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国际共运重要组织和事件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62&run=13

一、关于德国工人运动组织的研究
王礼训的《全德工人联合会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宗派组织吗?》(《山东师大学报》
1983年第2期) 、《全面领会经典作家对于全德工人联合会的论述》(《世界史研究动
态》1985年第3期)等文,对过去人们认为全德工人联合会因受拉萨尔主义控制和影响,
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宗派组织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全德工人联合会的建立是先进工人
的要求和共同奋斗的结果,它的纲领和章程虽然充斥着拉萨尔主义的错误观点,但从
其实际行动来看,它仍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工人阶级先进组织。作者的这一观
点为此后出版的国际共运史教科书采纳。王礼训的《试论哥达合并功过》 (《世界史
研究动态》1981年第7期) 、《党的领导与实际运动是对立的统一》(《聊城师范学院
学报》1982年第2期)等文,在对哥达合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于过去通常
认为哥达合并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向全德工人联合会投降,是无原则妥协的观点提出
异议,认为两派合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成绩是基本的,应该充分肯定;对合并中起
了主要作用的李卜克内西,应该肯定他顺应了潮流,顾全了大局。

二、关于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研究
1981年3月,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社会科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和
山东大学在济南联合举办纪念巴黎公社110周年学术讨论会, 会议认为学习公社民主
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必须
肃清“左”的思想影响,实事求是,以科学态度对待巴黎公社经验,防止少数人专断
国家事务。赵长峰的《巴黎公社工资制度的革命意义》(未定文稿,1965年第7期) ,
阐述了巴黎公社在分配制度上的民主措施及其革命意义。张锡恩的《谈谈巴黎公社的
干部选拔制度》(《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年第1期) ,认为巴黎公社的干部选
拔制度并不是“毫无例外地实行选举”,而是采取了选举、任命、考核三种方式或制
度, 这三种制度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都体现了无产阶级民主。1984年5月,结合
纪念第一国际成立120周年, 山东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研究会在荣城县石岛举办学
术研讨会,会议主要研究了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组织性质、组织原则,及其不同于
后来列宁领导俄国党制定的组织原则的特点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有方雷的《论巴
黎公社民主制的两个基本特点》(《山东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李爱华的《论巴
黎公社的法制建设及其基本经验》(《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等。

三、关于联共(布)党史和十月革命的研究
孙文亮的《斯大林的主观失误对苏联肃反扩大化的影响》 (《齐鲁学刊》1986年
第5期)、张德友的《联共(布)几次清党及其经验教训》(《科学社会主义》1987年第4
期),研究总结了联共(布)历史上5次清党的经验教训。1987年12月,山东省国际政治
和国际共运学会在辛店举办学术讨论会,以十月革命与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为主题,就
如何认识“前人囿于历史条件带有空想成份的某些论断”及其产生的根源和在实践中
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讨论。徐文泽的《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民主》 (《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1987年第5-6期合刊),从领导体制改革、严惩和克服官僚主义、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方面论述了苏维埃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杜成君的《试述我国
对十月革命道路的附加及根源)(《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9期),提出和论证了
十月革命道路是和平与暴力相结合的观点,并对如何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特点以及
清除过去附加于十月革命道路的“左”的观念进行了研究。李百齐的《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1912年布拉格会议新探》(《国际共运史研究》第五辑,人民出版社1988年),对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进行了重新评价。

四、关于共产国际的研究
王礼训等人的《共产国际历史新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在大量原始文献
的基础上,博采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对共产国际作了宏观和微观的考察研究,
把过去以领袖人物和某一党为界限划分时期的做法,改为以共产国际策略的变化为轴
线划分时期;过去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共产国际只有“三大”和“七大”两次转折,
该书则提出共产国际的历史发展有三次大转折。该书获1989年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一等奖。 1989年3月,山东省国际共运史学会与山东大学科社系在济南联合举
办“纪念共产国际成立70周年学术研讨会”,就共产国际成立的必要性、历史地位和
作用、 中期“左” 倾路线的内容和危害及其产生的根源等问题作了探讨。王礼训的
《共产国际创立过程中理论指导的某些失误及其后果》(《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5
期)、程玉海的《共产国际统一战线策略演进的曲折性及其原因》(《国际共运史研究》
1987年第5期)等文,对共产国际的理论失误及后果、策略及其变化原因等问题进行了
研究。 关于共产国际的组织形式及其与各支部的关系方面的主要成果有: 王佩敬的
《论共产国际高度集中的组织形式》(《东岳论丛》1987年第1期) ,刘立范的《关于
共产国际的领导职称和布哈林职务问题》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87年第1期) 、
《试析共产国际“苏联化”的教训》(《共产国际研究》1988年第4期) 、《简述共产
国际支援和影响中国革命的几种方式》(《共产国际研究》1990年第1期) 、《试探共
产国际追随联共(布)的教训》(《共产国际研究》1994年第4期)等。程玉海、田保国、
林建华、张维克的《青年共产国际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首次阐述了青
年共产国际的产生、发展和终结过程,论述了它的活动、理论、实践,阐述了它与共
产国际的关系、对各国青年运动的影响。

五、关于匈牙利事件及其政治制度的研究
淳于毓济的《匈牙利政治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1986年6月2日),
论述了匈牙利1956年“十月事件”以后,从整顿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开始的一系列政
治制度改革问题。王佩敬的《国际共运史上的一个值得深思的历史教训--评匈牙利事
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87年第2期) 、周茂温的《匈牙利事件告诉青年什
么?》(《青年思想家》1988年第1期)等文,对1956年的匈牙利事件及其暴露出来的问
题,进行了重新研究和评价。徐文泽的《匈牙利的人民监督制度》(《苏联东欧问题》
1989年第5期),论述了匈牙利人民监督制度形成和发展、监督形式和方法、监督的作
用和成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