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软科学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88&run=13

山东省软科学的发展,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79年-1985年为初步发展阶段,
新建了部分软科学研究组织; 1986年-1992年为蓬勃发展阶段,研究队伍迅速扩大,
研究内容得到拓宽,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把决策由以经验为主带入以经验决策和科学
决策相结合的发展阶段;1992年后开始进入面向市场的全面发展阶段。1994年12月召
开的第二次全国软科学工作会议,大力推动了山东省对软科学的需求和软科学事业的
发展,使之进入了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新时期,软科学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1995年底, 山东省市地以上软科学研究机构已发展到300多个,其中独立研究
机构195个、非独立研究机构106个。有相当数量的软科学研究机构,还建立起了辅助
研究的现代化手段。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从事软科学研究人员有24人,建所
10年来完成各级软科学研究课题50多项。 1992年5月成立的山东省科技咨询联合体,
是由64家高等院校、科技单位和企业组成的,在从事软科学活动和科技咨询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山东省主要从事和参与软科学研究活动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已发
展到140余个。1988年1月成立了山东省软科学研究会,会员有1700多人。大多数市地
成立了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会。
山东省从事软科学研究的专职人员3300余名, 其中有高级职称的600余名、中级
职称的2000余名、初级职称的600余名。从事软科学推广应用活动的人员约8万余名。
各类人员踊跃参加软科学活动,如安排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时,按公开、竞争、
择优的原则实行了重大项目的社会招标, 在收到的83份投标书中,参加人员达600余
人,其中有16名省级领导人、4名“两院”院士、80多名厅局级领导人、240余名有高
级职称的专家。
全省已形成以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为龙头的,以17个市地和省直各部门的职能机
构、重点院校和科技管理机构为主体的软科学研究管理网络及较强的管理队伍。山东
省软科学办公室实施有效的管理,通过制订规划政策、成果评奖、学术信息交流、人
才培训等方式实现了管理网络化、效能化。省直各部门、部分高等院校及山东社科院、
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省医科院等也有处室及专职人员从事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各
市地都明确了软科学科(处)室,配备了专职管理人员,确定有一名科委主任分工负责。
山东省的软科学研究逐步由分散研究趋向多学科的协同攻关,逐步形成了五支重
要研究力量,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党政部门、企业、省软科学研究会等群众性学
术团体。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广泛运用系
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博弈论、运筹学、管理学、领导学、未来学和德尔菲法、决
策树法、回归分析预测法、马尔柯夫预测法、投入产出预测法、模型模拟法、计量经
济法、仿真优化法、综合平衡法及线性规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方案优选技术等。
重大课题研究的专家群体实行高层次、小实体、大网络。研究中充分发挥各方优势,
多学科联合攻关,实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相结合、研
究单位与决策部门相结合、研究和应用相结合。
山东省研究制订了一整套软科学管理的政策文件,使软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
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突出了山东特色。软科学研究坚持以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
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针对改革发展中各决策主体关心和迫切解决的重点、难
点、热点问题,做“雪中送炭”研究,做超前性战略决策研究,高层次宏观运筹,重
实效具体操作,加强集成效益和显示度,为决策者对重大问题的拍板定案和谋划对策
提供科学依据,为经营主体实现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思路和方案对策,取得了一系列
研究成果。1986年-1995年山东省科委共下达16批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计500余个课
题,绝大部分已按计划要求完成;全省共取得2000多项软科学重要研究成果,其中有
500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200多项获国家或省科技进步奖。大多数成果
具有较高水平,并在各级领导决策和现代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重大战略决策、规划计划、政策法规的研究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在安排上努力为解决山东省重大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
问题的决策开展服务,成组配套地立项,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攻关研究。这方
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山东省“九五”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研
究》、《市场经济综合监督研究》、《建设山东农业强省战略研究》、《山东省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山东省设市预测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发建设一千万
亩商品粮棉基地可行性研究》、《农科教结合的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省级宏观
经济调控体系研究》、《山东省产业政策研究》、《山东省区域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发
展研究》、《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与山东经济带振兴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县市
经济发展研究》、《山东省培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山
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综合实力评价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省
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等。
这些涉及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决策的研究,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提供了
决策依据和可行性建议,获得有关领导及部门的好评。软科学课题组提交的《山东省
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等立法建议稿,已经山东省有关部门直接修改完善后由山东省
人大通过并颁布,为山东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保护。

二、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研究
“八五”以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要求,山东软
科学为协助决策部门解决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系统工程问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对外经贸科技交流、建
立良好的投资环境等组织了多方面的持续攻关研究,取得大批成果,主要有《山东省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策研究》、《科研院所产业化的模式选择及对策研究》、《工业
产业结构跨世纪发展预测研究》、《山东省科研机构“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实施
对策研究》、《山东省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及抑制对策》、《山东省研究开发组织体
系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与管理研究》、《教育体制改
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山东省与韩国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山东省创汇农业的
发展对策》、《山东省技术出口对策研究》、《山东省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发展对策》、
《胶济带投资环境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成果,为山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相
关决策提供了新思路及丰富的信息资料。其中《韩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我省与韩国
合作交流的对策研究》被决策采纳后,有力地促进了合作交流,山东成为中韩建交后
中国第一个在韩国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的省份,并发展成韩国投资热点地区。

三、科教兴鲁及科技进步的研究
山东软科学工作者根据省情要求,于1987年率先提出了科教兴鲁的思想观点。山
东省领导采纳后又深入攻关研究,已优选这方面的60多个课题立项,开展了科技兴工、
科技兴农、科技兴海、科技促进社会发展、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等系列研究,提
出了科教兴鲁的理论、方法、目标、任务。其中《山东省全社会科技投入的调查与分
析》所提出的增加科技投入方案,被中共山东省委采纳。《山东省高校中试基地建设
的现状、合理布局与发展对策研究》,引起了中共山东省委领导的重视,成为省教育
委员会的重要决策依据。1992年立项完成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运行
机制及政策研究》,对山东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供了好的
配套建议,得到了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被采纳后有力地促进了山
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1992年立项的《科技兴海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实
施后取得突出效益,受到国家领导的重视,促成了第一次全国科技兴海经验交流现场
会安排在山东省召开。

四、重大工程和企业管理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很好的效益。如立项研究的《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对山东省经
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的研究》 , 为山东形成沿京沪线的新经济带提供了正确对策。
《石臼港可行性论证》,为筹建东方第一深水大港提供了可靠依据。《黄河小浪底水
库兴建后对山东影响及对策研究》 , 为山东省科学利用黄河水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山东省水资源定量分析预测及利用对策》和《山东省“三河两湖”的开发利用研究》,
为山东省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参考。《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为国务院批准建立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供了直接决策依据。《山东省工业企业技
术创新能力研究》、《山东省工业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等成果,部分企业采纳后逐
步提高了决策管理水平。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课题组的《天堑化通途-渤海海峡跨
海通道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一书,详细论证了这一宏伟工程的经济技术可
行性和实际操作步骤。该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些软科学工作者还
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出一批可实际操作应用的辅助决策
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监督系统,如山东省国民经济总量模型、投入产出模型、
城市交通模型、金融管理信息系统、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及省情资
料信息库等成果。

五、区域发展研究
山东省重视软科学为区域开发和发展服务,先后确立、完成了一批特色突出、应
用价值大的软科学课题。例如,在引导黄河三角洲发展中,对建设商品粮棉基地、开
发果品、发展教育、稳定黄河入海口、建立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进行了研究;在引导
沿海区域发展中,对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海上山东量化目标、海岛开发、海水
入浸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科技扶贫中,取得了《费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与对策》
等一批科学性、示范性强的好成果。还对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鲁南经济带、京
九铁路沿线山东经济带、胶济经济带、南四湖、东平湖、小清河等的开发建设进行了
研究,为各级决策提供了配套的科学依据。

六、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
山东省注意探索研究有特色的软科学理论和方法,并重视成熟适用的软科学理论
和方法的推广应用。1988年由山东社科院、山东大学等发起,组织80余名专家合作、
王培智任主编编纂的国内第一部软科学工具书--《软科学知识辞典》由中国展望出版
社出版。山东省软科学办公室刘君钦主编的《软科学研究与管理》 (山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1994年)、《软科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研究与决策》(山东省新
闻出版局准印,1995年) 三书,是山东进行软科学管理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山东软科
学工作者还发表了一大批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为丰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软科学理
论和方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