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戊戌变法史与辛亥革命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47&run=13

甲午战后,人们对清政府已经失望,开始了全民族的反帝救亡运动。除以农民阶
级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外,还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运动和资产
阶级革命派的革命运动,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制度。

一、戊戌变法史研究
从50年代初始,山东史学界对戊戌变法已有相当研究。主要著作有:胡滨的《戊
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一书,探讨了变法的背景和条件,详细论述了戊戌
变法运动的兴起、高涨及其失败,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
功绩, 为建国后较早出版的全面系统叙述戊戌变法的专著。 主要论文有:杨向奎的
《康有为思想批判》(《文史哲》1952年总第7期) ,郑鹤声的《论谭嗣同的变法思想
及其历史意义》(同上刊1952年第9期),胡滨的《论翁同龢与戊戌变法的关系》(《光
明日报》1954年1月23日)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光明日报》195 6年3
月1日) 、《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的梁启超》 (《文史哲》1957年第4期) ,徐绪典的
《戊戌变法与维新派的对外态度》(《文史哲》1958年第1期) 、《英美传教士与戊戌
变法》(《山东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吴文灿的《论载湉与戊戌变法》(《江海学
刊》1964年第3期)等。
80年代以来的主要成果,论著主要有:孟祥才著《梁启超传》 (北京出版社1980
年) 和孟祥才、杨希珍著《梁启超》(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对梁启超由改良派的
领袖蜕变为辛亥革命以后保守派人物的复杂演变过程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述评。此外
尚有青岛康有为研究会编《康有为研究》(第1辑,1987年印行) 等。论文主要有:吕
景琳的《关于康有为的〈日本变政考〉 》 (《历史教学》1980年第6期) ,陈崇钫的
《关于〈大同书〉的几个问题》(《青岛师专学报》1986年第2期) 、《论康有为的宗
教观》(《东岳论丛》1988年第6期),庄维民的《康有为、梁启超早期教育思想简论》
(《河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曹立前的《康有为〈戊戌奏稿〉研究综述》(《山
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6期),孟祥才的《一个热诚爱国者的悲剧:戊戌变法后的康有
为》(《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等文,主要探讨了康有为思想的有关问题;孟
祥才的《梁启超民族观简论》(《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金之平的《论梁启
超的英雄观》(《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2期) ,王永贞的《戊戌变法后梁
启超在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中的作用》(《聊城师院学报》1987年第3期) 等文,着重探
讨了梁启超及其思想等问题;王永贞的《评戊戌变法中的光绪帝》 (《聊城师范学院
学报》1989年第4期) ,崔瑞华的《谭嗣同对洋务运动的考察》(《山东师大学报》19
92年第4期)等文,探讨了谭嗣同、光绪帝的有关问题。

二、辛亥革命史研究
山东对辛亥革命史,民国时期就有研究,如丁惟汾等著有《山东革命党史稿》等。
建国以后,辛亥革命史研究逐步发展起来。
1961年9月,山东济南举行了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学术讨论会,出版了纪念文集。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山东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史有过深入
研究。此间主要成果有:郑鹤声的《试论孙中山思想发展道路》 (《文史哲》1954年
第4期) 、《辛亥革命前夕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山东大学学报》
1961年第3期) ,徐绪典的《辛亥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对外态度》(《山东大学学
报》1959年第2期) 、《帝国主义与辛亥革命》(《山东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汪
伯岩的《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文史哲》1961年第2期) ,鲁研的
《试论辛亥革命时期的独立运动》(《文史哲》1961年第2期) ,陆景琪的《辛亥革命
时期的社会矛盾及其斗争锋芒》(《山东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 ,陈月清的《关于
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探讨》(《大众日报》1961年10月7日) ,胡滨的《帝国主义对辛
亥革命的干涉与破坏》 (《山东师院学报》1962年第1期) ,王春良的《辛亥革命与
“亚洲觉醒”》(《山东师院学报》1962年第1期) 等文,主要探讨了辛亥革命时期的
社会主要矛盾、失败教训、影响、帝国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有关问题。其中郑鹤
声《论孙中山思想发展道路》一文,提出孙中山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
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艰难曲折的转变过程,并对孙中山思想发展这一质的飞
跃,给予高度评价。
“文化大革命”以后,主要成果,著作有: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山
东省政协专门编辑出版了纪念专辑, 胡滨译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
(上、下册,中华书局1989年)对英国蓝皮书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资料进行了选译,反
映了辛亥革命的历程与当时的中外关系。主要论文有:刘安泰的《辛亥革命前的留学
生运动》(《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刊》1982年第1期) ,杜耀云的《清末立宪派与辛亥革
命》 (《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蒋俊的《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剖析》(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2期)、《无政府主义的传入与二十世纪的革命风
潮》(《中国哲学》1986年) ,王守中的《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研究与认识》(《山东
师大学报》1990年第5期) 、《试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山东史
学集刊》1986年第2期) ,傅炳旭的《简评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思想》(《聊城
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简论孙中山知难行易学说》(《山东省历史学会会
刊》1982年第1期) 、《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
年第3期)、《〈上李鸿章书〉并非改良主义之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
期),吕明灼的《孙中山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齐鲁学刊》1983年第2期)、
《孙中山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1期) ,唐志勇的《孙中
山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山东师大学报》1990年第6期) ,亓长发的《论辛亥革
命前后的黄兴》(《齐鲁学刊》1982年第4期) ,郭墨兰的《略论孙中山的近代开放主
义》(《科学与管理》1989年第2期),曹立前的《孙中山见冯玉祥质疑》(《聊城师范
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韩昱的《孙中山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山东师大
学报》1992年第1期) ,汲广运的《论孙中山的战略思想》(《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
第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