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先秦秦汉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39&run=13

先秦秦汉史研究是山东史学界的强项,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少研究成果。
晚清时期的主要成果,著作主要有:王守训的《春秋地理补考》(4卷) ,王崇燕
的《梁集解纠缪》(12卷),杨天禄的《春秋管见集解》(87卷),王筠的《史记校》
(1册),黄恩彤的《两汉史断》(6卷)、《鉴评别录》(60卷),柯衡的《汉书七表校补》
(20卷),王吉震的《史论》(6卷)等。
民国时期,山东先秦秦汉史研究进入了近代化阶段。此期成果,主要论著有:顾
颉刚的《汉代学术史略》(济东印书局1938年) ,周干庭的《春秋左传列国名称》(齐
鲁大学铅印) ,孙乃琨的《春秋集义》(淄博赵氏1935年),张默生的《标点注释〈列
子〉》(芝罘日报社1934年),姜忠奎的《绎史论微》(1934年印行)、《管子村治考》
(《村治月刊》1卷1-7期,1929年4-9月),王献唐的《殷周铭器甄微》(1935年稿本)、
《汉书食货志订议》(《说文月刊》3卷7期,1942年),李景星的《史记评议》4卷(济
南四史评议本,济南精益印刷公司1932年)、《汉书评议》4卷(同上)、《后汉书评议》
4卷(同上),丁锡田的《后汉郡国令长考补》(1928年潍县丁氏稼民杂著本)等。
主要论文有:孙次舟的《周人开国考》(《历史与考古》1937年第2期) 、《微子
与周人之关系》(《责善半月刊》1卷2期,1940年1月) ,弓英德的《东汉风俗及其因
果》(《励学》第1、5期,1933年12月、1936年1月) ,张维华的《汉武帝伐大宛与方
士思想》(《学思》1卷4期,1942年2月)等。
建国初期主要成果,著作主要有安作璋著《汉史初探》 (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
初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再版)。本书收论文6篇,主要对有关西汉农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农业生产管理、租赋徭役、汉代西域都护的设置及其作用、桑弘羊在汉武
帝文治武功中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安作璋著《两汉与西域关系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全书分上下两篇,论
述了两汉时期西域的历史、西域各国的情况、内地和西域的关系及中西交通等问题。
郑鹤声著《司马迁年谱》(商务印书馆1956年),对司马迁生平事迹、主要著述、
朋辈交游等作了研究与介绍。
张维华著《论汉武帝》(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作了研
究评价,并对汉武帝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和对外关系进行了论述。
其他重要著作尚有丁山的《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 (科学出版社1956年) 、
《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科学出版社1961年),《文史哲》杂志编委会编《司马迁
与史记》(中华书局1957年)等。
主要论文有:郑鹤声的《司马迁生平及其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山东大学学
报》1955年第2期) ,杨向奎的《试论先秦时代齐国的经济制度》(《文史哲》1955年
第11-12期) 、《论汉代新儒学的产生》(《文史哲》1955年第9期),童书业的《论对
偶婚》(《文史哲》1951年第11期) 、《论宗法制与封建制的关系》(《历史研究》19
57年第8期) ,卢南乔的《论司马迁及其历史编纂学》(《文史哲》1951年第11期) 、
《从史学和史料学来论述〈汉书〉编纂特点》(《文史哲》1964年第4期) ,韩连琪的
《汉代的田赋和徭役》 (《文史哲》1956年第7期) 、《春秋战国时代的农村公社》(
《历史研究》1960年第4期) ,朱活的《试论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文物》1958年
第8期) 、《关于我国古代贝币的若干问题》(《文物》1959年第6期),安作璋的《西
汉的西北屯垦》 (《光明日报》1954年2月20日) 、《论西汉农官的建置及其作用》(
《光明日报》 1954年5月27日) 、《西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 (《山东师院学报》
1959年第5期) ,罗祖基的《“商鞅变法”促进奴隶使用制度发展论》(《历史研究》
1956年第9期),李天佑的《试论孔子的军旅之学》(《山东师院学报》1962年第5期),
戚立煌的《〈左传〉历史观初探》(《文史哲》1963年第4期)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山东省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不少科研机构、
学术团体被撤销解散,史学工作者或遭迫害致死致残,或被下放改行,有些学术期刊
被迫停刊,从而使科研工作基本陷于停顿。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史学工作者断断续续
从事科研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其中尤以王仲荦等参加点校二十四史较为突出。他
们校点的有《南齐书》(王仲荦) 、《陈书》(张维华点校,王仲荦定稿) 、《梁书》
(卢南乔点校,王仲荦定稿) 、《宋书》(王仲荦点校)、《南史》(卢南乔点校,王仲
荦审阅)等。
其他重要成果尚有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整理的《孙膑兵法》 (文物出版社19
75年) 、《银雀山汉墓竹简(一)》(文物出版社1975年)、《孙子兵法》(文物出版社1
976年) ,朱活的《论秦始皇统一货币》(《文物》1974年第8期),郑鹤声、郑一钧的
《李悝变法》(《文史哲》1974年第3期) ,王仲荦的《试释吐鲁番出土的有关过所的
唐代文书》(《文物》1975年第7期),安作璋的《评白虎观会议与〈白虎通〉》(《山
东师院学报》1974年第4期) 、《论文景之治》(《山东师院学报》1975年第2期),王
献唐的《说挞钱》(台湾《中国文字》1969年第35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主要论著有:张维华著《汉史论集》 (齐鲁书社
1980年)。全书除自序外,收作者《司马迁的史学》等汉史论文7篇,对司马迁、汉武
帝、西汉诸侯王国、汉通西域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童书业著《春秋左传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分《春秋左传考证》、
《春秋左传札记》 两部分。前者考证120条,举凡古史传说、两周史事、经济、政治
制度与文化形态的大概,皆大致完备;《札记》系总结作者60岁以前全部之先秦史考
证性研究成果。
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齐鲁书社1984、1985年),为省
内首部系统研究秦汉官制史的专著。在认真考究订证、补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若干具体制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安作璋著《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从法学角度研究了秦汉官制,
是《秦汉官制史稿》的续篇。
安作璋、孟祥才著《刘邦评传》(齐鲁书社1988年),将刘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
下和群体中进行了考察、分析和研究,阐明了刘邦所处的时代、历史作用及个性。该
著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王献唐遗著《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从考古学、古音韵文字学、
古地理学、古民族学等各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炎黄氏族文化的发展变迁作了全面探讨。
韩连琪著《先秦两汉史论》(齐鲁书社1986年),论述了这一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和
剥削制度,兼及此间政治、官制、法律、思想等问题。
逄振镐著《秦汉经济问题探讨》(华龄出版社1990年)。该书收论文15篇,从不同
角度探讨了秦汉土地制度、盐铁政策、手工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及秦汉时期山东地区手
工业的状况等问题。
其他重要著作尚有王献唐的《古文字中所见之火烛》(齐鲁书社1979年),安作璋
的《班固与汉书》(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 ,庄春波的《古史钩沉》(论文集,历史
教学社1995年),徐连城点校《左传事纬》(清马著,齐鲁书社1992年)等。
主要论文有:卢南乔的《“闾左”辨》(《历史研究》1978年第1期) ,韩连琪的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和剥削形态》(《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1期) 、《睡虎地秦简
〈编年记〉考证》(《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1期)、《论春秋时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5期) 、《春秋战国时代中央官制及其演变》 (《文史哲》
1985年第1期),徐鸿修的《浅论西周春秋时期的贵族经济》(《文史哲》1979年第1期)、
《周代贵族专制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从禄
赏制的演变看周代的土地制度》 (《文史哲》1987年第2期) ,张维华的《司马迁与
〈史记〉》(《文史哲》1980年第1期)、《西汉初年黄老政治思想》(《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5期) 、《论西汉初年关于刑律的修正》(《文史哲》1982年第5期),王恩田
的《临沂竹书〈田法〉与爰田制》(《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再论西周的一
继一及制》(台湾《大陆杂志》1992年第3期),徐志祥的《王莽改制的再评价》(《齐
鲁学刊》1980年第5期) ,孟祥才的《论西汉的酷吏》 (《文史哲》1981年第6期) 、
《论刘邦的思想与性格》(《文史哲》1988年第3期) ,张金光的《秦自商鞅变法后的
租赋徭役制度》(《文史哲》1983年第1期)、《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中
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历史研究》1988年第6期)、
《对秦商鞅变法后田制的商榷》(《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 、《论秦始皇统一中
国的年代问题--兼与平宾先生商榷》(《文史哲》1992年第6期),李泉的《〈越绝书〉
研究》(《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司马迁不是无神论者》(《中国哲学史研
究》1987年第6期)、《试论西汉高中级官史籍贯分布》(《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陈乃华的《秦汉族刑考》(《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刘德增的《王莽官制述
论》(《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从汉简看汉朝地方基层官吏的管理》(《山
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仝晰纲的《秦代徙民述论》(《山东师大学报》1985年
第2期) 、《秦汉乡里的社会职能》(《山东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简论汉代抑
奢思想》 (《河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商庆夫的《秦刑律的渊源及其演变》(
《历史论丛》第4辑,齐鲁书社1985年) ,安作璋的《汉代的选官制度》(《山东师院
学报》1981年第1-2期)、《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的农业经济》(《秦汉史论丛》第1
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逄振镐的《试论秦汉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国史
研究》1986年第3期) 、《试论汉代盐铁政策的演变》(《江汉论坛》1987年第2期),
李衡眉的《我国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2期) 、《昭穆制度
与周人早期婚姻形式》(《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古史传说中帝王的性别问题》
(《历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周代社会母系色彩浓厚原因--兼论周人氏族的双重
继承关系》(《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3期) 、《从婚姻的视角看春秋时期两种连名模
式的实质》(《东岳论丛》1992年第6期) ,王克奇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开拓者司马
迁》(《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东汉逸民论略》(《齐鲁学刊》1 992年第5期),
周晓瑜的《〈汉书〉颜注评议》(《文献》1987年第4期) ,马良民的《由先秦礼俗和
家属称谓看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转变》(《文史哲》1987年第5期) ,孙言诚的《秦汉的
徭役和兵役》(《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秦汉的戍卒》(《文史哲》1988年第
5期) ,庄春波的《舜征三苗考》(《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闾左”
钩沉》(《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4期),晁中辰的《尚左尚右辨》(《中国史研究》
1988年第2期) 、《秦汉官制尚左尚右考辨》(《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张大同的
《论司马迁文化思想的特点》(《东岳论丛》1988年第2期)、《司马迁与儒学的关系》
(《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许垣的《关于商鞅变法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
1988年第5期),贡绍海的《略论汉代督邮》(《山东师大学报》198 8年第4期),赵
的《五等爵溯源--兼论三代血缘政治》(《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元朔年
间二齐子》(《管子学刊》1994年第3期),田昌五的《有关奴隶社会形态的一些问题》
(《史学理论》1989年第1期)、《固原出土甲骨文反映的商夏关系》(《文物》1989年
第10期) ,武普照的《秦汉守官制度考述》(《山东师大学报》19 89年第4期),李锦
山的《略论汉代地主庄园经济》(《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史前农神及农事崇
拜》(《农业考古》1994年第1、3期) ,吕世忠的《齐国的渔业》(《管子学刊》1990
年第2期) 、《略论春秋列国外交的特点》 (《东岳论丛》1993年第3期) ,晁岳佩的
《也谈〈越绝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山东师大学报》1991年第5期) ,张仁玺的
《秦汉复除制论》(《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4期) ,马新的《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
系的变迁》(《山东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周昕的《管子所述古农具略论》(《管
子学刊》1992年第1期) ,高焕祥的《司马迁笔下最早的儒学史》(《齐鲁学刊》1993
年第1期) ,张涛的《经学与汉代救灾活动》(《东岳论丛》1993年第1期),崔明德的
《李广难封的原因》(《齐鲁学刊》1993年第6期),党明德的《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
(《东岳论丛》1991年第6期)、《孟尝君田文养士考论》(《管子学刊》1992年第4期),
徐基的《商文化东渐初论》(《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等。王钧林的《先秦山东地
区宗法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