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墨学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86&run=13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墨学研究
墨学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显学。除了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宗教
诸多领域有所建树外,还有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独特贡献。汉代尊崇儒术,罢黜百家,
墨学亦开始式微,几成绝学。近代以来,对墨学重新重视,并使之复兴。近代治墨学
者,山东有栾调甫、张默生、牛磊若、顾颉刚、童书业、高亨等人。
新中国成立以前,山东墨学研究即十分活跃,出了不少成果。1923年栾调甫发表
《读梁任公墨经校释》一文,引起一场由著名学者参加的墨辩讨论,嗣后由栾调甫收
集, 编为《墨辩讨论》一书,收入子学社丛书,于192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2
6年,栾调甫著《名经注》一书由子学社出版。该书对《墨经》分条析理,稽要钩出,
举义无遗。嗣后栾调甫又连续发表《墨子科学》、《墨子要略》、《平章、胡墨辩之
争》、《杨墨之辩》等重要论文,编为《墨子研究论文集》,由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
版。此外,著作还有钱穆的《墨子》(商务印书馆1930年),张默生的《先秦墨家学说
研究》(芝罘日报社1934年) 、《墨子选注》(上海东方书社1947年,1957年重庆人民
出版社重印)等。论文主要有杜奉符的《墨子小记》(《齐大国学季刊》新第1卷第2期,
后由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石印单行本),李源澄的《儒墨关系考》(《责善半月刊》第
1卷第4、5期)、《儒墨道法四家学术之比较》(《学术世界》第1卷第5期)、《墨学新
论》 (《新中华》复刊1卷5期) ,牛磊若的《墨家主义之略述》 (《河南大学校刊》
1936年9月),杨向奎的《禅让传说起源于墨家考》(《古史辩》第七册(下)),顾颉刚
的《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同上) ,张默生的《墨子的中坚理论(十大教条)》(《文
化先锋》2卷14期)、《墨子姓墨辩》(同上2卷9期)、《教育家的墨子》(同上2卷17期),
顾颉刚、童书业的《墨子姓氏辩》(《文史论集》2期1936年) ,童书业的《许行为墨
子再传弟子说质疑》)(《晨报》1936年7月31日)、《〈墨翟为印度人说〉正谬后案》
(《文澜学报》1936年第2期),王先进的《墨子的政治思想》(《励学》1卷2期,1934
年6月)等。

二、建国后十七年的墨学研究
建国以后,高亨整理旧著,将1943年著成的《墨子新笺》收入《诸子新笺》中由
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1980年齐鲁书社出增订版),1944年著成的《墨子校诠》,
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62年中华书局新版)。两书将《墨子》书中最难读的《经》
上、下、《经说》上、下四篇,集古今各家之说,结合自己创见,逐字逐句地作了校
勘和诠释。
论文主要有:庞朴的《〈墨经〉中的辩证思想》(《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一文,对《墨经》中的辩证法思想进行了探讨。此外,还有关锋的《论墨子与杨朱学
派》(《中华文史论丛》1965年第6期)。

三、新时期的墨学研究
“文化大革命” 中, 墨子研究一片沉寂。“文化大革命”以后,则有陈孟麟著
《墨辩逻辑学》(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版,1983年齐鲁书社新版)一书,对《墨子》
《经说》上、下及《大、小取》等《墨辩》部分的逻辑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发。80
年代末90年代初,山东墨子研究活跃起来。墨学研究的升温是由墨子里籍问题讨论和
齐鲁文化研究发展引起的。
墨子里籍问题,30年代曾有过大讨论。当时有宋人说、齐人说(在今山东即墨)、
鲁人说(在今山东滕州市)、楚人说(在今河南鲁阳),还有印度人、阿拉伯人等说。
1982年, 刘蔚华在《中州学刊》第4期发表《墨子是河南鲁山人--兼论东鲁西鲁
的关系》一文,对清人毕沅墨子鲁阳人说作了重新论证,并对孙诒让说作了驳难。由
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由墨子里籍问题讨论很快拓展到墨学问题。
1988年以来,张知寒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写成《墨子里籍新探》(《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6期) 、《关于墨子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1988年第2期)和《再谈墨子
的里籍应在今之滕州》(《文史哲》1991年第2期) ,再加上李永先的《也谈墨子里籍
所在》(《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8期) 等文,对墨子里籍作了详尽的探讨,提
出并论述了墨子里籍在今山东滕州市,当时属鲁国范围的观点。
1991年6月山东墨子学会成立, 并召开成立大会和全国首届墨子学术研讨会。来
自全国24省市的130余名学者与会, 提供论文50余篇,并就墨子的里籍问题、年代问
题、学术思想、历史地位及其现代意义等进行了讨论。1992年10月首届国际墨学学术
研讨会在山东滕州市举行,海峡两岸及海外学者120余人出席会议,提供专著7部、论
文90余篇, 就墨子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进行了讨论。1994年8月,第二届国际墨学
研讨会暨中国墨子学会成立大会在济南市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及国外学者1
20余名与会, 提供专著6部、论文百篇。这三次墨学讨论会的论文,由张知寒等先后
编辑成《墨子研究论丛》(一)、(二)、(三),由山东大学出版社于1992年、1993年和
1996年出版。三本论文集共收入山东学者论文50余篇,论述了墨子的里籍、姓氏及哲
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思想问题。
此期有关墨学研究的著作主要有:姜宝昌的《墨经训释》(齐鲁书社1993年),该
书对《墨经》进行了新的训释。论文方面,除了《墨子研究论丛》三集中收入的外,
还有苗枫林的《给墨子以应有的学术地位》 (《文史哲》1991年第5期) ,韩连琪的
《论墨子的阶级立场及“兼爱”、“非攻”》(《东岳论丛》1985年第2期) ,葛懋春
的《〈非儒〉篇为墨子遗教说质疑》(《载《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刘蔚华的《后期墨家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东岳论丛》1980年第4期) ,欧阳茂森等
的《试论墨家的自然观》(《曲阜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墨家物质观演化
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谭风雷的《对墨子“天志”思想的剖析》
(《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4期),王毓曾的《〈墨经〉的哲学范畴》(《山东社会科
学》1986年增刊),孙聚友的《墨子人格思想探析》(《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曾
振宇的《简论墨子的公平观》(《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张知寒的《孔墨异
同论》(同上刊1990年第2期),郭墨兰的《孔墨义利观比较》(《齐鲁学刊》1995年第
3期) 、《墨学骤衰探因兼及儒墨比较》(《石油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陈朝晖的
《论墨家精神》(《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陈之安的《关于墨子的两个问题》
(《文史哲》1995年第5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