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社会学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76&run=13

山东的社会学研究,成绩比较显著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之后两个时期。
1930年10月,梁漱溟来山东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展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
先后在邹平、 菏泽等16个县建立实验区,开展乡村建设实验,进行社会调查。193 1
年在青岛创办《乡村建设》(旬刊,1935年改半月刊),还开办邹平乡村书店。齐鲁大
学历史系开社会学课,并创办社会学专业刊物《齐鲁大学社会学杂志》。此期山东社
会学研究成果丰硕,社会学著作和调查报告不下数十种,各期刊发表的社会学研究论
文有数百篇,内容涉及社会学概论及社会问题的各个方面。主要著作有:山东地方行
政人员训练所编印出版的《社会学概要》(1931年) ,徐芝芳著《中国社会探源》(惠
东印刷所1935年),李森堡的《战后都市住宅问题》、《乡村建设汇要》第1集(19 33
年) 、《乡村建设与邹平合作事业》(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1934年)、《山东乡村建
设研究院及邹平实验区概况》(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1936年)、《山东乡村建设概况》
(乡村建设研究院编印,1936年),吴顾毓编著的《邹平三年来户籍行政及其统计》,
李维德的《各国地方自治制度述略》(山东省政府印刷局),蒋廷谟的《现行地方自治
制度》 (山东省政府印刷局)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梁漱溟先生教育文录》、
《邹平农村金融工作实验报告》、《梁漱溟先生自述》、《乡村建设理论》 (邹平乡
村书店1936、1937年)。梁漱溟等人的著作,阐述了乡村建设的理论根据、现实需要、
意义、任务,并将乡村建设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经济、政治和教育文化。经济方面,
在谋求农业各门类发达、技术经济改进、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以促进农业发展之后,
再由合作自治体去开展工业,逐步走向机械化道路。政治方面,走乡村自治之路,由
经济合作引入政治自治。文化教育方面,中心环节是进行全民教育,其内容包括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乡间礼俗兴革、禁除积弊、树文明风尚等。当时发表在刊物上的论
文还有:高赞非的《中国合作实施问题》、孙愚溪的《中国目前复兴农村之检讨》、
茹春浦的《现阶段乡村运动的分析》、为鸿的《建设鲁东模范区之检讨》 (《鲁东月
刊》第1卷第1期) 、王道政的《农村复兴诸问题》、飞虹的《复兴农村之根本方策》
(《大风》月刊第21期)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山东社会学研究进入了全面繁荣发展时期。1983年,
山东大学筹建社会学系,1984年该系开始招收社会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山东大学
社会学系正式成立。该系设有5个教研室与研究室,创办了国内惟一的民俗理论刊物-
-《民俗研究》。该系致力于教学与学科建设两大任务,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海外科研项目20余项, 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1984年4月, 山东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成立,该所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以及海外基金课题20余项,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
研究报告和调查报告等100余篇。1985年5月,山东省社会学学会成立,学会每年举行
多次学术讨论会或座谈会,编辑出版了《中国社会稳定发展问题研究》、《农民问题
研究》、《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城市问题研究》等论文集。从此,山东省的社
会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