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40&run=13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研究,山东在新中国成立前成果较少。建国以后,成为山
东的强项。
晚清时期的主要成果有杨天禄的《十六国春秋校本》 ,黄恩彤的《三国书法》1
0卷,王允植的《十六国年表》4卷等。
民国时期主要成果有:李景星的《三国志评议》4卷(济南精益印刷公司1932年),
孙次舟的《论魏三体石经古文之来源及两汉古文经写本问题》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民国版)等。主要论文有:弓英德的《南唐族世考略》(《励学》第3期,1935年),孙
次舟的《六朝至宋的思想自由》(《大学》3卷5、6期,1944年) ,李季平的《佛国提
要辨证》(《山东文教》1944年第11期),韩连琪的《陶渊明的思想》(《励学》第4期,
1935年),王献唐的《宋堑三国志著录订误》(《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1936年第2期)
等。
建国初期,主要成果有:李季平著《淝水之战》(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对淝
水之战的历史背景、经过及东晋获胜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均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
王仲荦著《曹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对曹操的军事才能、经济上的屯田
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等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王仲荦著《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此系50年代
作者为结合教学需要而撰写的一部魏晋南北朝初唐史教材的前半部分。
其他主要论著有:童书业的《唐宋绘画丛谈》 (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
《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手工业与商业》(《文史哲》1958年第5、6期),黄云眉的《韩愈
柳宗元文学评价》(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王仲荦的《北魏初期的社会性质与拓跋
宏的均田、迁都、改革》(《文史哲》1955年第10期)、《试论淝水之战为什么南胜北
败与符秦败亡后的北方局势》 (《文史哲》1955年第12期) 、《唐代两税法研究》 (
《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郑欣的《曹魏屯田制度的意义》(《史学月刊》1957年
第11期) 、《西晋占田制度的新探讨》(《山东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杨向奎的
《唐宋时代的经学思想》(《文史哲》1958年第5期)、《论葛洪》(《文史哲》1961年
第1期) ,张维华的《试论曹操屯田和西晋占田上的某些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
第9期) 、《对两税法的考释》(《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朱活的《从魏晋史
料探索三国屯田制度》(《新史学通讯》1956年第10期),卢南乔的《刘知几的史学思
想和他对于正统史学的斗争》(《文史哲》1961年第1期) ,黄冕堂的《论唐代河北道
的经济地位》(《山东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陈之安的《关于西晋占田制的评价》
(《山东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的主要成果,主要论著有:王仲荦著《魏晋南北
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81年)。前书80万字,上、
下册, 对中国中世纪370余年所发生的三国鼎立、南北分裂等史实进行了梳理,以大
量史实为依据,着重从文化角度论述这一时期的光明面;后书上、下册,40万字,运
用文献和金石、考古资料,详加考辨,系统排列,从历史渊源上阐述了北周一代典制,
有“会要”性质。
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990年)。全面系统
地论述了隋唐五代的历史,并重点写了文化,强调了经济,借以冲淡政治、军事方面
的黑暗感。该书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季平点校《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和专著《唐代奴婢制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从唐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变化的分析入手,详细论述
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奴隶制残余形态及其在唐代的严重遗留,唐代奴婢的类别、名色、
来源、被役使的地位、待遇及奴婢的反抗斗争等问题。
郑欣著《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收论文18篇,分别讨论
了三国时期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两汉至唐前期门阀地主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魏晋
南北朝的土地制度和剥削制度、曹操等三国人物评价及西晋、南朝农民起义等问题。
许凌云著《刘知几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全面评述了刘知几的生平事
迹及史学贡献。
齐涛著《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分五章,较全面地
探讨论述了魏晋隋唐时期的坞壁、村落的渊源及演变,乡村结构、乡村商业活动的产
生变化等社会情况。
其他主要论著尚有:王仲荦的《〈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 (《文
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1年)、《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魏晋隋唐史论集》第2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隋唐五代的书法》(《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
《鲜卑氏族考(上、下)》(《文史》第30、31辑,中华书局1988、1989年),李季平的
《从唐代官私奴婢看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问题》(《破与立》1977年第6期)、
《再论淝水之战的性质》(《东岳论丛》1982年第2期)、《唐代昆仑奴考》(《文史》
第16辑,中华书局1982年)、《试析唐代奴婢和其他贱民的身份地位》(上、下,《齐
鲁学刊》1986年第6期、1987年第1期) ,郑欣的《关于魏晋南北朝隋唐门阀政治的几
个问题》(《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 、《魏晋之际土地赋役制度的变化》(《历史
论丛》第3辑,齐鲁书社1985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郑州大学学报》
1987年第1期)、《曹魏给客制度的形成与民屯制度的破坏》(《齐鲁学刊》1986年第2
期),赵志坚的《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薛贻
康的《唐朝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文史哲》1983年第4期) ,李宝金的《陆贽经济思
想研究》(《浙江学刊》1983年第3期),许凌云的《刘知几“抑马扬班”辨》(《江汉
论坛》1984年第1期) 、《论刘知几的史学方法论》(《浙江学刊》1994年第4期),崔
明德的《武宗会昌五年八月诏书辨误》(兰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论郭子
仪多次辞职和让官》(与岳纯之合作,《辽宁师大学报》1993年第6期) 、《论长孙晟
“离强合弱”理论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辽宁师大学报》1994年第5期) ,高凤林
的《略论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山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 、《略论唐朝的诠选
制度》(《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唐代文官制度的发展》(《文献》1990年
第4期) ,盛奇秀的《唐代明科考述》(《东岳论丛》1985年第2期),任士英的《唐代
流外官的管理制度》(《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王赛时的《论李渊的用人方略》
(《齐鲁学刊》1985年第3期)、《唐朝中期的军乱》(《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赵凯球的《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 ,秦永洲的《论汉族地主阶级
在拓跋氏改制中的作用》(《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西晋士族的误国
与东晋士族的振作》(《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王晓毅的《论魏晋名理学》
(《文史哲》1986年第6期)、《正始改革与平陵政变》(《中国史研究》199 0年第4期)、
《魏晋玄学当代研究综论》(《东岳论丛》1992年第3期)、《游宴与魏晋清谈》(《文
史哲》1993年第6期),傅永聚的《〈唐方镇年表〉订误》(《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唐代民族观念新论》(《齐鲁学刊》1993年第4期)、《唐代的涉外婚姻》(《人文杂
志》1994年第3期) ,齐涛的《唐代四川诸巡院设置时间考》(《盐业史研究》1988年
第1期) 、《论唐代流放制度》(《人文杂志》1990年第3期)、《巡院与唐宋政体的转
化》(《文史哲》1991年第5期),孔令彬的《朱温历史作用新议》(《齐鲁学刊》1988
年第3期) ,傅克辉的《魏晋南朝黄籍研究》(《山东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王云
的《浅论孝文帝汉化的主观动力》(《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王洪军的
《唐代的茶叶产量、 贸易、税茶与榷茶》 (《齐鲁学刊》1989年第2期) ,杨希珍的
《北魏察责推举制度》(《文史哲》1989年第5期) ,乔幼梅的《从中唐到北宋钱荒问
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李兴斌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时间的再认
识》(《东岳论丛》1990年第3期),岳玉玺的《孙权对外政策得失论》(《聊城师范学
院学报》1990年第4期) ,杨朝明的《东晋名讳并不甚严说》(《历史教学》1991年第
17期),姜经文、安立志的《贞观年间廉政举要》(《山东师大学报》199 1年增刊),
张仁玺的《唐代土贡考略》 (《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田昌五、马志冰的
《论十六国时代坞堡垒壁组织的构成》 (《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3期) ,李惠珍的
《刘知几及其史学贡献》(《东方论坛》1993年第1期) ,张涛的《魏晋隋唐时期门第
婚姻》(《民俗研究》1992年第4期),韦一的《魏晋风尚的开创者马融》(《殷都学刊》
1993年第3期) ,姜林祥的《唐代政策思想研究》(《齐鲁学刊》1993年第1期)、《唐
代政策决策的思想基础》(《中国行政管理》1993年第3期) ,李衡眉的《唐代庙制及
其昭穆次序述评》(《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