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类 植物病虫害与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9&run=13

春秋时期即有“蚂蚱”(飞蝗)的记载。清代《安丘县志》记有乾隆五十五年 (
1790年)“大蝗飞蔽天日,每落地辄数尺,大树多压折”。 《峄县县志》有关于蝼
蛄的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年)秋9月,蝼生,食青。 ”当时治蝗主要是人力捕
打和挖沟埋杀等方法,治蝼蛄则用人工捉杀。粘虫、小麦锈病、谷子白发病等,多
采用人工捕打、选种、换种、拔除病株、轮作换茬等措施,以减少危害。20世纪初,
开始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研究。1917、1919年,山东农事试验场用温汤、冷水、草木
灰汁等浸种,进行小麦、高粱黑穗病和谷子白发病防治试验。30年代,山东省立第
一农事试验场作了高粱、玉米品种对黑穗病的抗性和小麦黑穗病、桃树卷叶蚜虫、
甘蓝蚜虫及蝗虫的防治试验。1946年,在解放区成立的山东省农业实验所,重点研
究小麦腥黑穗病和地下害虫的防治。1949年,该所迁济南后,有19名科技人员从事
植物病虫害的科研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植物病虫害与防治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1950年,设立了惠民、
徐州治蝗站,各专区和莒县,乳山等县成立病虫防治站。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设
病虫害室,山东大学农学院、山东农学院均设立了病虫害系。1956年,成立山东省
林业科学研究所,设森林病虫害研究室。1959年,省农科所扩建成省农科院后,在
原病虫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植物保护研究所。各专(市)农科所均设立了植物保护
研究室。1979年,在省农业厅植保站的基础上,成立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全省13
个地市都成立了植物保护站。重点观察研究了病害的传染途径、害虫的生活史、习
性、发生规律及对病虫发生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研究先从诱捕、毒饵诱杀、药
剂拌种开始,逐步发展到药剂喷杀以及提高化学防治效果等;开辟了赤眼蜂、瓢虫
等生物防治途径;选育出并大量换用抗病虫品种,实行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异地
换种、提早或延期播种等农业防治措施。至1985年,全省市(地)以上专业科研机构
中从事植物保护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共有15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4人,中级职称的
61人。对危害农作物、菜类、果类、树木的近200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进行了研究,减轻和基本控制了病虫危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共获省、
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87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8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