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音韵学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92&run=13

汉语音韵学萌芽于反切之学,反切的产生标志着对汉语音节的科学切分和描写,
表明了对汉语音位系统认识的深化。孙炎著《尔雅音义》,是第一部系统地用反切注
音的专著。《尔雅音义》早佚,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曾引用了65条,清代马国
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魏晋时代开始出现按反切编排的字书--韵书,西晋
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吕静的《韵集》是现知最早的韵书之一。其书早佚,清代任大椿
《小学钩沉》辑有67条,龙璋的《小学搜佚》中辑有125条。
唐宋以后,音韵学渐形成几个分支:韵书的编著和研究、韵图的制作和研究 (等
韵学)、先秦两汉音韵的研究(古音学)。
韵书的编著历代有之,明末掖县(今山东莱州市)毕拱辰的《韵略汇通》是较有影
响的一部。它的主要贡献是反映了北方语音系统中的m尾韵并入n尾韵的事实 (即取消
闭口韵)。
另外山东学者编著的韵书还有清初高苑(今山东高青县)刘振统刊印的《万韵新书》,
掖县周云炽编著的《新抄韵略便览》,诸诚王佶编《韵谱汇编》,嘉庆年间新城 (今
山东桓台县)张象津著《切字肆考》,道光年间海阳吴遐龄著《切韵指归》。
等韵著作有嘉庆年间新城张象津的《等韵简明指掌图》和高密张祥晋的《七音谱》。
在古音学上,清代曲阜孔广森著《诗声类》和《诗声分例》贡献很大,他分古韵
为十八部,把冬部从东部分离出来,又创立了阴阳对转理论,对先秦的主要元音做了
归类的尝试,明确了上古韵母的系统性。
近代古韵研究的成果还有:丁以此的《毛诗韵例》 (《国粹学报》第6卷第9册第
71期,1910年) ,闻宥的《东冬分部辨正》(《国学》第1卷第1期,1926年),丁惟汾
的《支歌古音考》(《国学汇编》2册,1934年)、《毛诗双声通转韵微》(《山东省立
图书馆集刊》1卷2册,1936年),周干庭的《楚辞音韵》(《齐大月刊》第1卷第6期,
1930年),姜忠奎的《说文声转表叙论》(《励学》第1卷第7期,193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焕先有多部音韵论著。《反切释要》 (山东人民出版
社1979年) 反映了他对中古反切的深入研究和为音韵学通俗化所作的努力。《释“古
今通塞”》(山东大学印,1978年)和《〈切韵序〉和〈音辞篇〉注释》(山东大学印,
1978年) 表述了对切韵音系性质的见解。《上古去声质疑》(《山东大学学报》198 0
年) 表明了对上古声调问题的认识。《汉语古音学史》(油印稿)不仅对古音学的发展
理清了头绪,实际上也以自己的视角概括了上古音系统的特点。《实用音韵学》 (与
董绍克合著,齐鲁书社1990年)介绍了音韵学常识及其应用。
殷孟伦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简释》(《山东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分析了
神珙制图的目的和作用,指出此图只是一种简易的练习反音的方式,是由双声叠韵法
向等韵学过渡阶段的产物。
6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汉语音韵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特点是:一、加
强对个别语音现象的研究;二、扩展材料,注重近代韵书和语音系统的研究。
对语音现象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有:刘俊一的《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合流过程》
(《曲阜师院学报》1963年第1期),曹正义的《中古崇船禅与现代的  ′》(《山
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中古知照声系类变管测》(《山东大学学报》1979年
第1期) ,李行杰的《韵补声类与南宋声母》(《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张传
曾的《从秦汉竹帛中的通假看上古汉语入变为去当在两汉之交》、《白居易诗歌中的
阳上作去现象》,冯春田的《永明声病说的再认识》(《语言研究》1982年第1期) ,
董绍克的《论〈皇极经世书〉的入声》(日本《中国语研究》1993年11月第35号)。
扩展音韵研究材料,以近代诗词曲俗文学著作为研究对象的,有张传曾的《白居
易诗歌语言中的语音》,刘俊一《“快嘴李翠莲”产生的时代》(《语海新探》第1辑,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张鸿魁的《金瓶梅的方音特点》(《中国语文》1987年第2
期)。
曹正义则注意挖掘近代韵书和地方志材料,著有《元代山东人剧曲用韵析略》、
《合并字学集韵谈要》等。张玉来有《略论〈韵略汇通〉的几个问题》 (《山东师大
学报》1986年第4期),其《韵略汇通音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获山东省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