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源流与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6&rec=4&run=13

    〖古代〗〖种类〗〖著作〗〖流派〗〖起源〗〖发展〗〖武术〗〖活动〗
  武术源于人类早期为谋生而进行的技击行为,历代争战及兵器的进步,推进了
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竞相发展经济实力的同时,实行文武兼治,
积极扩充军事实力,以争霸称雄,习武尚勇成为社会风气。齐国在管仲任齐相时,
提倡拳勇,重视选拔有拳勇的人,要求“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
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才,其罪五”。(《国语·齐语》。)当时每年
春、秋两季还举行角试,武艺高强的人云集一起,进行较量、比试。孙膑至齐继续
提倡拳术。在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现的《孙膑兵法》中,就有技击的记载。齐、鲁
两国尤为崇尚剑道,剑几乎是每个男子必备的自卫武器,佩剑成为时人尚武的标志。
  西汉时期,兵民不分,实行义务兵制,地方经常训练预备兵,武艺、械术、骑
射成为演练的主要内容。山东各地现存的汉画像石,有大量格斗、柔术、击剑的画
面,记录了反腰倒立、蛙式倒立、多人翻身倒立、双手支鼓上倒立、翻跟头、演飞
剑、跳丸、耍飞棒、单人习拳走势、双人器械对练、徒手斗搏、执械格斗等动作,
十分惊险,反映了当时山东地区武艺的情况。山东境内出土了大量汉代剑、矛、戟、
刀、殳、戈、甲以及弩机、鱼刺拐等器械,有铜质的,也有铁质的,其中刀、戟、
矛等是汉代有代表性的武器。
  在魏晋南北朝长期的动荡割据中,山东民间习武之风大盛,青、兖、齐诸州居
民强悍勇猛,习武任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兖武艺。青、兖武艺尤重骑射。
清河(今临清、武城一带)人傅永“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七十多岁还能“擐甲挥戈,单骑先入”。(《魏书》卷70《傅永传》。)其子傅叔伟
“臂力过人,弯弓三百斤,左右驰射,又能立马上与人角骋”。(《魏书》卷70《
傅永传》。)琅邪(今临沂)人皮景和射箭百发百中,曾“将五六骑深入一谷中,值
贼百余人,便共格战,景和射数十人,莫不应弦而倒”。(《北齐书·皮景和传》。
)十六国时期,鲜卑人在青州建立南燕王朝,占据大半山东地区,其弓马迅捷、勇
敢善斗的武艺给青兖武艺增添了新的内容。马矛肖是青兖武艺的重要兵器。《
南史·羊侃传》载羊侃能“执矛肖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当时练武既
练跑、跳,也拉硬斛弓练力。东平人马隆任晋将军时,选择士卒“限腰引弩三十六
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晋书·马隆传》。)这一
时期还出现了飞檐走壁、击石破碎等轻功、硬功。“侃雄勇,臂力绝人,所用弓至
十余石。尝于兖州尧庙蹋壁,直上至五寻,横行得七迹。泗桥有数石人,长八尺,
大十围,侃执以相击,悉皆破碎。”(《梁书·羊侃传》。)
  至唐代,武术器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唐书·杜伏威传》载齐州人阚棱“
善用两刃刀,其丈长,名曰‘拍刀’”。宋代武器以刀、矛、枪、弓、矢为主。此
时刀术有了较大发展,山东出现了一些刀术高手。如莱州人徐文“勇力过人,挥巨
刀重五十斤,所向无前,人呼为‘徐大刀’”。(《金史·徐文传》。)枪术至宋代
也有了较大发展。南宋末年红袄起义军领袖李全,“以弓马矫捷,能运铁枪,时号
‘李铁枪’”。(《宋史·李全传》。)另一支起义军首领杨安儿之妹杨妙真,善骑
射,精枪术,其杨氏梨花枪为后世所推崇。宋代民间练武十分兴盛,出现了自愿结
合的练武组织。“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
《宋史·曾巩传》。)这种村落间的练武组织促进了武艺的交流,推进了武术的发
展。
  明代是武术集大成、大发展时期。拳术至明代始有南派、北派之分,并建立了
完整的武术体系。山东尚武之风盛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北派拳术。明永乐年
间,山东蒲台(今滨县)人唐赛儿,自幼随父练武,擅长剑、刀、枪诸术。她以白莲
教为号召率众起义,在益都西南卸石棚寨修练武场,训练农民起义军。蓬莱人戚继
光既是抗倭名将、文武兼备的军事家,又是著名的武术家。他精心研究山东及各地
的拳械武艺,主张武艺训练应重实战,反对花法虚套,强调身体全面训练,主张练
心力、手力、足力、身力,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纪效新书》对
武术作了精辟论述,详细记述和分析了当时的武术状况,提出了枪、棍、拳、刀的
各种要诀。其中《拳经捷要篇》对武术的基础、风格、速度,手、眼、身、步、劲
的协调,跌、打、摔、拿、踢的技法,有辩证、独到的论述。他整理民间流行拳术,
选择其中的32势,以套路的形式加以图文并茂的讲解,并附有口诀,以便于练习。

    〖清朝〗〖种类〗〖团体〗〖武术〗〖发展〗〖流派〗
  清代武术的发展,远远超过前代,当代山东流传的拳种,大多在清代形成或传
入。
  螳螂拳据传为明末清初即墨人王朗所创,在流传中逐步形成了不同流派。雍正
年间,泰山(今泰安市)人孙通在省内传授燕青拳。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冠县、任城
(今济宁)分为三个支派;崂山付家埠付士古传授连五掌、八方掌、虎燕掌、回马掌
等;文圣拳开始在嘉祥流传。嘉庆年间,济宁人王祥在境内传授八卦掌。清代中、
末期,花拳、少林大花拳、少林大滑拳、关公落地梅花拳、少林俞门拳等在济宁流
传,八极拳在宁津一带流传,长拳在文登流传,红拳流行于鲁西南,子午梅花拳、
内功八极经传入临沂,龙形太极拳由天津传入利津,小虎雁拳在广饶流传,二郎拳、
燕青锤在惠民流传,岳家大枪、摔跤二十手在益都、沂水流传,太祖拳在苍山流传,
潭腿、埋伏捶等在郯城流传。清代末年,山东与直隶交界的一带民间广泛流传通臂
拳、秘宗拳、形意拳、杨式和武式太极拳、八卦拳、梅花拳、红拳、八极拳、查拳、
青萍剑、昆阳拳、青令拳、颜令拳、王虎索阳拳等;地龙经传入青岛、平度、高密、
诸城等地;牛郎棍传入胶东半岛。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反对帝国主义的热潮中,山东群众性练武活动形成高潮。
在冀鲁交界处,往往一村或数村联合延请拳师,设立场子或挖地窖,光臂露胸,习
拳练武。1896年前后,曹州(今菏泽)等地出现大刀会,朱红灯在德州、茌平一带组
织义和拳,开展反帝和反对教会侵略势力的斗争。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山东境内
冠县、丘县、临清、夏津、武城、茌平、恩县、馆陶等地均有义和团活动。大刀会、
义和拳、义和团队伍多练刀术、梅花拳、红拳等,也练硬气功。1899年冬,袁世凯
任山东巡抚,多次发布查禁义和团的告示,规定“无论军民人等,凡有练拳或赞成
拳场者,杀无赦”。并到处平毁拳场,查拿杀害拳民,数以万计的拳民和无辜百姓
死在他的屠刀下,幸存拳民纷纷避居他乡。

    〖民国〗〖武术〗〖发展〗〖著作〗〖团体〗
  辛亥革命后,民间习武开禁,尚武之风渐盛。军政当局为了训练军警人员和体
育师资,开始倡导国术。二三十年代是山东武术颇为繁荣的时期,具体表现在:(1)
建立了多层次的武术机构、团体。其中军政当局系统,有成立于1914年的山东省军
士武术传习所,成立于1917年的山东省武术传习所,成立于1929年春的青岛市国术
馆,成立于1930年春的山东省国术馆以及先后成立的68个县国术馆。民间武术家成
立了一些武术训练兼研究性质的团体。在民间,国术馆所属的武术练习所、社及农
村拳房等遍布全省各地。武术传习所、国术馆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成为全省武术
运动的骨干。(2)武术传习所、国术馆中云集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武术高手,不分门
派,各种拳械、流派任其传授,促进了武术的交流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山东武术的
内容。(3)武术竞赛活动频繁。山东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取得较好的成绩,并时常
举办省、市、县各级武术竞赛。武术比赛规程逐渐完善,比赛渐趋正规。(4)武术
开始被列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如30年代青岛市曾将国术列为中小学体育标准和体
育毕业会考项目,推动了武术运动的普及。(5)涌现出一批名扬武林的著名武术家,
如梁学乡、姜化龙、郝宏、范旭东、罗光玉、林世春、丁子成、宫宝田、单香陵、
蔡桂勤、李恩居、张其维、张英振、杨鸿修、杨明斋以及客籍的韩愧生、李毓琛、
张凤岩、马良、王子平、李存义、李景林、李玉琳、田镇峰等。(6)出版了一批武
术著作,如马良主编的《中华新武术》丛书,分《拳腿科》、《摔角科》、《剑术
科》、《棍术科》。此外还出版了《青岛特别市国术馆月刊》(1930年3月创刊,该
馆编辑科编辑)、《新太极拳书》(1931年8月出版,马永胜著)、《八卦简编》(
1932年1月出版,青岛市国术馆编)、《太极拳》、《太极拳讲义》(田镇峰著)、《
求是季刊》、《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1935年2月出版,于化行著)、《武当正宗
太极蕴真》(1947年2月出版,宋史元著)等。
  193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山东之后,各地国术馆被迫停办,民间练武活动大都停
止。
  旧中国的山东武术,受封建文化的影响,存有门户之见,保守落后,甚至被统
治者利用,从而阻碍了它的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使山东武术获得新生,开始了它
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建国后〗〖团体〗〖学校〗〖武术〗〖活动〗
  建国初期,山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民间武术活动,先后在各地举办武术比赛
和表演,同时加强对武术工作的领导,引导拳师克服旧的思想作风,树立正确的武
术观念。1954年,青岛市有拳社44个,拳师40名(其中专职拳师占1/2),大都有锻
炼场所。济南、青岛的某些工厂、体育场也有武术活动。1955年,全国体育工作会
议决定对武术工作采取“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由于收缩过度,第五、六、
七届省运会取消了武术竞赛和表演活动。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导下,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出发,于1956年11月下达了《关于开展民
间武术活动的指示》,提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地保护和发扬这一民族文化遗产”
,根据先继承发展、后整理提高的原则,逐步地进行发展;对民间武术社、拳房、
武术会等加以扶持,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全省武术活动由此得以健康发展。青岛和
烟台市成立了武术研究会,济宁专区举行了武术选拔表演会。1957年,济南出现武
术活动高潮,每逢市级比赛和表演,各活动点拳师都率领学生持刀荷枪赶去赴会,
颇为壮观。
  1958年10月,山东省成立武术集训队。集训队员继承民间武术的优秀传统,以
国家体委审编推行的枪、刀、棍、拳甲组五项规定套路进行训练。队员退役后成为
武术活动的骨干,在各地以国家规定套路教学;同时由于武术竞赛规则的影响,规
定套路传入民间,促进了民间武术的规范化。
  “文化大革命”中,很多老武术工作者遭受迫害,武术团体、拳社、业余训练
班、锻炼小组被解散,大批武术古籍、文献资料被抄毁,古老的武术器械被收缴,
省武术集训队停止了训练和比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省、地(市)、县(区)相继成立武术协会,条件好的
乡镇、厂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也建立了武术协会,武术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4年前后掀起群众性的武术热,全省群众武术活动点最多时有近2000个,经常参
加武术活动的有十几万人。停办多年的拳房、拳社又开始收徒传艺,并创造了许多
其他练武组织形式,如武术队、训练班、辅导站、武术学校、武术馆等。随着经济
的发展,集体和个人也开始举办武术馆和武术学校。全省武术训练体制初步建立。
省设有武术运动队,这是全省武术运动的骨干力量;地(市)、县(区)设业余体校(
或体育中学)武术班。据1982年下半年统计,全省有业余体校武术班90余个,教练
员90人,学生6000余人。菏泽体育中学武术班向省武术队输送了16名优秀运动员,
还支援浙江、北京等省、市武术队员多名。此外,山东还命名了一批武术传统项目
学校。1985年,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中有48处是武术项目学校,其中地市属9处,
县区属3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