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学实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75&run=13

  1944年,解放区文登县农民张富贵建起山东最早的农民技术组,进行良种选育、
农具改革、作物栽培和土壤改良等实验,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推广作用,被评为全区、
全国劳动模范。
  1954年,随着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技术研究会、
农业科学实验小组应运而生。1955年据78个县统计,成立农业技术研究会3400处,
参加研究会的农民约2.4万人。还建立1100处青年技术传授站、组,基本形成农村
技术推广网。掖县王贾村黎明合作社社长张永茂,1954年组成第一个科学实验小组
(后改为技术队),为合作社引进良种,试验新的栽培技术,改革农具等。仅品种实
验一项,到1965年10年间,共引进各种作物优良品种250多个,运用杂交方法培育
出20多个小麦玉米优良品种,使全大队品种三次更新。1965年在严重干旱情况下,
实验田亩产达到763公斤,全大队亩产达到560公斤,比合作化前增长近两倍,成为
全省科学种田的典范。
  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下省、地(市)、县建立了近百个农业科学研究所,
公社建立了千余个农业科学研究站,并聘请约50万农民研究员。
  1960年,省农科院在全省聘请了各类农民研究员93人,通过基点帮助,合作试
验,召开会议、寄发资料等方式,在科学研究和示范推广先进技术上发挥了积极作
用。
  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要注意对
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后,广大农民纷纷建立科学实验小组,搞试验田、种子田、
丰产田等科学实验活动。
  1963年,毛泽东主席把科学实验提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
运动”之一,全省群众性科学实验迅速掀起新的高潮,从省到公社进一步建立健全
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较普遍地建立了科学实验队(或技术队)和
实验组。此后,农村科学实验不论规模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据1965年
底统计,全省农村基层科学实验队、组已发展到13万多个,参加实验农民达67万多
人,并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实验“尖子队”和土专家。黄县下丁家大队通过科学实验,
综合治理山丘薄岭的经验,黄县南仲家大队通过实验摸出一套小麦高产栽培的经验;
临沂地区东张屯大队、姬家庄大队等实行稻改的经验;曲阜县东郭大队实行三作三
收的经验;滨县杨柳雪大队、临清县老赵庄大队等采用开沟躲碱、蓄淡压碱和修筑
条台田等使以往不拿苗的盐碱薄地变成良田的经验;蓬莱县姚士昌创花生清棵墩苗
增产的经验;莒南县宋开周“窝瓜(地瓜)下蛋”创高产的经验,以及临朐县赵栋槐
创黄菸高产的经验等,都使产量大幅度增长,并很快得到推广应用。
  1964年开始,省科委、科协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地区,组织专业科技人员在全
省不同类型地区分别建立了粮食、棉花、花生、菸草、植物保护和林业等大面积实
验样板,实行专业科研机构与群众科学实验相结合,以样板田为基地,把科学技术
与群众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实验,在样板田上创大面积高产,带动面上普遍
增产。据统计,1964年各类样板田总面积达2060万亩。其中由省农科院和山东农学
院科技人员参加的太莱肥宁粮食(小麦-玉米)样板,以9个中心点带动113个样板点,
指导127万亩大田生产。当年粮食亩产达到270公斤,比上一年增产二成多;由省棉
花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的聊城棉花样板,以15个“尖子队”带动38个中心样板,指
导75万亩棉田生产,当年500亩中心样板田亩产皮棉突破百斤(市斤)关,大田亩产
皮棉27公斤,比上年增产四成多;由省菸草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的昌潍地区30万亩
菸草样板,实验推广菸草丰产栽培技术和经验,样板田平均亩产达到1165公斤,比
周围大田增产30-40%;省植保研究所科技人员参加的济宁市属6个县13万亩地老虎
防治样板,亩产比往年和当年未防治的大田增产一倍以上。实践证明,通过样板田
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人员走出试验室,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
和群众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做到研究课题从生产中来,研究成果到
生产中去,既培养了群众技术队伍,又从群众实践经验中吸取了营养,丰富了科学
技术,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到生产应用的周期,是使群众性科学实验向纵深发展的
有效途径。
  这一时期,群众性科学实验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农民实验员开始学会使用科学仪
器进行科学实验。1964年,山东省科委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决定,开始为部分农村群
众科学实验小组、技术队配备实验仪器和部分科技书籍,以支持和促进农村群众科
学实验活动。到1965年,共配备仪器1200套,其中一类仪器1000套,具有高小文化
水平的农民稍加培训,即可使用。这类仪器可检验种子品质、测定气候、地温、观
察作物病虫,配制农药;二类仪器200套,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经短期训练,即
可使用。这类仪器可测定土壤、肥料成分,检验种子品质,观察作物病虫、进行气
象预报。两类仪器都配备了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基本知识、专业技术和科学实验方法
等一套科技书籍。这些仪器,除个别没管好用好外,多数组、队都比较好地发挥了
仪器的作用。掖县王贾大队技术队有100多亩不长庄稼的“厥腚地”,经化验发现
缺磷,增施磷肥后,小麦获得好收成。他们还在全大队的3100亩的土地上,取了
110个化验点,进行250多次化验,搞清了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以及酸碱度和土壤质地,
绘制了全大队的“土壤作战地图”,为进一步加强科学实验指导生产创造了有利条
件。许多配有仪器的实验队,通过仪器测定了土壤肥力、地温变化、土壤含盐量、
含水量、肥效变化,以及观察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预报防治,从而做到合理安排作
物种植,合理施肥、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实现科学种田的要求。同时,有效地
破除了部分干部群众长期受狭隘小农经济束缚而形成的保守思想和迷信观念。
  从1963年到1965年,山东农村群众性科学实验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
荣的景象。全国科协1965年11月和1966年1月,在其内部刊物《科协动态》178期和
219期上,分别以《山东农村在沸腾》和《农村科学实验要不要什么装备》为题,
进行了专题报导,并加了按语,给予很高的评价。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村科学实验活动虽受到一定影响,但基本上
还是比较稳定的。
  1974年,全省推广湖南省华容县四级农科网经验,在县、社、生产大队、生产
队分别成立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学实验站、农业科学实验队、农业科学实验组,
到1979年,县农科所达68处、科技人员247人,试验地2600余亩。社、队科研组织
14.6万多人,有农民技术员20多万人,试验地近100万亩。
  自1978年起,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四级农科网”逐步解体,县农科
所与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合并,成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社农业科学实验站改
为乡农技服务站(公司),大队、生产队的农科队(组)解体,许多农民技术员成为科
技专业户和示范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批专业技术研究会,个别
地方农民成立研究所。1985年,全省有科技示范户95万户,科技专业户25.6万户,
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约4000个,并涌现出许多科技致富的农民和开展农村科技活动
的带头人。掖县西由后邓村农科队队长李登海,经过多年的科学实验,选育出“掖
4021”等玉米自交系和“掖单1号”、“掖单2号”、“掖单3号”、“掖单4号”等
玉米杂交种,春玉米亩产高达903.6公斤,夏玉米亩产高达776.8公斤,多次创北方
地区夏玉米高产记录。海阳县高家乡黑崮技术队乔文堂,选育出普通型疏枝立蔓中
熟大花生“海花一号”。
  1982年,枣庄市台儿庄区大北洛村农民李祥玲,在4.7亩地里创出亩产玉米、
小麦1166.1公斤高产。1984年创办全省第一个农民作物研究会,承包土地80亩,建
立农场,每年为群众提供良种10多万公斤,培育各种苗木20万株,带动44户农民依
靠科技发家致富成为万元户,并帮助120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