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专题史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5&rec=137&run=13

一、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山东起步较早,建国以前即有成果。民国时期范迪瑞和徐乡
各著有《中国古代农民运动》1卷(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39年铅印本) ,范迪瑞还著
有《隋唐时代农民运动研究》(同上)等。
建国初期的成果, 主要论著有: 赵俪生、高昭一著《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
(新知识出版社1954年) 。收论文11篇,附录2篇,分别论述了中国农民战争的特点及
秦至明末历代农民起义的有关问题。
孙祚民著《中国农民战争问题探索》(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对中国农民战
争的原因、性质、特点、作用、转化规律、“农民政权”及其统一战争、民族战争和
宗教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具新意的见解。
此期主要论文有:赵俪生的《北宋末的方腊起义》(《文史哲》1953年第2期) 、
《试论清代农民起义中神秘主义的加重》(《文史哲》1955年第9期) 、《李自成地方
政权所遭地主武装的破坏》(《文史哲》1955年第11期),高昭一的《试论中国农民战
争的特点》(《文史哲》1953年第4期)、《秦汉三次农民大起义的比较》(《文史哲》
1954年第1期),孙祚民的《关于“农民政权”问题》(《新史学通讯》1955年第8期)、
《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历史研究》1956年第5期) 、《关于中国农民战争
中皇权主义的问题》(《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在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运用
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人民日报》1964年2月27日) 、《坚持阶级分析,还是取消
阶级分析》(《哲学研究》1964年第4期)、《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日本《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1971年6月号),李季平的《陈涉起义的路线》(《山东
师院学报》1954年第6期),华山的《南宋初的范汝为起义》(《文史哲》1955年第4期)、
《金世宗一代的政治与汉族人民的起义问题》(《文史哲》1956年第11期),卢南乔的
《元末红巾起义及其进军高丽的历史意义》(《文史哲》1954年第6、7期)、《从秦汉
农民起义战争的特点看历代农民运动的性质和作用诸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61
年第3期) ,郑欣的《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历史教学》1962年第1期),戚立煌的
《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政权”的两重性及其向封建性政权转化的必然性》 (《历史研
究》1962年第3期),庞朴的《试论农民战争的革命性质》(《文史哲》1964年第5期),
朱活的《封建理论岂能指导革命》(《史学月刊》1965年第2期)等。
“文化大革命”以后,新时期的主要著述有:安作璋编《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中华书局1982年),分三编,为研究秦汉农民战争提供了原始资料。
孙祚民著《中国农民战争问题论丛》(人民出版社1982年) ,除序言外,收论文1
6篇,上编7篇,是关于农民战争理论问题方面的,其中又以“农民政权”问题为主;
下编9篇, 是关于明末农民战争方面的,侧重于具体事实的论述。该书获山东省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孙祚民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多卷本,已出版孟祥才著《秦汉卷》、赵继颜著
《宋辽金元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1991年)。
其他重要论文尚有赵凯球、史学通的《从大顺政权的性质看历史上的农民政权问
题》(《文史哲》1978年第6期) ,孙祚民的《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几个问题的
意见分歧》(《文史哲》1979年第1期)、《试论明末李自成大起义的失败》(《中国农
民战争史研究集刊》1980年第2期)、《论让步政策》(《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中国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再评价》(《东岳论丛》1982年第1期) 、《建国以来中国
农民战争史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评议》(《东岳论丛》1984年第5期) ,郭墨兰的《试论
农民起义口号中的“天”》(《晋阳学刊》1987年第2期) ,郑欣的《论“让步政策”
与农民战争的作用》(《破与立》1979年第1期) ,黄冕堂的《论明代后期的社会危机
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79年第1期) ,逄振镐
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作用》(《东岳论丛》1982年第2期) ,赵继颜的《北宋末
年农民起义的特点与意义》(《山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辽代各族人民起义
述略》(《山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6期) ,王学典的《对现代文明的抗拒与排斥--从
建国后农民战争研究看民粹主义的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3期) ,马
亮宽的《秦汉农民战争中的“士” 》 (《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高凤林的
《从对旧生产关系的打击看我国古代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山东师大学报》1991
年增刊) ,吕克勤的《评陈胜“西击秦”的军事行动》(《菏泽师专学报》1992年第1
期) ,王克奇的《试论秦末农民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山东师大学报》1
993年第4期)等。

二、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研究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研究,山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即有论著。如:许鸿磐撰《许氏方
舆考证稿》(济宁华鉴阁1933年) ,黄文弼著《中国古代大夏位置考》(齐鲁大学国学
研究所民国版),林传甲编《中华山东地理志》(济南武学书馆1920年)等。
此期主要论文有张维华的《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置年代考略》
(《禹贡》1卷4期,1934年4月)、《明辽东边墙建置沿革考》(《史学年报》2卷1期,
1934年9月) 、《齐长城考》(《大公报史地周刊》第49期,1935年8月23日)、《汉张
掖郡骊靬县得名之来源》(《齐大国学季刊》新1卷1期,1940年11月)、《汉边塞考
略》(《齐鲁学报》第1期,1941年1月) ,高殿钧的《中国运河沿革》(《山东建设月
刊》3卷12期),张希周的《两周金文中古地名辑录》(《励学》第7期,1937年5月),
丁锡田的《辽东行都地理今译》(《地学杂志》11卷第11期,1920年11月),李季平的
《北京城池考》(《山东文教》1945年第12期) 、《秦郡汇考》(《长城月刊》1948年
第3期)等。
建国初期的主要著作有童书业的《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中华书局1962年)。
全书共收《汉代以前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与域外交通的故事》、《春秋王都辨疑》等论
文8篇,均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古代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考证成果。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新时期的成果,主要论著有:张维华著《中国长城建置
考》(中华书局1978年)。对战国时齐长城、楚方城、魏西河长城、赵武灵王时所筑之
长城及中山长城、秦长城、燕南界长城与北界长城、秦统一后之长城及汉长城的形状、
起止、经过、修筑年代,一一考证辨析,纠正了诸书记载的片面与失实之处。
王仲荦著《北周地理志》(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
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前书收集了有关地志、史书、碑铭中的大量有关资料,
对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以前的疆域、行政区划的215州、525郡、1056县(大象二年北
周统一北齐后有州210、郡508、县1124--此为史籍著录数) 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一考
辨。
重要论文有王仲荦的《东西魏北齐侨置六州考略》 (《文史》第5辑,中华书局1
978年) 、《唐代西州高昌城周围的水利灌溉》(《文物集刊》1980年第2期)、《敦煌
石室出土〈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考释》(《历史地理》1987年第5期)等。

三、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方面,建国以前的成果主要有:张维华的《王昭君下嫁
匈奴考》(撰于抗战时期)、《土尔扈特西徙与图理琛之出使》(《边政公论》2卷第3-
5期,1943年6月) ,孙次舟的《匈奴出现于我国边塞的时代》(《西北通讯》第3期,
1947年5月)等。建国初期,重要论文有孙祚民的《试论汉武帝对外战争》(《文史哲》
1956年第11期) 、 《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的问题》 (《文汇报》1
961年11月4日)、《再论中国古代史中有关祖国疆域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文汇报》
1962年8月2日)等。
“文化大革命”以后,新时期的主要论著有:孙祚民著《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
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共收论文16篇。其中《正确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
几个重要问题》等文,探讨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试
论北魏太和改革的几个问题》等文则解剖史实,结合几则具体事例对中国古代民族关
系史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证。该著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崔明德著《汉唐和亲史稿》(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年)和《隋唐民族关系探索》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前书10章,把和亲放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及中外关
系史的大背景下,论述了汉唐千余年间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原因、类
型、特点、作用及实质,基本反映了汉唐时期的民族关系;后书四编,分别对隋唐时
期民族关系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民族思想等进行了阐述与新的评价。
傅永聚著《唐代民族与文化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该著论述了唐代民
族关系、民族融合与人文同化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
此期的主要论文有:孙祚民的《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 (《历史
研究》1980年第5期)、《略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点意见分歧》
(《社会科学评论》1986年第9期) 、《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史若干问题研究评议》
(《东岳论丛》1987年第1期) 、《石敬塘的评价及有关民族关系史的几个理论问题》
(《北方论丛》1987年第4期) 、《以民族平等的原则处理历史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
(《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黄冕堂的《略论清代苗疆地区与中原关
系的新发展》(《文史哲》1980年第2期),崔明德的《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历
史教学》1983年第12期)、《少数民族助唐平乱的历史考察》(《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84年第4期) 、《西汉、唐与少数民族和亲的比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
第1期),张维华、于化民的《关于历史上的民族文化交流》(《文史哲》1984年第2期),
周祚绍的《图理琛出使路线探究》(《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4年第1期) ,秦永
洲的《满蒙联姻与汉唐和亲之比较》 (《山东师大学报》1986年第2期) ,傅永聚的
《论唐代胡汉民族间的混融互补》(《山东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等。

四、中西交通史暨中外关系史研究
中西交通史暨中外关系史方面,建国以前,主要论著有张维华的《明史佛郎机、
吕宋、荷兰、意大利亚传注释》(燕京哈佛学社1934年) 、《中西交通史》(抗战期间
讲义) 、《明清之际西人东来与西学东渐》(抗战期间石印本) 、《南京教案始末》(
《齐大月刊》1卷2、3期,1930年11月)、《明清间中西思想之冲突与影响》(《学思》
1卷1期,1942年1月) 、《明清间佛耶之争辨》(同上1卷2期,1942年1月)、《清初平
定喀、准两部时之中俄关系》(同上2卷1、2期,1942年) ,刘铭恕的《郑和航海事迹
之探》(《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3卷,1943年)等。
建国初期主要成果有:张维华著《明代海外贸易简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对明代海外贸易的性质、阶段、种类等作了全面论述。其他重要论文还有:郑鹤声的
《郑和下西洋》 (1956年稿本) 、《十五世纪初叶中国与亚非国家间的友谊关系》 (
《文史哲》1957年第1期)、《十五世纪初叶中国与亚非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
系》(《山东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卢南乔的《十六世纪中朝联合抗日的新认识》
(《文史哲》1951年第1期) 、《高丽史编纂的史学基础和它所反映的中朝人民友好关
系》(《文史哲》1958年第1期)等。
“文化大革命”后,新时期的主要著述有:郑鹤声、郑一钧编《郑和下西洋资料
汇编》(上、中、下三册,齐鲁书社1980、1983、1989年),辑录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
文物、调查资料及各种史籍中的有关资料。
郑鹤声编《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中国与海外诸国关系史料》(齐鲁书社1982年)。
全书百余万字,以《明实录》、《国榷》为主,夏燮《明通鉴》为辅,旁及其他,将
有明一代17朝267年间中国与海外诸国间的史料一一辑出,加以系统整理。
张维华著《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该书利用上百种中
西文资料,纠正了四国传中不少讹传的史实,补充了许多罕为人知的珍贵史料,勾勒
出明中晚期中国与西方几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文化交流的概貌。
张维华著《明清之际中西关系简史》(齐鲁书社1987年),分交通、宗教、文化三
个专题,论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与中国的早期交往、天主教士尤其是耶稣
会士在中国传教的经过以及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该书获山东省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有关著作还有朱亚非的《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济南出版社1993年),陈尚胜的
《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等。
重要论文有:张维华的《略谈中西交通史的研究》 (与于化民合写,《文史哲》
1982年第3期) 、《十六世纪耶稣会在华传教政策的演变》(与孙西合写,《文史哲》
1985年第1期) ,潘群的《郑和使日问题初探》(《文史哲》1982年第3期),郑鹤声、
郑一钧的《郑和下西洋简论》(《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邱克的《略论郑和
下西洋的船》(《文史哲》1984年第3期),朱亚非的《明代中期中日贸易简论》(《齐
鲁学刊》1984年第6期) 、《从中日勘合贸易看明外交政策》(《山东师大学报》1989
年第4期) 、《明朝与八百媳妇国关系析论》 (《文史哲》1992年第1期) ,陈尚胜的
《明初海防与郑和下西洋》(《南开学报》1985年第1期)、《论宣德至弘治时期(1426
-1505) 明朝对外政策的收缩》(《山东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试论明成祖的对
外政策》 (《安徽史学》1994年第1期) ,翁惠明的《清代前期中暹大米贸易初探》(
《东岳论丛》1986年第5期) 、《论明代前期中国与南洋外交的演变》(《中外关系史
论丛》1993年第3辑) ,孙西的《论“礼仪之争”》(《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4期),
晁中辰的《论明代的朝贡贸易》(《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试论明中期以
后的海外贸易》(《文史哲》1990年第2期) ,张志宏的《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刍议》
(《山东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 ,马新的《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
《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齐涛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的外交地理方向问题》
(《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周祚绍的《康熙后期中俄关系基本态势简析》 (
《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蔡凤书的《远古至秦汉时代的中日交流》(《文史
哲》1992年第3期)等。

五、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
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是50年代中国史学界讨论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山东史学界
此期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先后出现了一些重要成果。
主要著作有:王仲荦著《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社会的形成问题》 (湖
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此书共收《古代中国早期奴隶制阶段的两种基本结构》等8篇
论文,论证中国奴隶制社会始于殷商,迄于东汉;魏晋时期进入封建社会,是古史分
期问题上魏晋封建论的代表作。《文史哲》杂志编委会编《中国古代分期问题论丛》
(中华书局1957年),是当时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文集,收入了山东作者的许多论文。
主要论文有童书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及其特征》(《文史哲》1951年第2期)、
《与苏联专家乌·安·约瑟夫维奇商榷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文史哲》1957年第3期)、
《略论古史分期中理论结合史料问题》(《文史哲》1957年第5期) 、《生产力与古史
分期问题》(《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4期),杨向奎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文
史哲》 1953年第1期) 、《读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兼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
(《文史哲》1953年第2期)、《关于中国古史分期的若干问题》(《历史研究》1956年
第5期)、《解决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要先研究具体问题》(《文史哲》1957年第5期),
吴大琨的《论地租与中国历史分期及封建社会的长期阻滞性问题》 (《文史哲》1953
年第2期) 、《与范文澜同志论划分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标准问题》(《历史研
究》1954年第6期) 、《再论划分中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标准问题》(《文史哲》
1955年第8期) 、 《怎样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考察古史分期问题》 (《文史哲》
1956年第10期),戚其章的《关于西周社会性质的问题》(《历史研究》1955年第5期)、
《从生产力的变化看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文史哲》1957年第9期) ,卢南乔的
《论战国秦汉的社会性质》(《山东大学学报》1959年第4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