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宋元明清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41&run=13

晚清时期,主要成果有:阎湘惠编辑、张椿龄增订的《明清鼎甲征信录》 (寿光
东念劬山房1864年),王鸿绪等编《明史稿》(费县敬慎堂)等。
民国时期主要成果, 著作方面主要有: 张立志的《明季清初东西文化之冲突》
(齐鲁大学1940年)等。主要论文有:赵俪生的《船山学派述》(《读书通讯》第153期,
1948年3月) 、《张穆〈亭林年谱〉订议》(《学原》1卷2期,1948年5月),李季平的
《从〈明史·食货志〉 看明代军饷问题》 (《山东文教》1945年第6期) ,孙次舟的
《章实斋著述流传谱》(《说文月刊》3卷2期,1941年9月)等。
建国初期主要成果,著作有:赵俪生著《顾炎武传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较具体地叙述了顾炎武的生平事迹及其著述,为建国以来出版的有关顾炎武研究的首
部专著。李天佑著《明末江阴、嘉定人民的抗清斗争》(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以
大量事实揭露了清军攻陷扬州和江南地区后的暴行,歌颂了江阴和嘉定两城人民的反
抗斗争。黄云眉著《史学杂稿订存》(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全书分三部分:一、
邵二云先生年谱;二、明史编纂考略;三、杂论,收论文8篇,论及宋明清有关问题。
主要论文有:张维华的《满族未统治中国前的社会形态》 (《文史哲》1954年第
10期) ,华山的《从茶叶经济看宋代社会(上、下)》(《文史哲》1957年第2、3期)、
《元代赋役制度考略》(《文史哲》1958年第2期)、《关于北宋的客户问题》(《历史
研究》1960年1、2期合刊),黄冕堂的《明帝国的建立与朱元璋》(《文史哲》1958年
第6期) 、《论清代前期中国封建社会内商业资本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山东大
学学报》1960年第3、4期) 、《论清代前期的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江宁五府的
农业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杨向奎的《论张载》
(《文史哲》1963年第1、2期),朱活的《王桢及其农书》(《文史哲》1961年第12期)
等。
“文化大革命”后,新时期的主要成果,主要论著有黄云眉著《明史考证》(1-8
册)(中华书局1979年-1986年)、《史学杂稿续存》(齐鲁书社1980年)。其中《明史考
证》以《明实录》为本,旁采明代各种官私记载1400多种,根据敕修《明史》纪、志、
表、传的次序,先列《明史》原文,再据官私记载材料原文并注明出处,提出自己的
史断性“按语”,为研究明史开辟了一条便利途径。
华山著《宋史论集》(齐鲁书社1982年)。全书收论文18篇,对宋代农业生产的基
本问题、客户及其身份、矿冶工业、南宋初宋金陕西之战、范汝为起义、女真族氏族
制度的解体和国家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李季平著《王夫之与〈读通鉴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具体评价了王夫
之的时代、生平著作和思想。
吕景琳点校《谷山笔麈》(中华书局1984年)、《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与
别人合著《明代开国功臣传》(黄山书社1992年) ,专著《洪武皇帝大传》(辽宁教育
出版社1994年) 。其中前两书对原书征引史料的错误进行了校勘;后书11章,全面评
述了朱元璋的生平事迹、前后心理变化和为巩固明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黄冕堂著《明史管见》(齐鲁书社1985年)与《清史治要》(齐鲁书社1990年)。前
书所收论文对朱元璋及明初王朝、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商业资本及物价问题等,探本
寻源,予以剖解;后书对清代政治史、经济史等诸方面的重大问题一一做了探究。
晁中辰著《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4年),从新的角度审视了明成祖曲折的一
生和宏伟事业,同时评价了他的治国得失及一生功过。
乔幼梅著《宋辽夏金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95年),收其论文15篇,分别探讨了
女真奴隶制、猛安谋克土地占有制、女真族的封建化、元代江南赋役、西夏兵制及这
一时期的货币史等问题。
论文方面,主要有:华山的《戴东元的反理学思想》(《文史哲》1981年第5期)、
《黄宗羲哲学中的心、气问题》(《东岳论丛》1983年第3期) ,黄冕堂的《论明代贵
族庄田的土地问题》(《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2期) 、《略论清代农业雇工的性
质与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清史论丛》1984年第5期) 、《清代“雇工人”问题》
(《社会科学战线》 1988年第1期) ,李天佑的《论明清封建专制》 (《学术月刊》1
980年第1期)、《再论明清的封建专制》(《东岳论丛》1981年第2期),赵继颜的《北
宋庆历年间范仲淹对官僚制度的改革》(《山东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范仲淹
的〈答赵元昊书〉及其“招抚”政策》(《山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周祚绍的
《略谈宋代盐户的身份问题》(《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0年第2期) ,张熙惟的
《宋代折变制探析》(《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赵文坦的《元朝的狱讼管辖与
约会制度》(载《中国史论集》,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李季平的《王夫之的史学
思想》(《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1期) ,史学通、周谦的《元代的植棉与纺织及其历
史地位》(《文史哲》1985年第1期),景甦的《论清前期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1期) ,晁中辰的《明代的封建专制和资本主义
萌芽》(《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2期),蒿峰的《明失哈密述论》(《山东
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陈尚胜的《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文史哲》1986
年第2期) ,刘祚昌的《论王安石的政治品质与政治作风》(《东岳论丛》19 86年第2
期),张伟民的《北宋科举制度简论》(《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张大同
的《论宋代史学的普及化倾向》(《山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张富祥的《南宋
〈馆阁录〉及其〈续录〉》(《史学史研究》1987年第4期) ,姚太中的《试论张居正
对驿传制度的改革》(《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 ,满书德的《张居正改革及其
历史经验》(《东岳论丛》1987年第5期) ,官美蝶的《主佣对分是分成租的普遍形态
和基本比例》(《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乔幼梅的《宋元时期高利贷资本的
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李绍强的《皇帝、儒臣、宦官间的关系与
明朝政局》(《齐鲁学刊》1988年第2期) ,张照东的《道咸时期雇商船海运漕粮的得
失》(《历史档案》1988年第2期)、《论清代水路漕运方式的演变及其社会经济影响》
(《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王育济的《北宋“冗兵”析》(《文史哲》1989年
第2期) 、《关于北宋“养兵之费”的数量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李炳泉的《吕祖基的史学思想》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吕景琳的
《论刘基的民本思想》(《东岳论丛》1989年第6期) ,贾桂荣的《〈春秋〉经与北宋
史学》(《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许凌云、王朝彬的《章学诚对史家修养的理
论贡献》(《浙江学刊》1991年第3期),苏位智的《清代幕吏心态分析》(《山东社会
科学》1992年第6期) ,李衡眉的《宋代宗庙中的昭穆制度问题》(《河南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 ,陈朝晖的《论明清实学思潮中的土地经济思想》(《烟台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孔祥涛的《论清代华北民间教门长期延续的原因》(《山东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