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88&run=13

(一)网渔具
围网 清朝嘉庆年间,风网由旅大传入掖县。20世纪30-40年代, 长岛县渔民
将风网双船作业改为单船作业,提高了灵活性。1955年,长岛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
风网上试加括网、底环,利用绞网机起网成功,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渔获量。
机轮灯光围网作业范围广,捕鱼种类多,捕获量大。主要诱捕黄海中部的青鱼、鲈
鱼、鲐鱼,在长江口、海礁渔场和舟山渔场以灯光诱捕南下的鲐鱼和蓝圆 等。
拖网 1960年,烟台专区海洋水产试验所与山东海洋学院合作,在总结群众经
验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40马力(高速机)机帆船560目型宽背网,捕获近底层、 近
中层鱼类效果好,产量较轻拖网提高一倍以上。1970年,烟台地区水产研究所等在
宽背网的基础上,初步试验成功42千瓦机帆船双浮弦拖网,经两年生产实践证明,
双浮弦拖网在捕捞黄花鱼、梅童鱼和刀鱼等鱼类时,比单浮弦拖网增产20% 以上,
捕捞对虾增产10%以上。
虾拖1号网 1980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孙泰昌、王诗关、 王敬之研制成功虾
拖1号网,即在普通捕虾网的下网口及网袖下端安装一条裙网(钢丝绳)及网裙。 在
曳行中,网裙站立海底,底层及近底层鱼类迂到网群后,受惊下潜,穿过网袖的大
目网逃出网外,而对虾则向上弹跳,越过网群进入网筒被获,达到捕虾放鱼的目的。
获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鹰虾1号拖网 1982-1984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孙泰昌、田学模、朱清澄依据
鹰爪虾的活动习性研制成功的。该网解决了原鹰爪虾拖网吃泥、拉杂物问题,减少
了作业中的撕网事故,延长了网具使用寿命,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捕捞作业。
该网连续3年在鹰爪虾渔汛捕捞中试验,比原同级生产网稳定增产40%。获1984年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
腹洞子式毛虾挂子网 1983年,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魏绍善、王仁先等与沾化渔
技站研制成功腹洞子式毛虾挂子网。该网具网口处腹部开洞,既可大量释放幼鱼虾,
又可提高滤水性能,增大网内流速,扩大网口,增加毛虾产量。该网捕捞性能比一
般挂子网毛虾汛期总产量提高15%以上,其中毛虾产量提高30%以上。与老式虾板网
相比,产量产值均有提高,是增产增效益的一种优良毛虾定置网具。释放经济幼鱼
虾效果显著,经济幼鱼虾捕获量仅占总渔获量的1.95-4%,比一般挂子网少捕50%以
上,其中幼鱼幼虾少捕72%,是一种保护和利用水产资源的有效渔具。该网较轻便,
易操作,采用机织网囊,既有利于巡网取鱼,又能提高渔获质量。获1982年省科技
成果二等奖。
(二)钓渔具
40年代初,崂山沿海开始出现鲆鲽类曳绳钓,俗称拉钓。
1954年,长岛县自东北引入带鱼曳绳钓,俗称拖钩。用以捕捞带鱼、鲅鱼。主
要分布在长岛、蓬莱、黄县等地。每年自小满至小雪,在莱州湾的芙蓉岛以北水深
10-15米,龙口以西水深13-20米一带作业。
80年代,省水产局从日本引进了河豚鱼底延绳钓技术和专用钓钩,比海阳县马
姑岛虾虎鱼延绳钓具,提高了河豚鱼的捕获量。
网箔 1966-1969年,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与微山县水产局协作, 研制成新型渔
具网箔。网箔俗称“迷魂阵”,为湖区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大型定置渔具,且操作方
便。网箔的捕捞对象较广,以鲫鱼为主各种鱼类均可捕获。网箔作业期较长,除封
冻期外均可作业。
WCS-6型文蛤采捕机 198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树鹏、 李学文等研制成功的
新型的文蛤采捕机具。适于板沙滩涂文蛤栖息区域采捕,也可兼作四角蛤的采捕机
具。该机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适于小型机动渔船安装使用。而且
采捕贝类,损伤率低,且能释放幼贝,符合有关水产资源保护条例的规定。获1982
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