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50&run=13

一、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
山东此期主要研究了李大钊、宋庆龄、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主要成果,著作方面
有:吕明灼著《李大钊思想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宋庆龄传》(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8年) 。前书是国内学术界系统研究李大钊思想的第一部著作,获山东省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还有孙永猛著《女中之杰宋庆龄》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5年)等。
论文主要有:吕明灼的《辛亥革命时期李大钊对新专制主义的抨击》 (《山东师
院学报》1978年第2期)、《李大钊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文史哲》1978年第4期)、
《五四时期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史学月刊》1980年第2期) 、《五四时期的
新旧思潮激战与李大钊》(《齐鲁学刊》1981年第2期) 、《试论李大钊宣传与坚持的
唯物史观》(《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1期) 、《李大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
想》 (《上海师院学报》1982年第2期) 、《李大钊思想从进化论到阶级论的发展》(
《哲学研究》1982年第3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上刊1983年第2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的历史特点》(《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 ,朱
玉湘的《陈独秀在五四时期的历史地位》(《文史哲》1979年第2期) 、《五四时期思
想界对孔子的评价》(载《孔子及孔子思想再评价》,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五
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 (《齐鲁学刊》1980年第5期) 、《五四运动与爱国主义》(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1期)、《试论梁漱溟与孔子》(《山东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胡汶本的《托陈取消派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错误观点》(《齐鲁学刊》
1983年第6期) 、《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刍议》(《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杨洪章的《李大钊与旧党派的关系》(《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韩凌轩的《中
国青年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文史哲》1992年第1期) ,徐树绩的《浅析十月
革命前马克思主义未能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
董令仪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怎样领导了五四运动》 (《山东师院学
报》1979年第3期) 、《李大钊的建党功绩是不朽的》(同上刊1979年第6期),刘家宾
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主义性质》(《山东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五四时
期胡适的社会改良主义述评》(《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试谈研究和
评价胡适中存在的问题--兼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等。

二、统一战线史研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统一战线问题的研究成为一个热点。著作主要有:
徐宝庆主编了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课题《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山东大学
出版社1989年),张梅玲著《化干戈为玉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中国广播电视
出版社1991年) ,王继春著《中国民主党派史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等。论文
主要有:徐宝庆的《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张
梅玲的《周恩来对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卓越贡献》(《东岳论丛》1986年第5期) 、
《西北三位一体统一战线的形成与西安事变的爆发》 (《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6年
第4期) 、《简论1936年国共两党的秘密谈判》(安徽《学术界》1987年第6期)、《张
学良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的思想转变》(《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 ,崔薇圃
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止于何时》(《济宁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王继春的《抗日
战争中的民主党派》(《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独立自主问题的再认识》(《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等。

三、抗日战争史研究
资料方面,祝宏等编《抗日战争烽火》(齐鲁书社1993年),辑抗战时期《大众日
报》发表的反映抗日战争的各类文章200多篇。
抗战史研究的主要成果,论文主要有:赵延庆的《卢沟桥事变是偶发事件吗? 》
(《世界史研究》1989年第3期) 、《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和
作用》(《东岳论丛》1995年第4期),朱玉湘的《抗日根据地的民主与法制》(《山东
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年第2期) ,董令仪的《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原因简析》(《山
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卢沟桥抗战何以成为全国抗战的开端》(同上,1988
年第4期) ,梅枫的《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历史教学》1981年第10期) ,袁之舜的
《台儿庄战役述评》(《华东石油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陈崇钫的《论抗日战争
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个问题》(载《抗日战争论文集》,春秋出版社1989年),鲁
娜的《抗战时期中共对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态度》(《东岳论丛》1995年第5期) ,杨明
清的《抗日战争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光明日报》1995年8月29日)等。

四、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著作主要有:山东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套《老一辈
无产阶级革命家故事丛书》(1983年至1985年)。其中有王卓明的《毛泽东》、季雨的
《陈毅》、于光的《彭德怀》、纪承的《朱德》、柯艾的《刘少奇》、向农的《周恩
来》、王卓明的《罗荣桓》、肖何的《任弼时》。研究毛泽东的著作有:王作坤、郑
德荣、柏福林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等。论文主要有:
王兆良的《学习毛泽东红军反“围剿”斗争中的辩证法》(《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
1983年第1期) 、《毛泽东与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
1987年第1期) 、《学习毛泽东关于诱敌深入作战方针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军事历
史研究》1987年第1期) ,王继春的《毛泽东同志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科学分析》(《山
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还有一些成果汇集于山东党史学会编印的纪念毛泽东诞
辰9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关于周恩来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刘德军的《周恩来早
期思想述评》(《东岳论丛》1987年第3期) 、《周恩来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历史唯物主
义思想》(《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1期)、《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述评》(《东岳论
丛》1988年第2期) 、《简析周恩来的国共合作思想》(载《全国第二次国共关系史学
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出版社1988年)、《周恩来的法制思想初探》(《东岳论丛》
1990年第1期) 等。关于刘少奇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王作坤的《刘少奇思想论稿》(吉林
大学出版社1990年)、《刘少奇对建立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功绩》(《齐鲁学刊》
1983年第3期) 、《试论刘少奇在60年代初期国民经济调整中的贡献》(同上刊1985年
第3期)、《试析刘少奇同志领导白区工作的策略思想》(载《刘少奇与中国工人运动》,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 、《试析解放战争时期刘少奇指导土地改革的策略思想》 (
《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等。涉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研究成果还有:王
继春关于王尽美与五四运动方面的研究,刘明义撰写中共党史人物传记多篇,其中,
《李敬铨》被收入《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五、当代史研究
当代史研究侧重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转移,主
要著作有:王文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日志》、与他人合著《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史》,刘金江、初唯真主编《新中国四十年与党的历史发展》 (以上均为山东人民
出版社1990年) ,袁之舜著《新时期党的建设概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等。主
要论文有:崔薇圃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齐鲁学刊》19
87年第3期) ,初唯真的《党的十三大对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贡献》(《理论学刊》19
88年第3期) ,王作坤的《建国以来党中央各次全会简况》(湖北社科院《社会科学动
态》1981年7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