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小气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66&run=13

  (一)农作物不同密度的小气候效应
  1957年,济宁专区气象台和曹县等气候站对棉花、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的
种植密度同土壤温度、湿度的关系进行观测试验,证明与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光、
温、湿因子,随作物群体结构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密度越大,透光越少,温度
越低,湿度越大。
  1958-1963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进行夏玉米每亩2500-6000株观测。株间温
度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约相差1℃左右;株间湿度随密度的增大而提高,约相差
5%。产量以3000-4000株为最高。
  1959年,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对大豆小气候进行了观测。地面20厘米高处的温
度,每亩2万株比4万株高0.1-0.9℃,湿度低1-3%。
  1978年,安丘县气象站对高产麦田不同密度进行观测。每亩有效穗数43.7万穗,
比40.6万穗的其茎部透光率低一半,温度低1.1℃,相对湿度高1.1%,生育后期单
株绿叶片数、基部茎长度和干重,都有明显差异。
  1984年,省气象科研所和曹县气象站对麦田套种棉花的气象观测结果是:从冬
小麦抽穗到成熟,麦田套种棉花比纯棉田地上5厘米到地下5厘米,日平均气温偏低
1.7-3.7℃,日平均空气湿度偏高5.2%,失墒率高0.7-2.7%,证明麦田套种棉花必
须有水浇条件。
  (二)农田灌溉小气候效应
  1959-1963年,省农科院试验证明:春季麦田浇水后,田间温度日变化幅度缩
小,夜间提高小麦叶面温度1-2℃,提高地面温度3-4℃,而且温度回升慢。3月底、
4月初普遍浇一次小麦拔节水,能起到有冻防冻、无冻防霜的作用。
  1973-1976年,莒南县岭泉公社庞疃气象哨试验,浇过麦黄水的麦田,行间湿
度降低2%左右,14时温度降低4-5℃,饱和差降低17百帕。浇水麦田很少受干热风
的危害,一般可增产5-10%。
  1980-1983年,菏泽、泰安地区气象局进行的“气象因子影响小麦灌浆速度的
研究”表明,浇过麦黄水的麦田,麦株日灌浆速度比不浇水的增加0.57克/千粒·
日。
  (三)农田地膜覆盖小气候效应
  1982-1983年,曹县气象站试验地膜覆盖晚茬麦,覆盖后日平均温度提高4-6℃,
冬前积温增加230℃,冬前0-5厘米土壤湿度提高1.6%,返青期提高2.4%,穗粒数增
加1-4粒,穗粒重增加0.2-0.4克,增产24-51%。适宜盖膜时间为10月底,11月初,
春季小麦起身时揭膜。
  1982-1984年,临清市气象站试验棉花地膜覆盖,结果表明:4-6月,5厘米地
温增高1.6-3.2℃,5-10厘米土湿提高2-4%。覆盖促棉芽早发,提高叶面积近一倍,
亩棉铃增加5.9%,单株籽棉增加5.5%,皮棉增产13.5%。
  (四)防护林带小气候效应
  1980-1982年,济宁市气象局关于“农田防护林网防御干热风效益的研究”,
在小麦带每侧植4行大青杨,株行距2×1米、树龄5-7年、株高11米的林网内,14时
小麦株高2/3处,气温比林外降低0.8℃,湿度提高6%。干热风时日降温1.8℃,相
对湿度提高80%,平均风速减小37%,土壤蒸发量减少30-40%,小麦千粒重提高2.9
克。
  同期,菏泽地区气象局进行了“桐粮间作效益的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地最
高温度降低1.3-2.6℃,最大降低4.1℃,以树冠下最甚。小麦增产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