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物理化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44&run=13

  1960年前,海水分析方法主要是引用国外成果。60年代之后,山东海洋学院等
开展了氯度、硝酸盐等常规分析方法研究。70年代后相继进行了海水中氨氮、硝酸
氮、溶解气体、钾、碘、汞、钴、铬、溴、氟、砷、硼、铀、锌、铜、铅、镉、锡、
铋、硫化物、有机物、农药、石油及放射性核素及物理化学参数等分析方法研究。
此间,取得较大进展的主要有:采用自制的物理涂汞电极提高了反向极谱法分析痕
量金属离子的精度;研制成功的AD型极谱仪和电导盐度计等仪表,形成批量生产并
已商品化;陈国华研制的HD一2型实验海水电导盐度计,获1982年国家科技发明四
等奖。
  1955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试制副标准海水:1957年国家正式确定
由山东大学研制的“中国标准海水”作为全国盐度监测标准,满足了国家海洋调查
及生产上的需要。林庆礼等研究制定的“渔业水质标准”,获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
科技改进二等奖。
  70年代以来,海洋化学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即海洋物理化学。
  1967年起,山东海洋学院张正斌等结合海水提铀课题,对钛系提铀剂的提铀过
程动力学作了研究,提出“提铀机理”,被日本化学界有关方面多次引用。1976年
以后,上述研究被推广到海水中“微量元素一粘土矿物或水合氧化物”体系,提出
了海水中微量元素无机离子交换的“固有液膜扩散一递进扩散一分级离子/配位子
交换反应的复合模型。”
  自1971年开始,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结合现场考查,开展了海水物理化学研究。
其中关于渤海、黄海、东海水域氮循环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天然水中痕量金属的
均匀分布及转换规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对海水及沉积物间隙水中的主要
物理化学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1974年起,山东海洋学院张正斌、刘蓬生等对海水中溶解离子与固体离子相互
作用规律作了研究,发现了若干种新型的等温线、台阶型pH曲线和台阶型动力学曲
线,由此进而研究提出了“海水中液-固界面分级离子/配位子交换理论”。1985年
前完成的此项成果,获国家教委1986年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
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