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普及、科普展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71&run=13

  自1962年冬,泰安县科协连续组织技术考察和现场技术接力传授,使果树管理
技术在全县大部分得到普及。1963年,全县苹果比1962年增产20万公斤。
  1963年,省科协组织棉区技术人员先后两次到山西学习“芽苗移栽”技术,并
在全省推广。
  1965年7月,省科协邀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江苏省农科院的三位水稻专家,
到改种水稻的济宁市、鱼台县、临沂市等地现场指导,传播技术,对稻、麦两作增
产粮食起到一定的作用。
  1970年,山东省科技宣传馆围绕节煤、节电、节约原材料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在全省普及推广电子可控硅、射流、工程塑料等技术,收到一定效果。济南第二印
染厂在同步拖动系统、随动拖动系统、液面控制、交流调压应用电子可控硅技术后,
当年节约钢材80吨,每年节电20多万度,节省色浆近万元。
  1973年7月,省科技宣传馆和省机械设计院受省科技办公室及省机械工业局的
委托,联合组织山东省机械加工先进刀具推广队,先后赴淄博、昌潍、烟台、青岛、
临沂、惠民、枣庄、德州、济宁、聊城、菏泽、泰安、济南等13个市(地),表演45
场,观众达2万多人次;举办技术讲座25次,听众达8500多人;举办刀具展览17次。
莱阳动力机械厂生产的轴,光洁度要求10以上,过去在镜面磨床上加工需要换三
次砂轮,质量还不稳定。经省刀具推广队帮助,只改变了操作方法,用普通M131磨
床加工,光洁度即达到10。临沂机械厂加工的空气锤锤杆,过去加工一个需
要16小时,表演队采用75度强力切刀,4小时就能加工一个,生产效率提高3倍。
  1977-1984年,各级科协重点普及了地膜覆盖、助壮素及食用菌等十几项农业
实用技术。
  1982年,莱阳县农学会在14个公社32个大队用地膜覆盖花生示范田67亩,比不
覆盖增产23.9%。1983年,历城县科协指导农民用地膜覆盖种植西瓜7000亩,每亩
增产1000公斤左右,上市提前10-15天,增收30-40%以上。1984年,齐河县科协从
青岛农药厂购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助壮素6吨,在全县30万亩一、二类棉田普喷一遍,
计增籽棉750万公斤。平原县腰站镇47个村8000多亩麦田喷施了助壮素,增产20多
万公斤。
  1952年,济南科联在济南市工人俱乐部举办建国三年来的科技成就展览。主要
有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工农业生产的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其中,有山东工学院
教授刘先志的流体力学、陀罗仪等论文,山东省中医院刘惠民治疗小儿乙型脑炎的
临床经验等。
  1958年3月,山东省科普协会在济南市工人俱乐部举办山东省科学技术新成就
展览会。设农业、工业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三个馆。农业馆介绍山东省水资源、蓄水
和用水技术、人粪尿肥的储腐使用方法、盐碱地改良技术。工业和科学技术馆的展
品是国家科普协会的统筹展品,有鞍钢大型轧钢厂和无逢钢管厂的电动模型等。
  1959年4月,举办山东省科学技术新成就展览会。展出工、农、医、理、化、
海洋六部分,展品138件。同年7-9月重新整理,国庆十周年期间继续展出。
  1963年,山东省科协举办植保知识展览。先后在济南、泰安、枣庄、聊城、昌
潍等市(地)、县和部分公社巡回展出,观众达10万人次。并发给各市(地)、县科协
和重点科学实验小组近千套植保挂图和60余万份技术资料、传单、宣传画。
  1972年10月,省科技馆、省国防工办、省科技办公室、省工交办公室等4个单
位,联合举办山东省电子技术应用展览,历时5个月,展出农业、冶金、煤炭、电
力、机械、交通、轻工、化工、卫生、通信等成果130项,接待观众1万多人次。
  1973年6月,全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应用展览会在济南展出。由省科技馆和
省展览工作室联合组织,历时两个月,接待观众3.6万多人次,召开学术报告会2场,
座谈会10次,专题讨论会20次,发售技术资料5.9万份。
  1976年11月,省科技馆在山东省工业展览馆举办山东省激光技术成果展览会。
展出激光元件、激光器件、激光材料和激光在农业育种、测距、加工、医疗卫生等
应用产品73项、86种,应用技术1260项,交流论文、技术报告46篇。
  1978年5月,省科技馆组织山东省科技成果展览。分农业、工交、教育、卫生、
基建、公安、财贸、海洋、计量、地质和宣传10大部分,展出科技成果57项。其中,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1项,国内先进水平的403项,省内先进水平的113项,观众近
10万多人。
  1983年5月,山东解剖学会与省博物馆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计划生育、人体结
构和畸胎展览。共展出解剖、组织胚胎等方面的标本、模型240余件,陈列面积达
600平方米,历时3个月,观众达12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