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与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66&run=13

一、后李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后李文化发现于80年代末。
1988年10月至1990年6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济青高速公路建设,对
临淄区后李官庄遗址进行发掘。在第10层至12层,发现一类与山东地区其它考古学文
化有着明显差异的遗存,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 (《山东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
报》,《考古》1992年第11期)。
1991年3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进行发掘,从距
城子崖遗址西1600米的西河遗址采回一批同后李遗址10层-12层出土陶片相似的陶片,
经多次调查勘探, 确认西河遗址是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遗址。当年7
月对西河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科学发掘,完整地清理出面积50多平方米的半地穴
式大房子(佟佩华、魏成敏:《章丘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文物报》1994年2
月20日;《山东章丘龙山三村窑厂遗址调查简报》,《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同
期,又检选出10余处含有后李一期文化的遗址,包括长清张官庄、万德西南、章丘绿
竹园、摩天岭、小荆山、邹平孙家等。这些遗存展现了一种崭新的文化面貌。因首次
发现于后李官庄而命名为“后李文化”(王永波、王守功的《我省考古有重大发现》,
《大众日报》1991年8月15日)。
后李文化是目前山东境内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于北辛文化。其测
定数据校正年代距今分别为7900年、8200年和8500年 (《考古》1992年第11期;王永
波: 《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中国文物报》1993年4月18日;《海岱地区
史前考古的新课题--试论后李文化》,载《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
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关于后李文化的研究,由于发现时间尚短,材料也未全部公布,一些问题的探讨
只是刚刚开始。至于后李文化与北辛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是海岱地区一脉相承、先
后发展的两个文化,有人则认为是泰沂山南北两侧并列发展的两个文化。对于后李文
化的命名,也有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这一文化遗址以章丘为中心,西河遗址比后李
更为典型,提出可以“西河”命名。
后李文化的研究成果,还有任相宏的《黄河下游新发现的后李文化》 (《中国文
物报》1992年2月16日) ,王守功的《鲁北地区早期新石器文化的发现和认识》(《华
夏考古》1995年第2期)等。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已承担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
规划重点课题--“山东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研究”工作,拟对该文化的分布、
文化内涵、分期、源流、年代、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进行全面研究。

二、北辛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一)发现与发掘
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滕州市北辛遗址发现以夹砂黄褐陶器为特
色的考古遗存,当时推测在时代上可能要比泰安大汶口文化早,因此暂以北辛类型命
名(《山东滕县古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1年第1期;伍人的《山东地区史前文
化发展序列及相关问题》,《文物》1982年第10期)。1974年-1978年省博物馆再次发
掘大汶口遗址,发现第六、第七层遗物不同 (郑笑梅的《论泰沂文化区》,载《海岱
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1978年-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
与滕县博物馆发掘滕县北辛遗址,出土遗物近千件,“这些遗物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和
特点,显然与大汶口文化有异;在时间上要早于大汶口文化,故应属于另一个文化。”
(《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因此定名为“北辛文化”。
迄今发现的同类主要遗址还有:烟台白石村(1973年-1981年省博物馆、烟台市博
物馆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2期及1982年第7期) 、兖州王因、邹平苑城西南村
(1981年-1985年邹平县图书馆、惠民地区文管所、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发现、试
掘、 调查。调查报告及发掘简报分别见《考古》1989年第6期、《考古与文物》1992
年第2期) 、兖州西桑园(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1988年发掘)、汶上贾柏(山东
队1989年发掘。《考古》1993年第6期)。
(二)北辛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成果
1.关于北辛文化的特征问题。北辛文化陶器中夹砂陶占绝大多数,泥质陶较少,
陶色以黄褐色为主,有少量灰、灰褐和红褐陶。夹砂陶陶色不正,均手制,器型不甚
规整,器表以素面为主。夹砂陶表面饰有堆纹、划纹、指甲纹和锥刺纹。流行圜底器
和三足器,器类有鼎、罐、盆、钵和支座。石器有石斧、石铲和石磨盘等。房屋面积
较小,一般在4平方米-6平方米左右。墓葬流行长方形土高竖穴墓,头向东。
2.关于北辛文化分布范围和地方类型问题。主要集中在鲁中南地区、鲁北地区和
胶东半岛地区。以上述地区典型遗址命名,可划分三个类型:北辛类型、苑城类型和
白石类型。
3.关于北辛文化分期和年代问题。分期大致有两种:一种将北辛文化分为早、晚
两期; 另一种将北辛分为早、中、晚三期。北辛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300年-6100年左
右。
4.关于北辛文化的源流问题。北辛文化的来源问题尚处于探索之中。一种意见认
为,北辛文化是由后李文化发展而来,另一种意见持否定态度。北辛文化直接发展为
大汶口文化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
5.关于北辛文化的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问题。北辛文化时期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居住稳定,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生产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北辛文化时期多
人合葬现象出现和小房子的普遍使用,说明整个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
会转化;所有制形式则开始由氏族公有制向家族私有制转化。
关于北辛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有:山东省《齐鲁考古丛刊》编辑部编《山东史
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郑笑梅的《试谈北辛文化及其与大汶口文化的关
系》,栾丰实的《北辛文化研究》(载《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徐基的《试说青莲岗
文化与北辛、大汶口文化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等。

三、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一)发现与发掘
龙山文化发现后,长期以来,“总以为在中国黄河流域的所谓史前一段人类历史,
只有两支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50年代初,“曾经认为:山东的原始社会文
化是继承河南的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并以此类推。” (杨子范的《对山东史前考古的
追述与瞻望》,载《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986年) 那时,见到红陶、彩
陶就划归仰韶文化,发现黑陶、灰陶就定为龙山文化,没有注意地域特点等因素。如
50年代初期,在鲁南一带,相继出现了一些不同于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但由
于材料的局限,尚未作为一个考古学文化来认识(《山东滕县岗上村第一次发现彩陶》,
《文物参考资料》1954年第2期)。直到1959年,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在
汶河南岸的宁阳县堡头村发掘133座墓葬和一座横式陶窑,出土随葬品有陶器、石器、
玉器和骨、角、牙、蚌器等文物千余件,材料丰富新颖,才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并
为之命名。最初命名为“堡头类型”,后来统一称为大汶口文化(山东省文物管理处、
济南市博物馆编《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 4年)。
大汶口遗址发现后, 至今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600余处,发掘墓葬2000余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遗址有:曲阜西夏侯(1962年-196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
发掘。发掘报告见《考古学报》1964年第2期及1986年第3期) 、邹县野店(1971年-19
72年山东省博物馆主持发掘。发掘报告《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 、茌平尚
庄(1975年-1976年山东省博物馆、聊城地区文化局、茌平县文化馆发掘。发掘报告见
《文物》1978年第4期)、兖州王因(1975年-1978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济
宁地区文化局发掘。发掘报告见《考古》1979年第1期)、诸城呈子(1976年-1977年昌
潍地区文物组、诸城县博物馆发掘。发掘报告见《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莒县陵
阳河和大朱村 (1979年山东省博物馆、莒县文管所发掘。发掘报告见《史前研究》19
87年第3期) 、长岛北庄(1980、1987年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烟台地区文物组、长岛
县博物馆发掘。发掘报告见《考古》1987年第5期)、胶县三里河(1974年-1975年山东
队两次发掘。发掘报告《胶县三里河》,文物出版社1989年) 、日照东海峪(1973年-
1975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发掘报告见《考古》1976年第6期) 、广饶傅家和五村(19
85年-198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 发掘报告见《海岱考古》第一辑和《中国
考古学年鉴》1986年)。
(二)有关问题研究
大汶口文化研究面比较宽,有些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
题上。
1.关于分布范围和类型划分问题。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分布于山东全省和苏
北、皖北、豫东地区。大汶口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鲁中南地区的大汶口类型、
苏北地区的大墩子类型和胶莱平原到日照沿海一带的三里河类型 (吴汝祚的《论大汶
口文化的类型和分期》,《考古学报》1982年第3期)。
2.关于源流、分期和年代问题。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高广仁的早、中、晚三期说较具代表性 (《试谈大汶口文化的分期》,《考古学报》
1978年第4期)。山东省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详细地将大汶口文化分为11期之后又归纳为
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考古界影响较大(《谈谈大汶口文化》,《文物》1978年第4期)。
此外,于中航《大汶口文化探源--纪念大汶口遗址发掘三十年》(《华夏考古》1 989
年第2期) 和郑笑梅《谈谈北辛文化及其与大汶口文化的关系》(载《山东史前文化论
文集》)等文章都论述了这个问题。
3.关于陶尊图像文字问题。目前陶尊图像文字已在陵阳河、大朱村、前寨、杭头、
尧王城等处遗址发现,总计8种20余字。多数学者认为陶尊图像是文字。于省吾认为,
其已由更早的独体字演化成复体字,是原始文字日趋发展的时期 (《关于古文字研究
的若干问题》,《文物》1973年第2期)。还有不少学者对陶尊图像文字进行了隶定和
考释(王树明的《谈陵阳河与大朱村出土的陶尊文字》,载《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
齐鲁书社1986年) 。“斤”、“戊”两字认识较为统一,其余尚未得到公认。杜金鹏
最近将8种图像分为礼兵、 族徽和羽冠三类,并进一步论证羽冠类图像乃“皇”字初
文(《论临朐朱封龙山文化王冠饰及相关问题》,《考古》1994年第1期) 。也有的学
者认为这些图像“属于图画记事性质”,是作器者的一种氏族标记 (汪宁生的《从原
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4.关于社会性质问题。从发掘的墓葬的布局、排列和随葬品的种类和数量可以看
出,大汶口文化时期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时期。家族墓地的出现,贫富分化日趋严重,
男女分工越加明确,家庭形态从对偶婚走向一夫一妻制;社会结构从母权制过渡到父
权制;所有制形式由氏族所有制转向家族所有制 (蔡凤书:《关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社
会性质的初步探讨》,《文史哲》1978年第1期;钟航:《略论大汶口的男女合葬墓》,
《文物集刊》1980年第1期)。
关于大汶口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编《大汶
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7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的
《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79年)等书和伍人的《山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
列及相关问题》(《文物》1982年第10期)、邵望平的《远古文明的火花--陶尊上的文
字》(《文物》1978年第9期) 、严文明的《夏代的东方》(《夏史论丛》,齐鲁书社1
985年),高广仁、邵望平的《史前陶鬹初论》(《考古学报》1981年第4期)等论文。

四、龙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
(一)发现与发掘
龙山文化是山东最早发现的史前文化。1928年春,由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吴金鼎
考古调查时发现,并由此而得名 (吴金鼎的《平陵考古记》,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
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四分册)。
1930年和1931年,山东古迹研究会在梁思永和吴金鼎主持下进行了两次发掘,确
认了与仰韶文化完全不同的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原始文化的存在,“不但替中国文化
原始问题的讨论找到了一个新的端绪,田野考古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可循的轨迹”。
1934年整理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田野发掘报告集--《城子崖》 (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之黑
陶文化遗址) ,被誉为中国田野考古的开端。以后不久,山东古迹研究会在东部沿海
又发现龙山文化遗址9处, 并于1936年与中央博物院对日照两城镇遗址进行了发掘,
发现龙山文化墓葬50余处,出土了大批精致的陶、玉、石、骨、蚌等器。可惜,因抗
日战争爆发,珍贵资料未及整理就大部分毁于战火(残留部分藏南京博物院,19 85年
由该院编为《日照两城镇陶器》图册,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之后,直到50年代,才
又开始勘探发掘。
龙山文化遗址,至今山东境内已发现1000余处,发掘清理的50余处。其中重要的
有:潍坊市姚官庄(1960年山东省博物馆发掘。《考古》1963年第7期) 、蓬莱紫荆山
(山东省博物馆1963年发掘。《考古》1973年第1期)、日照东海峪(省博物馆与日照文
化馆1973年-1979年发掘。《考古》1979年第6期)、潍县鲁家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研究所山东考古队与潍坊地区艺术馆1974年发掘。《考古学报》1985年第3期)、胶县
三里河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与潍坊地区艺术馆1974年发掘。《胶县三
里河》,文物出版社1988年)、栖霞杨家圈(省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专业1981年发掘。
《史前研究》1984年第3期) 、泗水尹家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973年-1986年先后5次
发掘。《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临淄田旺(省考古所1982年发掘。齐天
的《田旺龙山文化城址面世》,《大众日报》1992年3月18日) 、寿光边线城(省考古
所1984年-1986年发掘。 杜在忠的《边线城龙山文化城堡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
文物报》1988年7月15日) 、兖州西吴寺(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队培训班1984年-198 5
年3次发掘。《兖州西吴寺》,文物出版社1990年) 、邹平丁公 (山东大学考古专业1
985年-1993年先后6次发掘。 《邹平丁公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92
年1月12日) ;《邹平丁公发现龙山文化文字》,《中国文物报》1993年1月3日)、临
朐西朱封(省考古所1981年-1989年发掘。《临朐县西朱封龙山文化重椁墓清理》,载
《海岱考古》第1辑;《山东临朐朱封龙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第7期) 等。
这些遗址,研究成果众多。其他发现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还有曲阜西夏侯、诸城呈子、
日照尧王城、潍县狮子行、临沂大范庄和后明坡、禹城邢寨汪、曹县莘冢集、乳山小
管庄、长岛大口和山前、栖霞北城子、昌乐邹家庄、青州凤凰台、章丘乐盘和邢亭山、
茌平陈庄、莒南化家村、沂源姑子坪、兖州龙湾店、济宁程子崖、枣庄二疏城、菏泽
安丘堌堆等。
(二)龙山文化及龙山文化城址研究
龙山文化随着遗址的发现发掘,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科学研究。
1.关于龙山文化城址研究。山东龙山文化城址,自30年代发现城子崖龙山古城址
后,又相继发现5处:寿光边线王城、邹平丁公、临淄田旺、阳谷景阳岗、五莲丹土。
城子崖龙山古城址:30年代的发掘报告称,城址的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0米、
东西宽390米,面积17.55万平方米。围墙由版筑夯打而成(《城子崖》,1934年)。这
一发现, 当时轰动国内外。但学术界对古城的年代曾一度存有疑问。1989年-1990年
山东省考古所对城子崖遗址重新勘探试掘,认为又发现了一座新的龙山文化古城址,
称城址平面近方形,城内东西宽430余米,南北最长处53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并
认为1931年发现的城址并非龙山文化, “实际应该是岳石文化城址即夏代城址” (
《城子崖遗址又有重大发现》,《中国文物报》1990年7月26日)。对此,1993年春,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以组长黄景略为首的4位专家亲临城子崖工地, “对所谓‘新发现
的龙山文化城’进行鉴定,一致认为不是夯土城墙,是生土。认为城子崖除了60年前
发现的城址以外,不存在其他的城圈”。真正的龙山城,就是60年前梁思永发现的被
称为黑陶期的龙山文化城 (王恩田的《梁思永与城子崖真假龙山文化城》,《山东社
会科学》1995年第1期)。
寿光边线王城址:省考古所与潍坊市博物馆1984年-1986年先后5次发掘,发现城
址分大小两城,大城面积约5.7万平方米,小城在大城内,居中稍偏东南,面积约1万
平方米(杜在忠的《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的发现及其意义》,《中国文物报》1988年7
月15日)。
邹平丁公城址: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实习队1991年发现。 城址面积10万平方米
(《邹平丁公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92年1月12日)。
临淄田旺城址:1992年省考古所在复查田旺遗址中发现。城址面积20余万平方米
(《田旺龙山文化城址面世》,《大众日报》1992年3月18日)。
阳谷景阳岗城址: 聊城地区文物处和省考古所1994年-1996年发现。面积30万平
方米,位于海岱文化区和中原文化区交界地带,是山东迄今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最大
的一处,且形状特别,呈弧边长方形 (张学海的《鲁西两组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及对
几个古史问题的思考》,《华夏考古》1995年第4期)。
五莲丹土城址: 省考古所1995年-1996年发掘。面积25万平方米,仅次于景阳岗
古城。丹土龙山古城址的发现把龙山文化古城发现范围扩展到了东部沿海地区。
以上6座城址年代基本包括了龙山文化的全过程。 龙山城址的发现是山东考古发
掘的重大成果之一,对中国城市的产生、文明的起源、国家的起源、山东古国史等重
大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龙山文化的年代分布、类型、源流分期问题研究。山东龙山文化的绝对年
代, 经碳十四测定约为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900年左右,分早、中、晚三期。山东
龙山文化由于地区特点的不同及相邻文化的影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城
子崖为代表的鲁西类型和以两城镇为代表的鲁东类型。它的上源是大汶口文化,下与
岳石文化有传承关系。其分布范围与大汶口文化大体相同,包括山东全省和苏北、皖
北、豫东地区。这个大体一致的认识是经长期研究讨论而取得的。在发现、发掘、研
究过程中,有过不同意见。特别是类型划分和分期问题,有早、晚两期说,两个类型、
三个类型、六个类型说;有按分期划分类型的,也有以地方划分类型的。重要研究论
著除已提到的《山东史前考古论文集》外,还有蔡凤书、栾丰实主编的《山东龙山文
化研究文集》(齐鲁书社1992年) ,收入1986年7月底前的研究论文19篇,是《大汶口
文化讨论文集》(同上社1979年)的姊妹篇。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纪念城子崖遗
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同上社1993年),其收论文主要是山东龙山文化
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靳桂云的《关于龙山文化城子崖类型的几个问题》 、魏成敏的
《谈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徐基的《山东龙山文化简论》、于海广的《泗水尹家城
和兖州西吴寺中的龙山文化分期》等。
其他有关论文主要有:赵辉的《龙山文化的分期和地方类型》 (《考古学文化论
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 ,栾丰实的《海岱龙山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海
岱龙山文化的分期和类型》(《海岱地区考古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龙山文化
尹家城类型的分期及其源流》(《华夏考古》1992年第2期》、《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
初论》(《考古》1992年第10期),黎家芳、高广仁的《典型龙山文化的来源、发展及
社会性质初探》(《文物》1979年第11期),吴汝祚、杜在忠的《两城类型分期问题初
探》(《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等。
3.龙山文化的时代、经济、社会及陶文研究。80年代初,严文明在《龙山时代和
龙山文化》(《文物》1981年第6期) 一文中提出龙山时代问题,并对这一时代山东及
其周围地区(辽东半岛、冀南、豫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之后许多学者
通过对龙山文化的城址、陶文、陶器、铜器等的研究,对龙山文化的时代、社会性质、
生产生活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许多不同观点。较一致的看法是:龙山文化时期
已进入了“城邦林立”的早期文明社会。根据:一是丁公陶文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
1992年1月,山东大学考古专业第4次发掘丁公遗址,发现1件刻有5行11字的龙山文化
陶片,引起考古和古文字学界的关注和讨论,尽管观点不同,还有待新材料的发现佐
证和进一步研究,但是文字已大体可以肯定。二是多处城址发现,是文明社会的又一
标志。三是制陶业已发展到顶峰,制铜业已有所发展。今已有三里河、杨家圈、店子、
尧王城、 呈子、大范庄和栾台等7处龙山文化遗址发现铜器或铜片、铜渣,这是原始
社会生产力突破的标志。四是大量遗物证明,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占主导地位,人们已进入了稳定的农耕定居生活。五是墓葬反映的阶级分化。西朱封
M202、 M203和尹家城M15墓室面积达20多平方米,两椁一棺,随葬大量精美礼器和珍
贵饰品,反映了墓主人已是王者之气甚浓的贵族身份。对此问题,研究成果颇多。
主要论著有:尹达著《中国新石器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张立志著《山东文化史研究》甲编(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34年)和已提到的《山东史
前文化论文集》、《山东龙山文化研究文集》、《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
术讨论会文集》等。
主要论文有:梁思永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考古学报》第7
册1954年),佟柱臣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历史的几个特征》(《中国原始社会史论文
集》,历史教学社1964年),杨子范的《试论龙山文化》(《考古》1962年第7期),刘
敦愿的《古史传说与典型龙山文化》 (《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吴诗池的
《山东新石器时代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何德亮的《论山东
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同上刊1986年第1期) ,杜在忠的《试论龙山文化的蛋壳
陶》(《考古》1982年第2期),《专家谈丁公遗址出土陶文》(《考古》1993年第4期)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