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1&run=13

(一)盐碱地改良
《王祯农书》载有“蓄淡养青”,即利用雨水洗盐,改良盐碱地。清代盛百二
《增订教稼书》载有“薄地碱地不生五谷”,“山东之民,掘地一方,径尺深尺,
换以好土,种瓜瓠,往往收成”。民国《博兴县志》载:1888年(光绪十四年),博
兴县一带闹水灾,洪水泛滥过后,“土地非污即碱,大半不毛,田地尽成废土。‘
地方官’率庄众掘为台地,民众始得粒食”,即修筑台田改良土地。1937年,水利
专员黄梅霖总结了埋青、土地深耕、栽种抗碱植物和放淤洗碱等改良潍北碱滩的方
法,以及排水涸复洼地的措施。1948年,胶东农业试验场推广了刮碱压沙等改良盐
碱地技术。
1956年,冠县联村农业社采用“围埝平种,蓄淡压碱”法,一年后,土壤含盐
量由1.6%下降到0.42%,籽棉由亩产15公斤提高到41.5公斤。
1956-1957年, 省农科所在广北打渔张灌区研究了盐土种稻洗盐的效果及水盐
运动规律,证明有水源的滨海地区种植水稻是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有效途径。打渔张
灌区种植水稻后,脱盐率在70-90%,种稻后即能种小麦、棉花、高粱等作物,实行
水旱轮作。
1957-1964年,阳谷县大布公社鹅鸭坡大队,先后采用围埝平种、 深翻起碱和
深挖沟、修台田、打机井的农田水利措施改碱,使地下水埋深由1-2米降至2-3米,
土壤含盐量由0.53-0.73%降为0.10-0.35%,碱荒易涝地拿苗7-8成。
1959年,山东农学院土化系用硫磺和氧化硫杆菌在曹县青 集进行了改良碱土
试验,证明施用硫磺和氧化硫杆菌使土壤PH值由9降至7,HCO-3含量减少50%。
1963-1966年,曹县安蔡楼公社苗庄大队创造了开沟躲碱保苗技术, 总结出“
起碱拔毒,开沟躲碱,沟底点种,双株留苗,扒碱围肥,浇水扎锄,松垅平沟,阳
土还家”成套技术措施。改碱前,该大队粮食亩产不到50公斤,皮棉只有几公斤;
改碱后,到1971年,粮食亩产427.5公斤,皮棉亩产70.5公斤。
1966年,国家科委在禹城建立了“井灌井排旱涝碱综合治理实验区”,总面积
130平方公里,耕地139000亩。经两年试验,打成地下水观测孔42眼,机井310眼,
修建各种渠道75公里,植树5000余亩,对抗御1968年的大旱、加速土壤脱盐等发挥
了重大作用,亩产粮食150-200公斤。
1975年,国家科委在德州地区建立了包括禹城、陵县、平原、齐河和德州5 县
市改碱实验区,治理面积107万亩。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 山东省农科院、
山东农学院、山东省林科所、德州地区农科所和根治海河指挥部等单位承担。在当
地政府的组织协调下,经过系统治理,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中禹城实验区
沟渠路林井全面配套,平均100亩地一眼机井,达到日降雨200 毫米不受涝, 连续
250天无雨保丰收;林木覆盖率由1966年的3%,提高到17%;地下水位稳定在临界深
度以下,全县盐碱地由11万亩降为7000亩轻度盐碱,95%以上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
土壤有机质由治理前的0.5-0.6%提高到1.04%。 土壤含氮磷量也分别比治理前提高
32%、40%。1985年粮食单产500公斤以上,皮棉单产80公斤, 农林牧副渔总收入人
均占有800余元,比建区时分别增长4.55倍、15倍、79倍。
1979-1983年,寿光县政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潍坊市农科所, 进行
了滨海盐碱地综合治理试验,在井灌井排的基础上,研究了滨海盐碱地的形成及变
化规律,实行深沟密网排水系统、灌溉工程、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绿肥改碱和农
盐(晒盐)结合等综合治理。5万亩试验区综合治理后,土壤平均盐分脱至0.2-0.3%,
作物拿苗8-9成,亩产粮食400公斤以上,年增产值180万元。并在寿光、寒亭、 昌
邑北部推广。
1985年,全省改良盐碱地717.1万亩。
(二)山岭薄地改良
1955年,莒南县大山农业社创造了“三合一”水平梯田的方法改造山岭薄地,
深翻、整平、修地堰、挖沟、砌水簸箕等,粮食平均亩产由1952年的110 公斤提高
到274.5公斤。
60-70年代,黄县下丁家大队进行山岭薄地综合改良,建成地面平、 地下平的
梯田,配以山间小型水库,旱能浇水,增施有机质肥料,每亩土杂肥5000公斤以上,
使夏玉米亩产达500公斤。
(三)涝洼地改良
1961年,省农业厅总结涝洼地改良方法:将耕地修成沟洫畦田,使雨水分格蓄
存,就地渗透,水大时顺沟排泄,借道路、地埂圈堰挡水,借路沟顺水,作成大地
畦田;加高地面,修成台田,四周筑排水沟淋碱排水;在畦田四周筑土圩挡水,修
成圩田,因地制宜改种水稻、旱稻。
1975-1981年,临沂县王桥公社农技站等,对砂姜黑土进行改良试验, 摸清了
砂姜黑土的“涝、旱、瘦、僵”的低产原因,采用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扩大水
源发展灌溉、增施磷肥、种植绿肥等措施,使粮食单产由1975年的139公斤, 提高
到1981年的472.5公斤。
(四)低产薄地改良
1971-1982年,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吴建明、于兴元等在桓台、 邹平县进
行了黄淮海地区低产薄地的改良研究。主要措施:在低产阶段,提高磷氮比至0.8,
并以重施基肥、巧施种肥、早施追肥为主;稳定高产阶段,磷氮比下降至0.5以下,
改变基肥追肥比例,随产量提高追肥期后延,亩产由150.5公斤提高到714公斤。主
要经济指标是:化肥效益占58.8%,每亩养分投放量由3.04公斤增加到34.61公斤,
每斤养分增产粮食5.1公斤。均衡增施化肥,以“无机”换“有机”, 提高农作物
对光能和碳素的利用,农田有机质和有机形态营养物质投放增加一倍多,实现农田
系统良性循环,提高有机质、氮、磷含量,5-7年内粮食每亩增产500公斤。该项成
果获1982年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