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及优越性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53&run=13

1980年10月,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专题讨论了社会主义的
特征和优越性问题。会议认为,消灭剥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生产力、劳动生产
率高于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特征;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特征等。宋士昌、郝宪印的《社会主义优越性的
发挥是一个历史过程》(《理论学刊》1988年第3期) ,从本质上论述了社会主义优越
于以往社会制度,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尚受生产力落后、物质文明不发达的制约。黄澍霖、
宋士昌主编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较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从现
实和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肯定了社
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1984年12月,针对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异化论”,山东社会科学院先后召开两
次讨论会,分别从政治、经济、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指出社
会主义异化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用马克思
早期的异化观代替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是理论上的倒退,而且在政治上、
理论上是有害的,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混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
区别。
1989年发生“六四”风波后,赵明义的《当前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存在的若干认
识问题》(《文史哲》1990年第1期) ,把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疑惑概括为十个问
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前途。阎正的《资产阶级“趋同”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
(《东岳论丛》1989年第1期) ,批驳了社会主义改革要同资本主义发展趋同的观点;
《评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论”》(《文史哲》1990年第3期) 认为“趋同论”主张在
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对两种社会制度进行综合,其实质是用资本主义同化社会主义,
这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