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3&run=13

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宣传和学习兴起很早,大体与全国同步。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山东传播。1919年冬,山东省议会议员
王乐平等人发起组织“齐鲁通讯社”(1920年改名为“齐鲁书社”),创办《齐鲁书社
报》,公开发行《〈资本论〉入门》、《唯物辩证法研究》等书籍,介绍马克思主义
学说。同年,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时人称曲阜二师)进步师生组织了“黎明书社”,
出售《共产党宣言》 等马克思主义著作。1921年9月,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成立
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青年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同无政府主义论战,运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其进行批判。1922年7月,王尽美等创办出版《山东劳动周刊》。
8月, 成立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王尽美又与王乐平成立了以宣传马克思主
义为宗旨的公开学术团体“平民学会” 。5月,王尽美组织了“山东反帝国主义大同
盟” ,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揭露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1924年7月,山东“非基督教大
同盟”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揭露帝国主义的宗教侵略罪行。
1926年,曲阜二师地下党组织举行学生讲演会,宣讲《马克思主义ABC》。
1928年10月25日,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红旗》创刊,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
合起来”。此外,还有《晨钟报》、《现代青年》、《老百姓》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报刊。
1929年,曲阜二师开讲《唯物辩证法》、《资本论》等,在师生中掀起了学习马
克思主义著作的热潮。
1931年,临沂分师成立“读书会”,组织学习马列著作。
1932年,聊城师范进步学生开始组织学习马列著作。
1933年秋,青岛地下党在国立青岛大学组织“读书会”,发动师生学习《大众哲
学》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1938年,苏鲁豫皖边区党校成立,组织干部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1939年,《大众日报》创刊,中共山东省委有了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园地。
1940年6月,山东抗日军政大学开设马列主义教程课。
1942年,结合整风运动,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1945年,山东大学(由山东抗日人民政府1945年开办于临沂)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1948年4月, 华东局将临沂山东大学和华中建设大学合并建立华东大学,对学生
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学习研究的马列著作有《唯物辩证法》、《国家与革命》、
《社会学大纲》、《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论列宁》、《做什么》、《进一步
退两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政治经济学大纲》、《大众哲学》
和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论联合政府》等。
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习、宣传、研究马列毛泽东哲学著作,山东抗
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从1939年到1949年的十多年间, 先后出版马列毛泽东著作350多种
(次),出版时人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著和译著五六十种(次)。这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的出版发行,为山东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建国前较好的基础上,发展很快。
特别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50年代就出现了一批可观的成果。但
从1955年反胡风、批华岗开始,经过反右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批判“白专道
路”、批“合二而一”和批判资产阶级真理观等一系列运动,许多学者蒙冤,禁忌越
来越多。至“文化大革命”开始,极左思潮无限膨胀,打倒一切,否定一切。大批判
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变成了随心所欲的工具。因此,整
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基本上没有值得重视的学术成果可言。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
究在山东才逐步恢复和全面发展起来。1978年,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确定之后,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打破禁锢、解放思想,哲学界展开了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山
东哲学界以此为契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基本原理外,重点有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构问题,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人学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问题,自然辩证法问题,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
与研究发展相适应的是相关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建立和队伍的发展壮大,一批
中青年研究人员成长起来,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他们在新时期取得了丰硕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