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岛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6&rec=79&run=13

    〖青岛市〗〖田径之乡〗〖简介〗〖体育〗〖运动〗
    〖成绩〗〖田径〗〖活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竞技运动传入山东,青岛等沿海城市首开其风,率先在学
校开展了田径、球类、游泳等运动,尔后推向社会。30年代田径运动引起青岛各界
人士的广泛兴趣。当时社会出现了一些群众体育组织,在这些体育组织的倡导下,
田径、球类、游泳等运动在青岛普遍开展起来,人们对体育的兴趣愈来愈浓,每年
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运动会。1935年11月,青岛市体育委员会及体育协进会利用3
个星期日举办田径单项比赛,参赛选手达400余人。在当时国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
青岛涌现出不少全国知名选手,在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届华北运动会上创出
了好成绩。青岛市还参加了建国前举办的第四、五、六、七届全国运动会。
  新中国成立后,青岛市以田径为主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从50年代开始,
工厂、机关、学校每年举办田径运动会已成惯例,形成了人人喜欢看、喜欢练、层
层搞竞赛的田径热。1983~1985年仅市属3个体育场统计,每年平均有各系统的700
多个单位召开田径运动会,参赛达30万人次。全市有40多万职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占职工总人数的45%以上。全市城乡有42所中小学被列为省、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
市区中小学校全部建立了田径队,50%以上的学校坚持常年系统训练。全市学生达
标率为56.8%,其中市区中学达到85.5%,小学达到91.2%,有400所学校进入省
达标先进行列。
  为加快培养田径人才,青岛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84年建立青岛市体育运动
技术学校,附设业体部,以田径项目为主,田径学生占80%。对市属、县区属16所
业余体校、42所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进行整顿,规定县区业余体校田径队员不得少于
50%,市重点业余体校每日训练不少于4小时,一般业余体校不少于2小时。重视培
养田径教练员,聘请外国专家来青岛授课,并先后派出4批教练员参加科学训练、
选才学习班,使之成为发展田径运动的骨干力量。
  在历次省运动会上,青岛市田径成绩均名列前茅。在首届山东省运动会上,田
径36个竞赛项目青岛市获得24个第一名。建国初至1983年,在青岛市共举行全国性
田径比赛34次,全省田径比赛23次;青岛市运动员获全国比赛第一名126人、第二
名113人、第三名116人,获全省比赛第一名343人,有13人打破亚洲和世界纪录,
35人破全国纪录,285人破山东省纪录,582人破市纪录;涌现出田兆钟、毕洪福、
贺永宪、阚福林、李忠林、王福荣、李敦涌等一批田径运动健将及等级裁判员1311
人(国家级7人,一级150人,二级354人,三级800人),并先后向省队输送人才546
名,部队队790名,体育院校276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共有13人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田径比赛。1980年3
月25日,崔洪军在奥运会预选赛中跳过2.19米,达到奥运会报名标准。1983年9月,
关平作为中国队的成员参加在挪威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竞走比赛,同队友一起
夺得团体冠军。1982年4月23日,王文浩以7.72米的成绩打破全国跳远纪录;女子
少年跳高运动员梁绍萍跳过了1.83米,打破省女子跳高纪录。1983年8月全国首届
田径之乡运动会在徐州举行,青岛获城市组总分第一名。1985年,农村姑娘王秀婷
在全国首届农民运动会上获3000米跑冠军,成为中国农民体育运动史上第一个田径
运动健将。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山东有209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项目的
决赛,其中青岛运动员52名,占1/4,田径男女甲组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青岛市各行各业大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发展,积极捐资兴建、改建体育场地设施,
仅改造第一体育场就有60多家企业、工厂筹集资金126万元,发挥了体育社会化的
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