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渊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6&rec=19&run=13

    〖气功〗〖概述〗〖流派〗〖发展〗〖起源〗
  春秋时期,人们已对人体的精气有了一定的认识,《管子》一书中的《心术》、
《白心》、《内业》等篇,便对此有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功法,如“
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是谓中”,“心全于中,形全于外”,“心能执静,
道将自定”,等等。孔子又进一步提出了修身、动静、中和、正心等理论,奠定了
儒家气功养生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气功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弟子颜回
提倡“忘坐”,主张身体内外放松,高度入静,达到忘我的“虚空”境界,为后来
的各种养性、坐禅等气功流派提供了依据。战国时,孟子发展了孔子的认识,提出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守身,守之本也。”(《孟子·离娄上》。)“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
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也。”(《孟子·公孙丑上》。)又称:“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也。”(《孟子·公孙丑上》。)此即是气功较早的调气法。“夫志,气之帅也;气,
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孟子·公孙丑上》。)即意识作用是统帅,主
宰气的运行。这是较早的运气学说,后世称之为“神行气法”。以后,儒家以孔孟
为师,以孔孟为法,创制了儒家气功。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家的代表人物齐人邹衍,从阴阳消长推衍到五行的消长,其
阴阳五行学说为后世养生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邹衍还著有《重道延命方》(《汉书
·刘向传》。),这是一部有关医药养生的著作。
  东汉中叶,山东出现了道教经典著作《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该书保
存了部分道家气功的文献资料,认为元气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人的寿命长短和人身
的疾病也应与气相应。该书提到“守一”:“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
中之神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气功家任城人魏华存,系道教茅山宗嗣上
清第一代太师,其所传《黄庭经》,是后世内丹修炼的经典著作。
  金元之际是道教和道家气功恢宏发展的时期。道教北宗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
海(今牟平)传播全真道,其在山东收的七位弟子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
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史称“北宗七真”,均为著名的气功家。他们活跃在山
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为传播全真道和北宗丹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宗丹功
主张“先性后命”,“性”,也称“元神”,指人精神的先天本体,主张把明心见
性与内丹修炼结合起来,修炼步骤为先明心见性,再依次炼精、炼气、炼神。丘处
机被元太祖尊为国师,他主张性命双修,其流派大为盛行。全真道以后又分为遇仙、
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各派多著有气功专著。
  元代大道教创始人、乐陵人刘德仁,提出了“见素抱朴,少思寡欲,虚心实腹,
守气养神”的主张,对后世道家气功也产生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