学堂的潮流中走在全国的前列,与这一时期外国教会
在山东兴办的教会学校不无关系。
1905年清政府下诏,从第二年开始,停止乡、会试,生童岁科考亦停,一切士子
皆由学堂出身,长达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废止。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山东
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人才开始创办学校。1906年,由同盟会员刘冠三等在济
南创办山左公学,该校许多师生后来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年,同盟会员徐
镜心在烟台创办东牟公学。随后一大批革命党人创办的学校兴起。其中较著名的有青
岛震旦公学、诸城东武公学等。这些学校的建立,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教育得到萌生,
不仅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而且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和革命
人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是以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作为教育方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子学制”,次年又修
改补充为“壬子癸丑学制”。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久被大军阀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了军阀轮流专政
的大动乱时期。由北洋军阀掌握的北京政府,对学校教育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山
东执政当局遵循北京政府的命令,对全省的教育体制、学制及课程设置诸方面进行了
一些改革。在教育行政方面,遵照北京政府颁布的《各省教育厅暂行条例》,1917年
山东成立教育厅,随即各县成立教育局;在学制方面,1923年遵照北京政府《学校系
统改革令》,从暑假起实行新学制;在学校设置方面,将原山东大学堂,经调整合并
于1926年成立了省立山东大学。同时,对普通中小学、专门技术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
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山东教育虽有些改革,但所用学制完
全照搬西方,教育内容包含着大量封建的东西,可谓资本主义教育与封建教育的大拼
盘,且战乱不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1928年6月, 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在何思源任教育厅长,长期主持山
东教育期间,山东政府将教育列入施政纲领的重要内容,逐年增加对教育的投入,重
视发展学校教育,使山东教育一度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在这时期,一些山东教育
家为了改革中国落后的教育,提高中国民众的文化素质,积极探索教育的新途径,开
展了大量的教育试验和实践活动。最具影响的就是梁漱溟在山东邹平、菏泽等地开辟
的乡村教育试验区。梁漱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931年至1937年
期间,在山东设立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在菏泽、邹平等地14个县建立了乡村教育试
验区,建立“政教合一”的乡学、村学,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众教育、社会运
动融为一体。从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到教育教学内容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这些试
验在当时对提高农民素质,改善乡俗民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 在长达12年的战争期间,山
东是重灾区。山东的教育事业遭到极大破坏,许多学校停办,不少教师和学生南下流
亡。
1938年初,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在济南成立了伪山东省公署,对其占领区实行
法西斯奴化教育。山东伪教育部门实施了一套殖民化的“新学制”和所谓的课程“改
革”。为控制各级学校,派大量日本教官进驻学校;为推行日语,从小学三年级开设
日语课,强令学生用日语会话。由于日军的入侵,使山东原有的各种教育设施遭到严
重破坏,许多校舍被占为兵营和仓库,学校大部分被迫停办。
战争意味着破坏,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却呈现出
具有战争时期特点的繁荣。1938年随着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根据地教育事
业进入开拓阶段。 同年8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教育组成立,并相应从省到县
建立各级教育领导机构和一批新型的抗日学校。根据中共中央《根据地普通教育的改
革问题》和《论普通教育中的学制与课程》中明确提出的根据地教育方针,为适应当
时战争环境的需要,山东根据地教育注重在职干部教育、战争和生产技能教育。这对
于巩固山东抗日根据地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山东省政府召开第二次全省教育会议。会议提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要逐步
建立新型的正规学校,实行正规与战时结合的办学方针,以适应战争和将来建设的需
要。1948年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迅猛扩大,从6月份起,
山东省政府一方面集中人力编写中小学课本;一方面集训教育干部、教员,为发展解
放区教育和创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新
文化运动的反帝、反封建、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性质;坚持文化教育工作的统一战线;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战争服务的方针。不拘一格办教育,无论在学制、
课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十分灵活多样。正是因为贯彻了教育要为战争服
务的方针,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教育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1949年8月20日山东全境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此,山东教育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1949—1966),山东教育处于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
立和在探索中发展的时期。
建国初期,山东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恢复原解放区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接管
新解放大中城市的教育,从而建立新的全省统一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49年12月,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立了解放后全国教育总方针,明确改革旧
教育的方针、步骤以及发展新教育的方向。根据会议精神,这一时期山东主要做了如
下工作:
1.接管新解放区学校。山东对新解放区城市中小学,采取全部接管、区别对待的
政策,对教会学校采用收回教育主权的方针,方向正确,步骤稳妥,为山东社会主义
教育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所有学校都收归政府举办,也影响了各种社
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2.贯彻“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山东相继成立了各级扫盲工作委员会、职工
教育委员会,组织大力开展以扫盲为中心内容的工农文化运动。1950年创办了全省第
一所工农速成中学,并逐步建立起了从扫盲到中学的工农教育网。在普通中学中优先
照顾工农子女上学,对上学有困难的工农子女实行减免费。
3. 教师思想改革运动。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一届政协二次会议上提出了“以批
评和自我批评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建议。山东省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为
此作出决议,在中等以上学校中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通过思想改造运动,进一步
肃清旧的教育制度对教师的影响,确立了共产党在学校的领导地位,提高了教师为人
民服务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
4.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建国之初,中共中央就提出要学习苏联先进的教育建设经
验。山东从1950年下半年开始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1953年开始以改革教
育内容为中心,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习苏联的教育经
验,对于肃清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曾出现教条主义的生搬硬套,脱离中国国情的倾向。
5.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为了改变高等学校设置分布和学科分工不合理的状况以及
教学脱离实际的弊端,1952年8月至9月,根据高教部的指示,山东对高等学校进行了
院系调整。 由原来的两所综合性大学、4所独立学院和1所会计专科学校,调整为1所
综合性大学、 7个专门独立学院。这次院系调整总体上看,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
配备、仪器使用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也为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但由于理工分家,专业划分过细,削弱文科,对以后人才培养也带来了一些不利
的影响。
1957年6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全国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从反右派开始,到
1958年学校开展的“整风补课” , 至1959年的“反右倾”等,山东也开展了一系列
“左”的政治运动。大中学校的反右派斗争和各种形式的批判运动,使一大批知识分
子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了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
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山东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了对
学生的劳动教育,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随着学校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大战
“三秋”,教师和学生的劳动时间急剧增加,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降低了各级各
类学校的教学质量。
1958年,在总路线提出后不久,全国开展的“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
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
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山东教育事业也开始了“大跃进”。1958年3月,
山东省暨济南市宣传文教工作大跃进誓师大会召开,会议提出《全省宣传文教工作大
跃进“百日奋战”计划要点》,它的公布标志着山东教育事业“大跃进”的开始。同
年9月, “百日奋战”计划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指标已基本完成。从指标看,半年时间
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成倍增长,各类发展数字后来被事实证明绝大多数是浮夸
的、虚假的。由于教育事业的盲目发展,造成比例严重失调,质量下降。
为了纠正1958年到1960年工作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制定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年,山东省政府在烟台召开了全省教育
工作会议,就山东“大跃进”以来山东教育事业发展过猛,布局不合理,教学质量大
幅下降等问题提出了调整意见。经过调整,以教学为主的学校正常秩序得以恢复,教
学质量明显提高。
建国后的前十七年,山东为建立适合省情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行了持续不断
的教育革命和教学改革。各项教育事业在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
成就。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左”的错误的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条曲折、
波浪式的、不平坦的道路,也出现过一些失误,教训也是深刻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山东教育事业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自1966年起, 全省高等学校停止招生达5年之久,学校“停课闹革命”。各级行
政机关及党、团组织陷于瘫痪。自1968年至1971年进行了两次学校大调整,半数以上
的学校被撤、并、迁、散,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校舍和设备受到极大的
损失。中等专业学校经过撤、并、迁、散,减少了三分之一,农村中学大幅度削减,
使培植多年的中等专业教育基本停顿,全日制普通高中畸形膨胀,造成中等教育内部
结构失调和办学形式单一化。 1968年11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嘉祥县两名
小学教师的一封信,信中建议“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国家不
再发工资,改为大队记工分”。这个建议很快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到12月
底,山东所有农村公办小学一律下放到大队,教师也基本回原籍任教。结果造成了教
师余缺悬殊,增加了农民不合理的负担,使农村小学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教育是重灾区。“文化大革
命”中,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殆尽,课程设置混乱,小学“戴帽”办初中,初
中全部办完全中学,师范院校停办,师资数量缺额大,以“批判资产阶级”代替文化
课学习, 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十年间山东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减少了3万多名,以致造
成以后人才断层、后继乏人的局面;社会上复盲和新文盲大幅度上升;各级各类学校
的校舍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校舍被挤占。“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造成的严重的恶
果和消极影响,至今仍难以估计。
山东教育事业全面振兴时期(1976—1990)。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到1990年,是山东教育事业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全面振兴,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思想上拨乱反正。1976年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动乱局面,教育战线
开始拨乱反正。山东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上进行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的工作。 从1976年10月到1981年6月,山东集中批判了江青反革命集团对教
育的“两个估计”,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通过讨论,恢复
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
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路线,进一步促进了山东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山
东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全面整顿各类教育。从1977年开始,山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整顿,恢复原有的
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整顿学校的教学和各项工作秩序。1977年底重新恢复高等学校
招生考试制度,1978年恢复了重点中学和重点小学,使学校教育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
在整顿过程中,全省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从1978年开始,中共山东省委根据
中央精神,开始对历次运动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失散在社会上的教师归队,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
性。为了改变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采取加强中师和师专建
设,复办和新建山东教育学院及各地市教育学院,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等
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全面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和实施“科教兴鲁”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
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有过多次阐述和指示,尤其是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给新时期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山东在全面贯彻
执行新时期教育方针中,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指导思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总培养目标,
加强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了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1987年12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四届十次会议,提出在今后一个时期
经济发展的战略上,必须把重点迅速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坚持“科教兴鲁”,从而在思想上、政策上确立了山东教育的战略地位。
调整教育事业结构。1. 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1981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
省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
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普及小学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点,从思想上、组织上
以及人力、财力上保证小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至1990年,全省初等义务教育人口覆
盖率在91.9%。中等义务教育覆盖率也有较大提高。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文化大
革命” 后,山东的中等教育结构严重失调。1986年1月,山东省政府提出控制普通中
等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调整方案。逐步建立起了一个行业配套、结构合理的职
业教育体系。到1990年,全省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达51.2万人,占高中阶段
在校生总数比例的51.4%。3.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一是调整高等学校的层次结构,集
中力量建设重点大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二是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
增设社会急需的短缺专业和新兴学科专业;三是创建青岛大学、烟台大学。4.扩大成
人教育规模。1979年在全省创办了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和一批干部管理学院,并在普通
高等学校设立干部专修科。随后又创建了一批职工大学、成人中专和农民文化技术学
校。1984年山东开始实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山东的远距离教育工作,在发展规
模上和教学质量上,曾一度走在全国的前列,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国家的奖励。
中小学校舍改造与改善办学条件。山东省共有中小学近8万所,90%以上在农村,
由于长期忽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大量中小学校舍常年失修。山东中小学校舍改造始于
1979年。 1983年5月,山东在平度和胶州召开了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先进单位先
进个人表彰大会。会议提出校舍改造应达到校舍、课桌凳、院墙、校门、厕所、操场
“六配套”的要求。到1987年底统计,全省用于中小学校舍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的总
投资计27.46亿元,经过8年的努力,全省中小学基本达到“六配套”的要求。校舍改
造和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所取得的成果,不仅推动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也为进一步实
施九年义务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确立的原则,
山东省于1985年11月发布了《山东省中小学领导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对全省中小
学实行分级办学、 分工管理的体制, 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1986年11月发布了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
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了明确规定。随后,山东各级各
类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探索。在行政管理上,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
在教师队伍管理上,进行了职称改革,实行教师聘任制,不少学校不拘一格全国范围
内引进人才;在教学管理上,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部分学校试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
在学生管理上,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后勤管理上,推行
承包责任制,并逐步向实行社会化管理过渡。
建国40年来的山东教育工作,尽管出现了一些失误,教育发展出现过大起大落,
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严重破坏,但从整个教育事业看,各级各类教育
都有了巨大发展。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教育的发展步伐更快,取得
了辉煌成就。 1949年全省幼稚园有30所, 在园幼儿2603人,到1990年幼儿园发展到
4.57万所, 在园幼儿211.75万人,比1949年分别增长1523倍和813.5倍;1949年全省
共有小学2.74万所, 在校学生19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到1990年全省共
有小学6.18万所,在校学生818.21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0%,与1949年相比,
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分别增长2.3倍和4.2倍; 1949年全省有普通初中44所, 在校生
3.31万人,普通高中22所,在校生0.58万人,到1990年全省共有普通初中6006所,在
校生319.96万人,普通高中693所,在校生47.34万人,与1949年相比,初中学校数和
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136.5倍和96.66倍,高中分别增长了31.5倍和81.6倍;1949年全
省共有中等专业学校34所, 在校生1.37万人, 到1990年全省共有1012所,在校生达
49.95万人,比1949年分别增长29.8倍和36.5倍;1949年全省只有7所普通高等学校,
在校生3969人, 到1990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9所,在校生10.58万人,比1949年
分别增长7倍和26.7倍。 另外,到1990年,山东省已建立起一套层次结构比较合理、
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成人教育体系。
山东教育循着山东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千年。特别是自1840
年以后,山东教育历经封建传统教育的衰亡、资本主义教育的更替、社会主义教育的
建立和发展几个阶段的动荡和变革。有过曲折反复,也有辉煌成就。进入20世纪90年
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共中央、国务院确立了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确立了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目标、方针,山东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山东教育
历史上的伟大成就和正反两方面的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为山东教育在新时期的振兴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