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科技群众团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61&run=13

  战国时期,齐国设“稷下书院”,招揽讲学者达数千人,开展学术争鸣,对繁
荣山东的科技活动起了很大作用。
  晚清时期,美籍医师聂会东在济南创办博医会,是山东近代科技学术团体之开
端。民国时期,山东科技群众团体进一步发展。全省先后成立了山东医学会、中国
工程师学会青岛分会、济南医师公会等20多个学会。此间,山东解放区曾成立山东
自然科学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山东自然科学社等10余个学术团体。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的群众科技活动迅速发展。50年代初期,成立山东省科学
技术普及协会筹备委员会(简称山东省科普)和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济
南分会筹备委员会(简称济南科联)等机构,分别负责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和自然科学
学会工作,使山东科普和学会工作有了独立的联合组织。到1958年,全省建立科普
协会近70个,有会员40多万人;建立学会40多个,有会员2500多人。1959年4月山
东省科普和济南科联合并成立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山东省科协),此后地(市)
县(市、区)科协相继成立。全省各级科协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的群众团体,是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联合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
带和助手。科协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当地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开展学
术交流、普及科技知识,开展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向
党和政府反映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建议和呼声,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全省科技群众团体及其活动处于瘫痪状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协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1985年底,
全省13个市(地)、132个县(市、区)和92%的乡镇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还建立一批
村科协和厂矿科协。各级科协共建立学会、协会、研究会1900多个,有会员20余万
人,(无常设机构,日常工作由挂靠单位专、兼职秘书负责),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
一个纵横相联的科协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