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品种选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5&run=13

  山东自1906年开始,对小麦品种就进行选育。1931年,齐鲁大学农场选育的“
齐大195”小麦,耐旱、耐瘠力强,抗秆黑粉病。比一般农家品种增产10%左右。
1942年,文登县农民于青绶夫妇从当地红秃头田中选单穗育成的扁穗,耐条锈及秆
锈病。1956年全省种植356万亩,比当地品种大白芒增产27%。1947年,黄县农民仲
维芳从小粒半芒中选单株育成的黄县大粒半芒,多花多实,抗条锈及叶锈病,60年
代初期全省种植470万亩。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小麦品种经历了五次更新。
  第一次更新(1955-1959年),用碧蚂1号、碧蚂4号等品种代替了原来的农家品
种。增产20%以上,1960年全省种植3000万亩。
  第二次更新(1960-1965年),用济南2号代替了碧蚂1号、碧蚂4号。1954-1956
年,省农科所以碧蚂1号为母本、早洋麦为父本育成的济南2号,耐寒性、分蘖力强,
后期抗干热风,中早熟,抗条锈病,植株具韧性,千粒重36克,产量高,比碧蚂1、
4号增产10-20%。1966年山东种植2000万亩,黄淮麦区种植3000万亩。
  第三次更新(1966-1972年),用济南8号、济南9号、蚰包麦等品种,代替济南2
号。其中:济南8号是1957年由省农科所以碧蚂4号为母本、早熟1号为父本,于
1965年育成。该品种秸秆较硬,较抗倒伏,抗条锈病,在济南试种,比碧蚂4号增
产33.9%。1972年山东种植1000万亩。济南9号是1957年由省农科所以辛石3号为母
本、早洋麦为父本,于1965年育成。该品种粒大质佳,千粒重40克左右,秸秆硬,
耐肥水,抗条锈病,后期落黄好。1972年山东种植1000万亩以上。蚰包麦是1958年
由烟台专区农科所以蚰子麦为母本、石岛包打三百炮为父本育成。该品种秸秆较硬,
抗倒伏,耐肥水,耐寒,分蘖力强,亩穗数较多,是密植型高产品种。70年代中期
山东种植500万亩。
  第四次更新(1973-1980年),用泰山1号、泰山4号、泰山5号、烟农685、鲁滕1
号代替济南8号、济南9号、蚰包麦。其中:鲁滕1号是1963年由省农科院原子能农
业应用研究所用钴-60γ射线处理辉县红干种子育成品系,1967年定名。特点是分
蘖力强,穗数较多,较抗倒伏,适于高产栽培,增产显著。泰山4号是1963年由省
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辉县红为母本、阿勃为父本育成。该品种抗病、抗倒伏、较晚
熟、白粒、品质佳、千粒重42克。1976年山东种植677万亩。一般亩产400-500公斤。
泰山1号是1964年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碧蚂4号×早熟1号”为母本、欧柔白
为父本,于1971年育成。该品种耐寒、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中熟、秸秆硬、抗倒
伏、抗条锈病、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2克左右。一般亩产350-400公斤,高者
达500公斤以上。1979年全省种植2926万亩,1978-1984年全国北方冬麦区累计面积
2.1亿亩,增产小麦50亿公斤。泰山5号是1967年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辉县红
×阿勃”为母本、欧柔白为父本育成。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中早熟、千粒
重42克左右。一般亩产400公斤左右。烟农685是1974年由烟台地区农科所以蚰包麦
为母本、辐系4号白粒选系为父本育成。该品种抗条锈叶锈病、耐寒、中熟、后期
叶干尖严重、口紧不落粒、白粒、品质佳,千粒重42克左右。
  此间,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以及菏泽、德州地区农科所分别用CO
2、He-Ne、Nz及YAG激光于70年代中期选育成8150321品系、鲁麦4号和鲁麦6
号等品种。
  第五次更新(1981-1985年),用济南13号、山农辐63、化杀1号、化杀2号、昌
乐5号等品种代替了泰山1、4、5号,烟农685、鲁滕1号。其中:昌乐5号是1966年
由昌乐县种子站白昭卓、田式爱从济南4号中选单穗育成。该品种为冬性,苗期生
长势强,株高100厘米左右,穗长方形,上部小穗着生较密,品质较好,千粒重38
-40克。抗条锈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抗旱、耐瘠薄、耐盐碱,长芒,白粒,成熟
时落黄好。河北、山西、天津、陕西、辽宁等省、市也引进种植。1983年北方冬麦
区种植1510万亩。在旱地种植,一般亩产200-250公斤。该成果获1983年国家发明
三等奖;济南13号是1969年由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以欧柔白为母本、“辉县红×阿
勃”为父本育成。该品种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偏低,中晚熟,茎秆较硬,
较抗倒伏,抗条锈,轻感叶锈及白粉病,成熟时叶净清秀,落黄好,穗中上部芒较
长,基部芒较短,白壳、白粒、粒大、品质中等,千粒重50克左右。1983年山东种
植面积1260万亩;山农辐63是1974年由山东农学院徐阿炳、李雅志用钴-60γ射线
照射“蚰包麦×欧柔”F4干种子育成。该品种适应性强、中早熟、产量高、白粒、
质佳,千粒重45克左右。1983年省内种植1670万亩。获1987年国家发明四等奖。化
杀1、2号是1978-1984年由济宁地区农科所用乙烯利进行小麦化学杀雄育种,选育
出比济南13号增产20%左右的化杀1号(掖选1号×济南13号)和化杀2号(山农辐63×
济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