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世界古代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53&run=13

一、古代东方及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
古代东方史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有过热烈讨论。山东史学
工作者是这一讨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出了一批成果。著作方面有:童书业著《古巴
比伦社会制度试探》(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提出古巴比伦不是奴隶制,而是封建
化不彻底的初期封建制社会。
关于古代东方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研究的论文主要有:童书业的《论亚细亚生产方
式》(《文史哲》1951年第4期)一文,概述了学术界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5种看法,即
东方封建主义说、东方奴隶制说、公社奴隶制间过渡形态说、进贡制说、原始共产社
会说。作者持最后一说,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原始共产社会。童书
业还在《从古代巴比伦社会形态认识“古代东方”社会的特征》 (《文史哲》1953年
第1期) 、《古代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补充》(《文史哲》1956年第6期)两文中,进一
步阐明了对古代东方社会形态的看法。杨向奎的《古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文
史哲》1956年第6期)一文认为,不能把古代东方史简单化,古代东方各国条件不同,
问题是复杂的,许多地区存在着奴隶制与封建制共存的现象,但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
应研究二者的结合情况,找出其主导面。李永采的《对童书业先生有关古巴比伦社会
制度论著的几点意见》(《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 、《论古巴比伦土地私有制
的发展》(《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2期) 两文指出,奴隶社会存在土地租佃关系,
古巴比伦社会中的契约租佃不应看作封建社会早期的经济关系;不受限制的土地买卖
是土地私有制存在的典型表现和标志。这一观点突破了学术界流行的古代东方国家没
有土地私有制的传统看法。其他主要论文还有童书业的《答日知先生论亚细亚生产方
式问题》(《文史哲》1952年3月号) 、《从租佃制度与隶属农民的身份探讨古巴比伦
社会的性质》(《历史研究》1956年第5期)、《答吴大琨》(《文史哲》1957年第2期)、
《论奴隶在古巴比伦的地位和待遇》 (《学术月刊》1957年第5、6期) ,杨向奎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笔记》(《文史哲》1956年第12期),潘群的《代
表工商业奴隶主的梭伦立法》(《山东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施治生的《关于赫
梯法典的人道主义》(《山东大学学报》1961年第4期) ,卢南乔的《十六世纪中朝联
合抗日的新认识》(《文史哲》1951年第1卷第1期),陈云章的《十六、十七世纪中菲
友好关系与西班牙殖民者对华侨的迫害》(《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4期)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80年代,山东世界古代史研究重新崛起,取得许多新成
果。
1988年7月,全国史学理论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在烟台召开,省内外学者120余人出
席会议,提供论文50余篇。会议除对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形态问题、奴隶社会的历史地
位问题等进行讨论外,也讨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此期关于古代东方和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有:李永采的《关于亚
细亚生产方式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合作,《文史哲》1986年第1期) 一文认为,18
59年马克思提出这一概念并不是科学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解释这一
概念的涵义的原始社会说、东方奴隶社会说、特殊社会形态说、贡纳制说、第六种生
产方式说等等,都不能成立。另外,尚有刘明翰的《论镰仓时代日本幕府政治及其特
点》(载《世界中世纪史学术论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等。

二、西方古代史研究
这方面主要有古希腊古罗马和世界中世纪史的成果。
建国初期,在古罗马的研究方面,陈同燮的《古代罗马奴隶社会概述》 (《文史
哲》1956年第11、12期)一文,对古罗马奴隶社会的情况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介绍。
刘明翰、王阁森《关于世界古代史和中世纪史的断限问题》(《文史哲》1963年第3期)
一文认为, 公元3世纪-7世纪为世界上古史和中古史的转折时期,并强调指出,在此
时期内还应选一个特别突出的、具有广泛意义的历史事件作为界标年代,而西罗马灭
亡的公元476年就是这样的年代。刘明翰的《路德简论》 (《山东大学学报》196 3年
第3期)一文评价路德宗教改革的功过认为,总的说来,路德功大于过。其他主要论文
有:刘明翰的《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2期) 、《论胡司
运动及其性质》(《山东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王阁森译《农业志》(《科学集刊》
1957年第2期)等。
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主要著作有:陈同燮的《希腊罗马简史》 (山东教育出版
社1982年) 。该书较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发展过程。刘明翰主编高等
院校通用教材《世界史·中世纪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与人合著《〈家庭、私有
制和国家的起源〉讲稿》(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年),所撰《格拉古兄弟》、《瓦罗》
(载《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格拉古兄弟
改革运动始末》、《隶农制的发生和发展》 (载《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上册,
重庆出版社1986年)、《古代罗马》、《马略军事改革》、《西塞罗》(载《中国大百
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 等。李永采著《驱拨谬雾究真
谛--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新辨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主
编《世界史简编》古代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1987年增订本),参加撰写《提
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 (载《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世界史·古代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外国历史大事集》(古代部分,
重庆出版社1986年)及《外国史大事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等书。
主要论文有:王阁森的《论古罗马从共和制到帝制转变的实质--兼评〈罗马共和
制到帝制转变时期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世界历史》1979年第3期)一文认为,
罗马共和后期贵族派与改革派势均力敌,军事独裁、帝制成为惟一可能的统治形式;
《论凯撒》(《世界历史》1981年第3期) 一文认为,凯撒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改革
家,奴隶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主要错误是对政敌宽容无度。王阁森对古
罗马经济史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陆续发表了《加图的农业思想和加图式庄园的
经济特征》、《瓦罗农学与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的农业经济》 (《齐鲁学刊》1985年
第5期、1986年第3期) 、《科路美拉〈农务全书〉与公元一世纪的意大利农业经济》
(《青岛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等论文。其译文主要有与何芳济合译的《古代西亚
君主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3期,原作者为前苏联的贾可
诺夫) 等。李永采论文、译文主要有:《论私有制起源的几个问题--兼批康立〈漫话
私有制的起源〉一文》(《破与立》1978年第4期) ,论述了私有制的起源和几种不同
的范畴,认为社会分工的产生是引起私有制产生的直接的具体的原因;《对〈简明世
界史〉(古代部分) 的一些意见》(合作,用笔名卢石,《世界历史》1981年第5期)一
文指出,《简明世界史》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基本条件是用暴力手段完成的论点
值得商榷, 这两个基本条件都是在经济过程中发生的, 暴力只起促进或助产作用;
《论对偶婚从夫居形态及在家庭史上的地位》(《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指出,对
偶婚从夫居形态在原始社会后期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中,它是由对偶婚从妻居向
一夫一妻制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的基本阶段。刘明翰的主要论文有:《文艺复兴的时
代、巨人和科学》(与张志宏合写,载《历史研究》1978年第5期) 、《试论德国农民
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79年第1期) 、《试论闵采尔》(
《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 、《略论世界中世纪史的体系问题》(《求是学刊》1980
年第3期)、《德国文艺复兴的几个问题》(载《德国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1年)等。
此外,还有孔令的《试论俄国农奴制度长期存在的原因》 (载《世界中世纪史学术
论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对马丁·路德评价的再认识》(《山东大学学
报》1989年第2期),郑群参与了《西方史学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一书的策
划,并撰写了第六章《近代史学的开端》和第九章《历史哲学》,发表《佛罗伦萨市
民人文主义者的实践与“积极生活思想”》(《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一文,着重
考察了市民人文主义者的实践活动,肯定了其历史功绩和对近代欧洲历史的影响。其
他还有孙明良的《从瓦罗的〈论农业〉看古罗马农业的经营管理》 (《山东大学文科
论文集刊》 1984年第2期) 、《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 (载
《外国史学名著选介》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田昌五的《从西方历史看
中国封建社会》(《世界历史》1990年第1期)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