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专业研究机构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99&run=13

一、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
1958年,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各省、自治区和专区建立科学研究机构和地质队
伍的意见》,根据意见的规定,同年10月,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中国科学院山东分
院成立,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地方领导为主,除自然科学的研究
所外,还包括哲学、历史、经济、教育四个社会科学研究所。1966年,根据中央有关
对科研机构进行调整的指示,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及下属各研究所确定撤销,原哲学、
经济、历史三个研究所合并为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归属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
会筹备委员会,原教育研究所归属山东师范学院。
(一)哲学研究所
1958年11月成立,1960年有人员28人。1966年合并到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1969年解散。曾主办刊物《哲学研究资料》。主要负责人:王历波、钱仲宜。
(二)历史研究所
1958年12月以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征集委员会办公室为基础成立,1959年后下设古
代史、地方志、近现代史三个研究组(室)。1960年有人员21名,其中研究人员16名。
1966年合并到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9年解散。曾主办刊物《山东省志资料》、
《山东史学通讯》。主要负责人:蒋捷夫、陈锡德。
(三)经济研究所
1958年12月成立,下设第一组(研究工业、交通等)、第二组(研究农林牧副渔等)、
第三组(研究财政贸易等)。1960年共有人员14人,其中研究人员10人。1966年合并到
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69年解散。曾主办刊物《经济研究动态》、《经济研
究资料》。主要负责人:徐明、闫竹如、段文山。
(四)教育研究所
1959年1月成立,下设中学组、小学组。1960年共有人员11名,其中研究人员7人。
1966年后归属山东师范学院。1969年解散。曾主办刊物《教育通讯》。主要负责人:
刘震、王沂涛。

二、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社会科学院是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直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机
构。它的前身是早在1958年建立、1966年经合并改建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被撤销,人员下放或外调,图书资
料交山东省图书馆。1978年2月16日,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3月31日,中共山
东省委正式发文恢复建立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局级),下设经济、哲学、科学社会
主义3个研究室和资料室、办公室。1979年和1980年又分别建立了语言文学研究室和
历史研究室。1980年12月19日,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改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仍为
厅局级单位,所属各研究室改称为研究所。
山东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
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
用”的方针,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重研究和解决山东省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突出应用研究,重视基
础理论研究,做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加强对外交往与合作,多出成果和人才,为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山东社会科学院的领导班子,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领导班子延续下来,并逐
步完成了新老交替。成员任职情况如下表:

1978年-1995年山东社会科学院领导人名表
表10-1

┌───┬─────────┬────────┐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
├───┼─────────┼────────┤
│李书厢│所长、党组书记(兼)│1978.2-1981.9 │
│ │院党组书记 │1981.10-1982.12 │
├───┼─────────┼────────┤
│蒋捷夫│副所长、党组副书记│1978.2-1981.9 │
│ │院长、党组副书记 │1981.10-1983.9 │
│ │党委书记、院长 │1983.10-1985.9 │
├───┼─────────┼────────┤
│辛玮 │副所长、党组副书记│1978.2-1981.3 │
│ │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81.4-1982.12 │
├───┼─────────┼────────┤
│孟献村│副所长、党组成员 │1978.2-1981.3 │
│ │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81.4-1982.12 │
├───┼─────────┼────────┤
│丁雨晴│副所长 │1980.4-1981.3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1.4-1982.12 │
├───┼─────────┼────────┤
│钱仲宜│副所长 │1980.4-1981.3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1.4-1982.12 │
├───┼─────────┼────────┤
│修琪 │副所长、党组成员 │1980.9-1981.3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1.4-1984.12 │
├───┼─────────┼────────┤
│孔介平│副所长、党组成员 │1980.11-1981.3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1.4-1983.9 │
│ │顾问 │1983.10-1987.1 │
├───┼─────────┼────────┤
│赵海成│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983.10-1986.12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7.1-1990.7 │
│ │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0.8- │
├───┼─────────┼────────┤
│周相孔│副院长、党组副书记│1981.10-1983.9 │
│ │党委副书记 │1983.10-1987.3 │
├───┼─────────┼────────┤
│林江 │党委委员、副院长 │1983.10-1987.1 │
├───┼─────────┼────────┤
│程湘清│党委委员、副院长 │1983.10-1985.7 │
├───┼─────────┼────────┤
│李文质│副院长(兼) │1985.4-1988.3 │
├───┼─────────┼────────┤
│刘蔚华│党委副书记、院长 │1985.9-1986.12 │
│ │院长、党组书记 │1987.1-1990.8 │
├───┼─────────┼────────┤
│赵锦良│党委委员、副院长 │1985.9-1986.12 │
│ │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7.1-1990.8 │
└───┴─────────┴────────┘

续表
┌───┬─────────┬───────┐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
├───┼─────────┼───────┤
│江崇华│副院长、党组成员 │1987.10-1990.7│
│ │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0.8-1991.3 │
├───┼─────────┼───────┤
│钟诚 │副院长(兼) │1988.3-1994.10│
├───┼─────────┼───────┤
│鞠茂勤│党委书记、院长 │1990.8-1994.2 │
├───┼─────────┼───────┤
│赵长峰│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0.8-1994.2 │
├───┼─────────┼───────┤
│陈建坤│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1.6- │
├───┼─────────┼───────┤
│许金题│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1.6- │
├───┼─────────┼───────┤
│肖治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992.4-1994.7 │
│ │党委委员、副院长 │1994.8- │
├───┼─────────┼───────┤
│卢培琪│党委副书记、院长 │1994.2- │
├───┼─────────┼───────┤
│方彦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1994.8- │
├───┼─────────┼───────┤
│黄学军│党委书记、副院长 │1995.8- │
└───┴─────────┴───────┘

说明:1980年12月前为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
到1995年底,山东社会科学院有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儒
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对外经济研究所、海洋经济研究所、科学
社会主义研究所、人口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等12个研究机构,情报
所、图书馆、《东岳论丛》编辑部3个辅助业务机构以及7个职能管理部门。另外还成
立了鲁西经济研究中心(与中共聊城地委、聊城地区行署联办)、桥头堡与鲁南发展研
究中心(与中共日照市委、日照市人民政府联办)、齐鲁企业战略研究所(与济南职工
科技大学联办)三个联办机构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县级
发展研究中心两个院属研究中心。全院共有在职人员339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2人,
行政人员59人,工人28人。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员、编审、译审33人,副研究员、
副译审、副编审、副研究馆员和高级会计师46人,助理研究员、翻译、编辑和馆员
101人,研究实习员等47人。其中,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
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获得者19人。
1978年至1995年,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能力和整体研究水平逐年提高,共承担院
以上重点研究课题39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
华基金课题和青年社科基金课题)26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93项,省委、省政
府及各党政部门委托研究课题32项,院重点课题244项。中日甲午战争史、中国农民
战争史、生态经济学、山东人口城镇化问题、山东农业产业化、中国海洋经济、近代
汉语语法史和中国近代文学比较、中国儒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人类学、中国地方权
力机关建设、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和国家公务员制度、韩国和山东经济发展的比较、山
东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设“海上山东”战略措施、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
研究,都取得了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专业特长。
山东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活动和对外学术交流日趋活跃。由山东社科院发起组织和
为主组织的重大学术活动达130余次。先后接待来自美、日、德、法、澳、加、苏(俄)、
匈、罗、捷、韩、瑞典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世界银行等
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249批528人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社会考察。派遣90多人次赴国
外留学、研修和参加学术会议,扩大了国际交往交流,并逐步建立了对外学术交流渠
道。
1980年建院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的社会科学研究事业迅猛发展,至1995年底,
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10174项,其中著作483部,译著21部,工具书21部,论文和调查
研究报告7200余篇。有260余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150项获山东社会科学院优秀成
果奖。许多成果在国际、国内学术界引起反响,一大批应用性研究成果进入了省级决
策。其中,孙祚民的《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戚其章的《北洋舰队》和《甲午战
争史》、郭延礼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3卷本)、马传栋的《生态经济学》、吕
明灼的《李大钊思想研究》、路遇的《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蒋铁民主编
的《中国海洋区域经济研究》、程湘清主编的《西汉汉语研究》、鲁士恭主编的《中
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等10部著作和刘荣勤、秦庆武合著的《农村教育与农村现代化》
一文,均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还有孙祚民的著作《中国古代民族问题
研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荣誉奖,韩民青的著作《意识论》获全国哲学
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文化的历程》(3卷本)获山东社科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广西
优秀图书一等奖,冯春田的著作《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获王力语言学全国学术著
作三等奖。以上成果都有理论创见和建树,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应用理论和
对策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数量更多,其中赵海成、刘荣勤主持,董建才执笔的《山东
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报告》、院课题组的《保持山东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的对策建议》和《关于企业办社会问题的调研报告》都由省委、省政府发文转全省参
阅。郑贵斌、刘荣勤的《当前农村奔小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院课题组的《山东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十一项对策报告》、陈建坤主持的《关于阳信县综合改
革与经济发展的主题报告》、秦庆武的《农村产业化的成功之路》、王秀银的《关于
解决我省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对策建议》和院课题组的《山东农村城镇化的调查与
启示》等研究报告,都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和批示,为领导科学决策、
推动山东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由刘荣勤参与调查撰写的《从温
饱到小康的跨越》、陈建坤主持完成的《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大文章》,
秦庆武等参与调查撰写的《立足市场发展乡镇企业》等论文,还先后获得了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
截止到1995年,山东社会科学院15个研究和业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哲学研究所
1978年3月建室,1980年改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文化发展为主要研究方
向,下设哲学理论、哲学史、文化发展等研究室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中心。1995年共
有人员13名,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7人,助理馆员1人,研究实
习员1人。主要学术成果:《世界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评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文化的历程》、《物质形态进化初探》、《当代哲学主
流》(译著)、《人类的结局》、《意识论》、《唯物论的现代探索》、《人类论》、
《一个新历史观的足迹--唯物史观发展史纲》、《文化论》、《现代思维方法学》、
《现代唯物史观纲要》、《哲学新形态》、《哲学原理新论》、《存在进化论》、
《现实:人的世界》、《物质进化论的人本哲学》、《中国文化新体系》、《当代哲
学主流研究》、《形理逻辑导论》、《科学世界观的历程》、《政治哲学》等著作。
历任所长:钱仲宜、王文英、韩民青。
(二)历史研究所
1980年11月成立,以近代中日关系和山东区域史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中国古代
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研究室和甲午战争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14名,其中研究
员3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3人,研究实习员1人。主要学术成果:《中国农民
战争问题论丛》、《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山东通史》(上下卷)、《中国民
族关系史问题研究》、《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甲午战争史》、
《甲午战争与近代社会》、《晚清教案纪事》、《东夷古国史论》、《洪武皇帝大传》、
《山东抗日根据地史》、《山东革命根据地财政史稿》、《日本侵略山东史》、《明
代经济史》、《孙子与齐文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
《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山东卷)等。历任所长:王伯群、吕景琳、王如绘。
(三)语言文学研究所
1979年11月建室,1980年改所,以汉语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下
设汉语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研究室。1995年共有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
究员8人,助理研究员1人。主要学术成果:《论衡索引》、《古汉语实词释辩》、
《文心雕龙释义》、《临清方言志》、《魏晋南北朝某些语法问题研究》、《近代汉
语语法问题研究》、《文心雕龙语词通释》、《金瓶梅语音研究》、《秋瑾年谱》、
《秋瑾文学论稿》、《龚自珍年谱》、《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一、二、三卷)、
《鲁迅小说讲话》、《山东青年作家与齐鲁文化》、《山东当代作家论》、《近代文
学观念流变》、《二十四诗品探微》、《李广田传论》、《王统照的文学道路》、
《中国近代文学新探》、《王任叔巴人论》等。历任所长:程湘清、郭延礼、冯春田。
(四)经济研究所
1978年3月建室,1980年改所,以经济理论、生态经济、工业经济、财贸经济和
山东区域经济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经济理论、工业经济、生态经济、财贸金融等研
究室和城市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18名,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
员5人,助理研究员8人。主要学术成果:《生态经济学》、《城市生态经济学》、
《资源生态经济学》、《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探索》、《社会主义劳动论》、《中国
供销合作经济效益学》、《商品流通论》、《农村商品生产与流通》、《中国农业现
代化的必由之路》、《山东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的道路》、《山东林业经济研究》、
《基层供销社经营管理》、《当代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概观》、《乡镇企业技术进步与
产业结构调整》、《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县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工农利益关系论纲》等。历任所长:丁雨晴、于方紘、刘荣勤、董建才、
马传栋。
(五)农村经济研究所
1991年8月成立,以农村经济发展和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乡镇企
业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9名,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5人。
主要学术成果:《农村合作制的理论与实践》、《国情调查·诸城卷》、《从温饱到
小康的跨越》、《山东农村小康水平战略研究报告》、《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评价指
标体系》、《农村小康战略概论》、《山东江苏城乡一体化比较研究》等。所长:刘
荣勤。
(六)海洋经济研究所
1981年5月成立,1987年6月列为独立核算的处级事业单位,所址设在青岛市,以
海洋经济与海洋经济管理、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海洋产业、海洋区域经济、海
洋生态经济等研究室。1995年,共有人员29名,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
研究员9人,翻译1人,编辑1人。主要学术成果:《中国海洋经济研究大纲》、《中
国海洋区域经济研究》、《山东海岛经济研究》、《海洋产业优化模式》、《中国沿
海农业发展战略》、《中国海洋开发与管理》、《山东港湾开发研究》、《渤海开发
与保护》、《“海上山东”建设目标与规划》等。历任所长:于方紘、孙斌、高洪涛、
郑贵斌。
(七)对外经济研究所
1988年6月成立,以亚太经济、韩国经济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亚太经济、对外
经济、韩国经济等研究室和韩国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10名,其中研究员1人,
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3人,研究实习员2人。主要学术成果:《山东与韩国经济
发展比较》、《韩国经济国际化与经济腾飞》、《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与
意识形态》、《科技进步与企业国际化经营》、《外资的引进与管理》等。所长:卢
新德。
(八)法学研究所
1984年4月成立,以经济法、犯罪区域控制、宪法与民主法制建设、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宪法理论、刑法犯罪、民法经济法、涉外法等研究室和
犯罪社区控制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11名,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
理研究员6人。主要学术成果:《马克思论人民代表机关》、《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建设》、《中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中西代议机
构比较》、《中国农村经济法》、《农村法律政策热点》、《农村变革中的法律问题
透视》、《技术市场管理中的法律政策研究》、《现代犯罪与犯罪控制》等。所长:
鲁士恭。
(九)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1978年3月建室,1980年改所,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研究室和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
员13名,其中,研究员1人,译审1人,副研究员4人,副研究馆员1人,助理研究员5
人,研究实习员1人。主要学术成果:《世界政党辞典》、《世界议会辞典》、《世
界宪法大全》、《八十年代世界共产党代表大会重要文件汇编》、《国家公务员制度
讲座》、《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论丛》、《现代社会主义国
家体制》、《苏联东欧巨变》、《民主政治与外来冲击波》、《新视角下的政治》等。
历任所长:姜士林、鲁仁。
(十)社会学研究所
1984年4月成立,以社会发展和妇女家庭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社会理论与
发展、妇女家庭、社区研究等研究室和领导科学研究中心、女性研究中心。1995年共
有人员14名,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6人,助理研究员4人,馆员1人,研究实习员
2人。主要学术成果:《现状与选择》、《梁漱溟社会改造构想研究》、《婚姻管理
学》、《婚姻家庭大辞典》、《对外交流大百科》、《家庭教育学》、《马克思恩格
斯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发展》、《社会管理心理学》等。历任所长:周正三、王训礼、
邵景均。
(十一)人口学研究所
1984年3月成立,以人口管理和老年人口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人口经济、人
口社会、人口统计等研究室和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1995年共
有人员9名,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主要学术成果:《农村老年
学》、《人口问题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问题研究》、《人口控制比较研究》、
《人口迁移研究》、《质量人口学》、《人口素质学》、《山东人口迁移和城镇化研
究》、《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中国人口控制简论》、《济南人口》等。
所长:路遇。
(十二)儒学研究所
1986年2月成立,以儒家哲学与伦理、儒家经济与管理思想为主要研究方向,设
有孙子研究中心。1995年共有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2人,副译审1人,
助理研究员4人,翻译1人。主要学术成果:《山东古代思想家》、《庄子导读》、
《孔孟荀比较研究》、《中国儒学》、《古代十大思想家》、《齐鲁之学与齐国政治》
等。所长:赵宗正。
(十三)情报所
1978年3月建室,1980年改所,以国内外情报资料为主要研究方向,下设国外情
报研究室、基础室、内刊编辑室和德国巴伐利亚研究中心。主办刊物:《信息咨询》
(原为《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5年,共有人员17名,其中,译审1人,副研究员3
人,助理研究员3人,馆员2人,编辑4人,研究实习员4人。主要学术成果:《国外海
洋开发与研究》、《中国改革备忘录》、《山东省社会科学情报网络建设研究》、
《山东城乡封建迷信综合调查》、《甲午日本外交内幕》、《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与中
国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人生心理学丛书》等。历任所长:邵景均、张念书、李皓。
(十四)图书馆
1983年12月建室,1980年改馆,设有采编室、借阅室、参考咨询室。1995年,藏
书近30万册,其中外文书3万余册,港台书1.6万余册;收藏期刊1404种,其中中文期
刊1254种,外文期刊150种。1995年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8人,
助理馆员4人,管理员2人。历任馆长:王如绘、林玉九。
(十五)《东岳论丛》编辑部
1980年3月创刊(季刊),国内公开发行。1981年1月改为双月刊。1984年10月,
《东岳论丛》编辑部又创办《学习月刊》,系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委托山东社科院主
办的普及性政治理论刊物。1986年7月,《东岳论丛》编辑部更名为《东岳论丛》杂
志社,列为独立核算的处级事业单位,国内外公开发行。1988年3月,创办综合性新
闻刊物《今日山东》。1989年1月,《学习月刊》和《今日山东》停刊。1990年10月,
《学习月刊》复刊(内部发行)。1994年,《东岳论丛》杂志社改为《东岳论丛》编辑
部。《学习月刊》编辑部独立开展工作。1995年,《东岳论丛》编辑部共有人员12名,
其中编审1人,副编审4人,编辑4人,馆员1人。历任主要负责人:陈建坤、吕明灼、
贾炳棣。

三、市属专业研究机构
(一)济南社会科学(所)院
1979年11月建所,1992年4月改为济南社会科学院。以“立足济南、研究济南、
服务济南、振兴济南”为方针,把济南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
实践问题作为科研主攻方向。下设城市经济研究所、农村经济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
所、文史哲研究所、信息情报所、科研组织处等部门。1995年,共有人员35人,其中
正高职2人,副高职6人,中职7人,初职3人。主办刊物:《现代论坛》。主要学术成
果:《认真研究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体系》、《零售商业经营责任制》、《济南惨案
论》、《汉字形义分析与识字教育》、《关于史学模式方法的思考》、《疑义相与析》、
《开发和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构想》、《浅谈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规律体系》、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探索》等。1982年11月,在济南主办全国社会主义经
济规律体系问题讨论会;1984年10月,在济南举办全国李清照研究学术讨论会;1
987年5月,在济南主办全国辛弃疾研究学术讨论会;1993年10月,在济南主办刘鹗及
《老残游记》国际学术讨论会等。历任所长:张桃栋、潘洪安。院长:郑泮庆。
(二)青岛市社会科学(所)院
1979年9月建所,1994年11月改为青岛市社会科学院。以经济学、社会学、政治
学、法学、历史学、美学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全市中长期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为主要
方向。1995年共有人员21名,其中正高职2人,副高职11人,中职4人。主办刊物:
《展望论坛》。主要学术成果:《协调发展论》、《软管理导论》、《开放经济论》、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政策》、《科技经济论》、《中国货币理论史》、《经济合
同法律制度》、《大战略》、《青岛未来大思路》、《战略·改革·对策》、《历史
性的突破》、《审美鉴赏系统模型》、《面临危机的选择》、《科技产业论》、《精
神动力之源》、《同盟会在山东》、《太平洋海空战》等。历任负责人:张云汉、宋
勤生、宿良箴、祁庆阁、傅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