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教会教案史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46&run=13

义和团运动起始于反洋教斗争,与教会教案密不可分。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
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义和团运动起于山东,
开始是秘密社会组织的反洋教斗争,以后逐步发展蔓延,成为全国性反帝反封建的群
众运动。山东是义和团的发源地,有着地利、人和与资料的优势。光绪年间就有人对
山东地区的教务、教案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整理。民国时期也有不少资料成果涌现。
新中国成立后,义和团运动史成为山东近代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一、关于教会教案问题研究
五六十年代,山东对教会教案史的研究虽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代史资料》、《山东省志资料》先后刊发了不少有关资料和论文。除有关山东的
以外,如王神荫撰《明恩溥--一个由义和团运动起家的传教士》(《基督教史料选辑》
第3辑,1963年) ,王守中的《西什库教堂的两本旧帐》(《北京日报》1963年7月1 6
日)等文主要讨论了教会与有关传教士的一些问题。
八九十年代,山东史学工作者对教会教案史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优秀成果。关于教
会教案研究,主要著作有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的《晚清教案纪事》 (东方出版社1990
年),对中国近代各地反洋教斗争的所谓“教案”进行了研究。
论文方面主要有:王守中的《略论近代中国反洋教斗争的矛盾问题》 (《天津社
会科学》1985年第5期) ,戚其章的《民间秘密结社与近代反洋教运动》(《社会科学
研究》1985年第4期) 、《反洋教运动发展论》(《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杜耀
云的《略论反洋教斗争中的官、绅、民》(《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2期) ,孙占元
的《近代教案与义和团运动》(《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 ,路遥的《论近代中
国甲午战争前的教案与反洋教斗争》(《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赵岩的《论
文化冲突与近代反洋教运动之关系》 (《山东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陶飞亚的
《登州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李伟的《反
洋教斗争与中西文化冲突》(《山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等,这些文章从总体上
探索了近代教会教案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二、关于义和团运动史研究
五六十年代, 山东史学界掀起一股研究义和团运动史的热潮。1960年8月中国科
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与山东省历史学会举办的纪念义和团运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
在济南召开, 全国19省市450余人出席了会议,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意义等问题进行
了讨论,会议论文由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编辑为《义和团运动六十周年纪
念论文集》(中华书局1961年) 。全书收16篇文章,前6篇主要讨论了义和团运动的性
质及其历史意义,后10篇则着重探讨了义和团在全国各地的发展与斗争情况。1960年
至1966年初,山东大学历史系师生曾三次赴鲁西南、鲁西北诸县及邻近的冀、苏、皖
各县进行实地调查, 共获口碑资料140余万字。其间根据调查资料编写了《山东义和
团调查报告》(铅印本),向为治义和团运动史者所重视与征引。此期研究成果,除骆
承烈的《从“巨野教案”到山东义和团》外,还有陆景琪的《论义和团的政治口号》
(《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1期),郑鹤声的《论铁拳》(《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
2期),路遥的《义和团运动初期斗争阶段的几个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2
期),宋家珩、潘钰的《义和团运动中的妇女群众》(《山东大学学报》1960年第2期)
等论文,探讨了义和团运动的源流、口号及其斗争等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山东义和团运动史研究长足发展,队伍空前壮大,全国
性学术团体建立,国内外频繁交流,学术成果成批涌现,研究的领域扩大。
1980年9月底, 山东历史学会在泰安举行年会,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85人出席会
议,重点讨论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问题。同年11月中旬,山东
在济南举办了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全国28省市及海外日本、美国、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国学者200多人出席了会议, 讨论了义和团源流、运动性质、作用、意义及
经验教训等问题。会议论文由徐绪典、路遥主编为《义和团运动史讨论文集》 (齐鲁
书社1982年)。
1982年9月, 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在山东威海召开成立大会,并就义和团源
流、性质、作用及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全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挂靠在山东)定期组织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讨论会。义
和团运动90周年之际, 山东历史学会于1990年7月底在青岛举行了纪念义和团运动90
周年学术讨论会。省内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提供论文30余篇,就义和团源流、性质
及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1990年10月在济南举行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内外学者120余人(日本、美国、
匈牙利、德国、荷兰等国20人) 出席会议,提供论文百篇,并对义和团与近代中国社
会的诸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会议论文由路遥等主编为《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
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齐鲁书社1991年)。
此期主要论著有:胡滨的《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 (中华书局19
80年) ,李德征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徐绪典主编《义和团运
动史研究论丛》(山东大学1982年印行),徐绪典、路遥等编《义和团运动史论文选》
(中华书局1984年),路遥著《义和团运动》(巴蜀书社1985年),胡滨、吴乃华译《北
京的隐士--巴克斯爵士的隐蔽生活》(齐鲁书社1986年),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
《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路遥、程啸著
《义和团运动史研究》(齐鲁书社1988年),徐绪典、陆景琪主编《义和团运动时期报
刊资料选编》(齐鲁书社1990年) ,路遥主编《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山东大学出版
社1990年),李德征、苏位智、刘天路著《八国联军侵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等。这些论著,有的为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有的从某个角度论述义和团运动的一
个方面,有的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义和团运动的全过程。总之,关于义和团的源流、
运动性质、作用、历史地位、斗争事迹、人物评价等诸多问题,在这些书籍中都得到
了深入探讨。此外还有几部有关山东义和团运动研究的论著(见本篇第六章)。
论文主要有:戚其章的《关于义和团运动评价的若干问题》 (《东岳论丛》1980
年第4期),孙祚民的《对当前义和团评价的几点看法》(《东岳论丛》1980年第4期),
孟祥才、傅崇兰的《三十年来我国义和团研究述评》(《齐鲁学刊》1980年第4期) 、
《义和团运动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管见》(《北方论丛》1981年第2期) ,路遥的《义和
团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82年第2期) ,孙占元的《十年来义和团运动研究述
评》 (《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义和团运动与晚清社会》(《北方论丛》
1991年第1期)等文,对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及其研究概况等陈述了各自的见解;冬青、
大松的《义和团是否反封建问题》(《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5期) ,吴文灿的《义
和团真是反封建吗?》(《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刊》1980年第3期),商鸣臣的《略论义和
团反帝斗争的正义性》(《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1期) ,李德征的《政府
在义和团时期的人事变动》(《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 ,孙祚民的《关于义和团
的“奉旨造反”及其他》(《历史研究》1981年第1期) 等文,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影响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周海青的《山东义和团组织的源流及其发展》 (《破与
立》 1979年第6期) 、《山东义和团是由八卦教“武场”演变而来》 (《东岳论丛》
1982年第4期),徐绪典的《义和团源流刍议》(《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1
期) ,路遥的《义和团的源流及其他》(《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1期) 、
《“义和拳教”钩沉》(《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2期),戚其章的《义和团与八卦教-
-义和团源流试探》(《齐鲁学刊》1980年第5期) 、《义和团镇压白莲教质疑》(《人
文杂志》1980年第5期) ,陆景琪、程啸的《金乡义和拳辨析》(《历史档案》1982年
第1期) ,郭墨兰的《关于义和团与白莲教关系的几点看法》(《义和团研究会会刊》
1983年第1期)等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义和团的组织源流问题;戚其章的《试论义和
团运动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 、《近代教案与义和
拳运动的兴起》(《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吴士英的《论东北义和团运动的
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北方论坛》1991年第1期) 等文,着重探讨了义和团运动的兴
起与发展等问题;杜耀云的《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评议》 (《山东省历史学会会
刊》1980年第3期) ,陈月清的《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剖析》(《文史哲》1980年
第5期),戚其章的《义和团皇权主义试探》(《北方论丛》1981年第3期)、《“灭洋”
口号的由来》(《光明日报》1985年5月1日),郭墨兰的《“灭洋”口号的提出与义和
团运动的兴起》 (《烟台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义和团口号特点试论》(载于
《义和团运动与中国近代社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兴华灭洋”
口号试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等文,对义和团的口号、政治思想
等问题进行了探索;牛济的《清朝顽固派与北京义和团》 (《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
第5期),欧阳跃峰的《那拉氏集团与义和团运动》(《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6期),
宋显颖的《义和团运动时期的“福建互保”协定》(《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6期),
冬青、大松的《如何看待清政府支持利用义和团》(《史学月刊》1981年第1期) ,郭
大松的《义和团运动与清末新政》(《人文杂志》1992年第2期) 等文,主要探讨了义
和团运动与清政府的关系等问题;胡滨的《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矛盾
和斗争》(《山东师院学报》1980年第5期) ,李德征的《义和团时期帝国主义在联合
侵华中的矛盾与争斗》(《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1期) ,吴士英的《义和
团运动时期的沙俄侵华政策及其内幕》 (《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刊》1980年第3期) 、
《论义和团时期沙俄与英国的在华争斗》(《义和团运动史研究论丛》1982年),苏位
智的《沙俄在八国联军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义和团研究会刊》1982年第1期) 、
《八国联军没有始终如一的主谋》(《文史哲》1991年第1期) ,李岫的《辛丑条约与
晚清外使觐见》(《北方论丛》1991年第2期) ,刘志义的《论义和团运动时期英国的
对华政策》(《东岳论丛》1994年第3期) 等文,对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中外关系进行了
探讨;陈月清的《论李秉衡》(《北方论丛》1985年第1期) ,王神荫的《庚子辛丑年
间袁世凯与传教士的勾结》(《山东师院学报》1979年第6期) ,李德征的《论袁世凯
对义和团的态度》(《义和团运动史研究论丛》1982年),张礼恒的《袁世凯与义和团》
(《晋阳学刊》1989年第4期)等文,着重探讨了义和团运动有关人物及其评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