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孔子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78&run=13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孔子研究
山东学术界对孔子研究向来重视。民国初年,在尊孔读经氛围中,王锡番、薛正
清、刘宗国等在济南成立“孔道会”,始以“讲明行宜,陶淑人民道德,促进社会文
明”为宗旨,而次年即迁北京,投靠军阀。1913年,该会在曲阜召开第一次全国大会,
认为“经为万世法,孔教能统一地球”。1914年该会迁曲阜,并与上海“孔教会”合
并,成立孔教总会,以康有为为总会长,陈焕章为总干事。济南“孔道会”创始人王
锡番和薛正清意见分歧,薛认为孔子反对专制,讲革命之说,是“世界共和主义的初
祖。故倡大同说,以大同为维系世界和平可久可继之道”;王则主张维护帝制,一味
尊孔,竟向袁世凯上称帝劝进表。
这一时期山东孔子研究的主要成果有:张默生的《孔子的著述问题》 (《山东八
中校刊》1933年第2期) 一文,对孔子著述进行了评析。1934年9月,梁漱溟在孔子诞
辰纪念会上发表《孔子学说的重光》演讲(《乡村建设旬刊》第4卷,第5期),提出要
对遭受西方文化打击而动摇的孔子学说“重新认识,重新找回来”,“把晦暗的孔子
重新发挥光大,重新透露其真面目”,使之为人类所公认,重光于世界。1935年梁漱
溟著《自述》,由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1935年8月,孔德成在《新亚细亚》
10卷2期发表《尊孔史叙》、《孔子事迹及生卒年月之考信》。1936年8月27日,济南
各机关在文庙举行祀孔典礼,孔德成的讲演词《信与忠恕》发表于《进德月刊》2卷2
期。同年《进德月刊》2卷1期发表了辛渊明的《孔纪感言》、冯卒轩的《述论语毁孔
之辞》,次年2卷9期又发表了牛磊若《读范寿康〈孔子思想的分析与批判〉》。1948
年赵俪生在《读书通讯》 第148期发表《孔颜学派述》;陈志妫在《山东文教》创刊
号发表《中心思想之确立与孔道之复兴》;熙昶在《山东文教》第7、8期发表《尊孔
的意义》;党仲云在《大风月刊》第17期发表《大哉孔子》;罪人在《鲁东月刊》第
1卷第9期发表《孔子教育学说》等,都是建国前较有影响的文章。

二、建国后十七年的孔子研究
建国后十七年,山东对孔子的研究重点在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孔子思想进行重
新评价。50年代末60年代初十分活跃,开了数次学术讨论会,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
文。
1959年,山东大学与山东省历史学会在济南联合召开第一次孔子讨论会,围绕孔
子思想的评价进行了讨论。
1960年4月, 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在济南举行孔子评价讨论会,这次
会议是上次会议讨论的继续和发展。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孔子所处的
时代及其代表的阶级;二是孔子的天道观及其思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三是孔子的教
育学说及其在文化上的贡献;四是孔子思想何以为后来的中国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推
崇和利用。会议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辑为《孔子讨论文集》,由
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
1962年5月21日至24日,曲阜师范学院举行孔子讨论会。1962年11月6日至12日,
第二次全国孔子讨论会在济南举行,全国16省市的160余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山东学者高亨、高赞非等在大会发言。会议收到一大批很有水平的论文,全国许多报
刊发了会议报道综述。
1963年,山东师范学院又举行了一次孔子讨论会。
50年代,由嵇文甫的《孔子的思想及其限度》一文引起了一场全国性孔子思想大
讨论。在讨论中山东学者积极撰文参加讨论。杨向奎的《孔子思想及其学派》 (《文
史哲》1957年第5期)一文,对孔子的礼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天道观进行了探讨,肯定
孔子是不朽的人物,他的天道观为中国的泛神论开辟了道路,其“有教无类”的教育
实践和理论,扩大了知识的传播对象。
童书业的《孔子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该文被收入中国科
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出版的《孔子讨论文集》 ) 、
《论孔子的政治进步面》(《文史哲》1961年第6期) ,对孔子的生平事迹、伦理、教
育、政治思想及宇宙观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孔子托古改制的思想,实际在为未来
大一统封建帝国绘制蓝图,墨家的“尚同”和法家的中央集权思想,实导源于孔子。
童书业还有《孔子举贤才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上的地位》(《大众日报》1962年6月23日)
一文。
高赞非在孔子学术讨论会上的论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文史哲》1962年
第5期) 和《略论孔子礼的思想》(《大众日报》1962年11月3日)两文,分别从孔子思
想的发展及各方面的联系上探讨了孔子的仁和礼的内容、相互关系及仁、礼在孔子思
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结合构成一套完整的社会
理想--大同世界。李景春的《在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
关于孔子讨论的发言》(载《孔子讨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对孔子思想
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认为孔子的仁重于礼,其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当时
是进步的。
李毅夫的《孔子的时代、阶级和政治思想的进步性》(《文史哲》1962年第1期),
葛懋春的《试论孔子天道观》(载《孔子讨论文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对孔
子天道观进行了探讨,认为孔子“尊天”和“疑天”的观点,实质上是统一于他贵族
奴隶主的立场的,是为了维护贵族奴隶主利益,为恢复周礼服务的。
李启谦的《对冯友兰先生“论孔子”的几点意见》(同上)等文,对冯友兰关于孔
子代表地主阶级、“仁”是人们修养的最高准则及其“抽象继承”等论点提出了不同
看法。
王先进的《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同上)一文认为,孔子代表先进阶级利益,
主张社会变革,有一个仁者爱人的理想社会,并为社会变革和理想社会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他的思想,反映了一部分社会发展规律。
安作璋的《关于孔子的“礼”和“仁”的学说》(同上)一文认为,孔子对旧礼做
了新的解释,加进了仁的内容,把礼下及庶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人民的
愿望和时代精神。
朱活的《孔子系年》(同上),为研究孔子提供了方便。
王仲荦接连发表了《试论〈论语〉、〈孟子〉两书中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经济制度》
(同上) 、《从孔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看他的基本思想》(《光明日报》1962年11月17
日)、《对孔子评价的一点意见》(《文史哲》1962年第5期)、《孔子在当时是进步人
物》(《大众日报》1962年11月3日) 等文,对孔子进行了历史的分析,对孔子思想的
进步性进行了肯定的评价。
高亨的《孔子思想三论》(《哲学研究》1962年第1期) ,着重分析了孔子的仁、
礼思想,肯定了其进步意义,认为孔子并非保守和复古。
卢南乔的《论孔子与教育》(《文史哲》1962年第6期) 、《孔子的思想及其在中
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大众日报》1962年11月3日) 两文,对孔子创办私学,开辟了
私学的实际和“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进步意义和历史作用进行了肯
定性探讨。此外,卢南乔还有《〈论语〉中的仁和人》(《文史哲》1962年第5期) 一
文,探讨了孔子的仁和人的关系。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批判孔子
“文化大革命”中,孔子儒学研究遭劫难最重,研究完全为大批判取代。虽有连
篇累牍的批孔文章、书籍,但有学术味的很少。
当时报刊上批孔文章,几乎每日每期都有。《破与立》1974年数期,几乎全部都
是批孔文章。关于批孔的书,主要的如:1973年至1974年,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整理
出版的《历史车轮岂容倒转--曲阜贫下中农批林批孔纪要》(人民出版社1974年),山
东省博物馆和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的《批判曲阜“三孔”》(文物出版社1974年),
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并出版的《批林批孔文集》(一)(1973年)、《把批林批孔斗争进
行到底--批林批孔文辑》(一) (1974年) 、《林彪与孔孟之道--批林批孔文辑》(二)
(1974年)、《工农兵批林批孔文选》第一、二、三、四集(1974年)、《历史的见证人
--原“孔府”奴隶批林批孔文选》(1974年)、《工农兵批孔文选》第一集(1974年)、
《认真看书学习深入批林批孔》(1974年) 、《坚持团结深入批林批孔》(1974年) 、
《批判林彪与孔老二的反动文艺观》(1974年)等。

四、新时期的孔子研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孔子研究很快恢复正常、蓬勃发展,出现了百花齐放的
繁荣局面。有关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相继建立健全,研究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成果成
批涌现,研究领域和深度不断发展深入。尤其是设在孔子故乡的曲阜师范学院 (今曲
阜师范大学) ,1979年成立孔子研究室,1983年建立孔子研究所(1995年改院),集中
了一批孔子研究人才,编辑了《曲阜师范学院孔孟荀研究成果汇编之一--孔子研究》
等书,收入重要的孔子研究论文近40篇。此外,山东各高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也很
重视孔孟研究。山东社科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都成立了有关研究机构,举行
了一系列的孔子学术讨论会。山东省出版总社为提供孔子研究资料,成立了《孔子文
化大全》编辑室,由苗枫林主编《孔子文化大全》。
1978年,山东大学召开了孔子学术座谈会,邀请全国一些著名学者参加,着重讨
论了孔孟儒学思想的评价问题,有拨乱反正的意义。
1980年10月28日至11月3日,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召开孔子学术讨论会,来
自全国13个省市的百余名学者,对孔子的哲学、政治、教育等思想进行了热烈讨论,
同时也揭露和批判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破坏孔子研究、歪曲历史的罪行。之后,地方性、
全国性、国际性的小、中、大型孔子学术讨论会经常在山东举行。从此,孔子研究在
山东得到了恢复和全面发展,研究的问题和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孔子的综合研究与再评价
著作主要有:山东大学历史系编《孔子思想的再评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骆承烈编《孔子研究论文集》(孔子研究室1981年铅印);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室编
《孔子研究资料》(1981年内部铅印) 、《孔子研究》(《齐鲁学刊》丛书之一,1985
年) 、《孔子思想研究论集》(齐鲁书社1987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和
金陵之声广播电台编《孔子思想与现代文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曲春礼
的《孔子传》(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骆承烈的《孔丘》(江苏古籍出版社19 85年);
李启谦、徐志祥的《孔子》(中华书局1985年) 、《孔子名言》(齐鲁书社198 5年)。
李启谦在《孔子》一书中修正了过去的片面观点,对孔子思想作了历史的具体分析,
一分为二,肯定了孔子思想的积极性和历史文化贡献。徐志祥、李金山编撰的《孔子
研究四十年》(巴蜀书社1990年),对1949年至1989年四十年间孔子研究的历史进行了
系统而又具体的总结。 高旭东等编著的《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一书,对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进行了比较研究。李启谦、姜林祥著《孔子思
想与当代社会》(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一书,结合现代社会对孔子思想进行了
新时代的探讨。孔范今的《孔子文化大典》(中国书店1994年),对孔子文化典籍进行
了系统研究。此外还有: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曲阜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的《孔子家世》(齐鲁书社1989年) ,刘福田等主编的《孔子与齐鲁文化》(海风出版
社1994年)等。
主要论文: 1978年,王先进在《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对孔子认识意见的
分歧所在》一文,通过对“君子”、“小人”、“人”、“君君”、“臣臣”等概念
意义在西周和春秋末年的不同,论述了孔子使用这些概念是春秋末期经济基础在意识
形态上的反映,说明孔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孟祥才的《打破体系,攫取合理因
素--关于孔子的评价的几个问题》(《中国哲学史研究论文集》第2集,山东人民出版
社1980年),岳玉玺的《孔子思维方式及其影响》(《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郭沂
的《孔子思维结构及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齐鲁学刊》1986年第3期) 、
《嬗变不居的孔子形象--一个文化之谜》 (《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 ,刘祚昌的
《孔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初探》(《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刘奉光的《孔孟
哲学思想比较》(《青海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康明轩的《孔子哲学思想的再研
究》(《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等。
(二)关于孔子“仁”和“礼”思想研究
主要论文有:李启谦的《关于孔子“仁”的思想》(《破与立》1979年第2期) 、
《孔子“礼”的思想》 (《齐鲁学刊》1980年第6期) ,刘蔚华的《论仁学的源流》(
《齐鲁学刊》1982年1、2期)、《续仁学源流》(载《儒家国际学术讨论文集》,齐鲁
书社1982年) ,罗祖基的《论西周的礼和孔子的仁》(《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 、
《论孔子的“复礼”与“爱人”》(《齐鲁学刊》1984年第3期)、《论孔子思想中礼、
仁与中庸的关系》(《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韩连琪的《论孔子的仁和礼》(《宁
夏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刘祚昌的《“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山东师
大学报》1985年第6期) ,张季平的《孔子对人的发现》(同上刊1986年第2期),晁岳
佩的《试论义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同上刊1992年第6期) ,徐祥民的《孔荀礼论比
较研究》(载《孔子法律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丁原明的《“克己复
礼”再评价》(《东岳论丛》1985年第1期) 、《略论孔子的“仁”、“礼”、“政”
思想》(《孔子研究》1986年第3期),郭克煜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礼”不是“仁”
》(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室编印《孔子研究论文集》1981年),骆承烈的《孔子仁的
纵横观--后世对仁的延伸与利用》(《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 ,陈启智的《孔子礼
治思想评析》(《东岳论丛》1987年第4期)等。这些论文,对孔子仁学的性质、内容、
源流、体系、影响,孔子对仁学发展的贡献,孔子礼的思想内容、性质和来源,孔子
仁与礼的关系,礼治与法治的关系,孔子礼治思想中道德与法治的关系等问题作了研
究和讨论。
(三)关于孔子哲学思想研究
关于孔子的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论、阶级
论等哲学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有:谭风雷的《孔子思想的阶级性辩析》 (《山东大
学文科论文集刊》第2辑,1982年) 、《析孔子的“问人不问马”》(《文史哲》1984
年第2期) ,苗润田的《孔子人性思想浅论》(《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浅论孔
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意义》(同上刊1989年第1期) ,路德斌的《孔子“天人合一”境
界之特色》(《孔子研究》1990年第3期)、《孔子天道观发微》(《吉林大学研究生论
文集刊》第三辑,1988年)、《人的发现与失落--再论孔子的人生观》(《东岳论丛》
1989年第6期),刘蔚华的《孔子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9期)、
《孔子思想演变的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罗祖基的《在孔子研究
方法论上与刘蔚华同志的分歧》(《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 、《对蔡尚思孔子观的
商榷》(《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刘玉明、韩玉德的《对孔子研究方法论问题的
一些看法》(《哲学研究》1985年第1期) ,陈启智的《孔孟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
(载《孔子研究论文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宋惠芬的《孔子认识论浅析》
(《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增刊) ,骆承烈的《孔子思想中“永恒的范畴”》(《齐鲁
学刊》1989年第5期) ,孙希国的《孔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行”》(《齐鲁学刊》
1989年第1期),徐长安的《理性思潮的结晶、无神理论的基石--孔子人本思想述评》
(《齐鲁学刊》1981年第2期),刘世生的《孔子的人道主义》(《语文函授》1989年第
3期) 等。1987年的《山东大学学报》第1期发表《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中西文化五
人谈》一文,介绍了高旭东、陈炎、邹广文、吴忠民、姚文放等五位青年学者的见解。
(四)关于孔子伦理思想研究
主要论文有:王佃利、刘宗贤、路德彬的《孔子人生哲学与道德修养》 (《济南
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许凌云的《应当有分析地对待孔子忠君思想》(《齐鲁学
刊》1985年第5期) ,王克奇的《孔子政治伦理学刍议》(同上刊1992年第2期),郑杰
文的《论孔子的社会理想结构》(同上刊1993年第1期) ,陈信泰、张良才的《试论孔
子的道德修养方法》(同上刊1989年增刊)等。
(五)孔子经济思想研究
孔子经济思想向为学界忽视,认为孔子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论述。1985年《光明
日报》发表一篇《谈孔子富民思想》的论文,引起了一场争论,有的认为孔子富民思
想应当肯定,有的认为孔子没有富民思想,其“民”只是奴隶主贵族的代称。在此讨
论中山东学术界积极参与了讨论。
郭墨兰的《试论孔子富民思想的几个问题》(《东岳论丛》1986年第1期,署名史
东岳)、《孔子经济思想体系论略》(同上刊1988年第1期)、《关于孔子经济思想研究
中两个理论问题评议》(同上刊1988年增刊)等论文,对孔子有无富民思想、有无经济
思想体系、其富民思想的实质和表现、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容、结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杨朝明的《鲁国的经济特点与儒家的重农思想》(《孔子研究》1989年第4期) 一
文认为,孔子儒家传统的农本思想,根源于古代宗法农业社会和鲁国的重农传统。
(六)孔子的政治、法律、教育、社会等思想及其他有关问题的研究
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乔伟主编的《孔子法律思想研究(论文集) 》(山东人民出
版社1986年) ,对孔子的法律思想进行了探讨;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室编的《孔子
教育思想研究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论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文主要有:徐志祥的《孔子的时代及其政治思想》 (载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
室编印《孔子研究论文集》1981年),罗祖基的《孔子评价与古史分期》(《东岳论丛》
1980年第2期) , 骆承烈的《奴隶主的代言人孔子怎样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圣人”》
(《学术月刊》1980年第4期) 、《孔子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和他的政治思想》(同上),
刘祚昌的《孔子思想·士人政府·文治》(《山东师大学报》1991年第5期) ,晃岳佩
的《论孔子选官、 谋官与为官理论》 (《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孔令彬的
《孔子与封建政治》(《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朱活的《孔夫子与秦始皇》
(《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王克奇的《孔子政治伦理学刍议》(《东岳论丛》
19 92年第2期),刘奉光的《孔孟政治思想比较》(《南开学刊》1986年第6期),李启
谦的《“季氏八佾舞于庭”新解》(《学术月刊》1982年第8期) 、《再议“季氏八俏
舞于庭”》 (《齐鲁学刊》1983年第4期) 、《孔子评价中的一个问题--人、民辨》(
《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4期) 、《孔子政治思想和在教育上的成就》(《中国历史
博物馆馆刊》1982年第4期),刘振东的《孔子论君子》(《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
郭克煜、骆承烈的《孔子和阳虎》(《学术月刊》1981年第1期) ,郭克煜的《孔子诛
少正卯问题再议》(《齐鲁学刊》1987年第5期) 等,这些论文着重从政治思想方面论
述了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其思想的影响。
李国榕的《孔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可以研究》(《教育研究丛刊》1980年第2期)、
《孔子的社会心理思想探析》(与杨昭宁合作,《东岳论丛》1987年第3期) ,郭沂的
《孔子的情感理论与情感教育》(《东岳论丛》1986年第3期) ,郭墨兰的《孔子教育
成败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韩玉德的《孔子“有教无类”思想
的基本内容》(《齐鲁学刊》1987年第4期) ,高文君的《孔子的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思
想》(《教育探索》1990年第1期)、《孔子关于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载《孔子教育思
想论文选》,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孔子的音乐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
研究丛刊》1980年第2期) ,陶愚川的《孔子的人才学和人才教育思想》(载1982年山
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印的《孔子研究》),卢谦三的《论孔子的师范教育》(同上),
张宗舜的《试谈孔子教学三部曲》(《学论》1989年10月,1卷5期)、《简谈孔子师徒
间意见分歧》(《齐鲁学刊》1988年第1期) ,陈信泰的《试论孔子在学习理论上的贡
献》(同上) 、徐志祥的《孔子法律学说述评》(《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等,这些
论文,对孔子的社会心理学思想、教育心理学思想、情感教育、音乐教育思想以及其
教育思想与政治思想的关系、人才观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其他方面,骆承烈的《孔子生长的土壤--鲁国的经济文化研究》 (《教育研究丛
刊》1980年第2期),李启谦的《孔子思想与齐鲁文化》(《曲阜文史》1989年第9期),
王志民的《孔子与齐鲁文化》(《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 ,苗润田的《“五四”对
孔学批判的理论成果需要总结》(《齐鲁学刊》1989年第3期) ,郭沂的《孔子言行资
料辑录源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李兆森的《孔子是春秋时期杰出
的音乐家》(《齐鲁学刊》1985年第3期) ,张颂之的《孔子·兵家文化·传统文化》
(同上刊1993年第1期)等论文,对孔子思想的产生背景及其文化贡献作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