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海浪、潮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41&run=13

  省内对于海流的调查研究始于50年代。1954-1956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浅
海调查方法研究中,已正式观测海流。同期,山东海洋学院组织了海上同步观测,
海流是其主要测定参数之一。中科院海洋所管秉贤对近海主要流系、沿岸流系和外
海流系、黑潮的流速结构、流量变化等均作过研究,从中发现“南海暖流”。同时
提出一种“大洋风生环流理论”,并将此推广到三维空间,给出了流速的普遍的解
析解,用于在给定的风应力及动力高度条件下,计算其流速分布等。
  1953年,在青岛小麦岛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海浪观测站。1960年前后,石臼所、
千里岩、石岛、成山角、龙口等站也相继建立。在观测海浪的同时,还开展了海浪
预报和理论探讨。
  60年代初,文圣常提出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理论,达到当时的国际领先水平。
山东海洋学院、中科院海洋所和国家海洋局一所等,关于浅水海浪理论及其在海洋
工程上的应用、海浪数值预报、海浪的折射和绕射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重要成果。
其中,1979-1980年国家海洋局一所黄培基关于“沙子口波浪站的建设及浅水海浪
要素、波压力观测研究”,获1981年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文圣常等
研究编写的《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一海港水文》,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
科院海洋研究所郑大钧等1984年研制的“CB型垂线测波仪”,获1985年中科院重大
科技成果二等奖。
  山东沿海潮汐现象显著,国家海洋局一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海洋学院
等单位的潮汐工作者、海军气象台郑文振于50年代中期,成功地作出了11个分潮的
潮汐分析和预报。陈宗镛干1959年按1年的潮汐资料给出60分潮的分析和预报,提
高了预报精度。1964年出版了海洋普查报告。1958-1960年方国洪给出准调和潮流
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精度高于英国海军部方法,后被编入国家海洋局海洋调查规
范。有关陆架海潮汐理论预报方法及中国近海潮流大面预报,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
会奖。在中国近海的潮波系统的报告中,给出了山东近海的潮波分布。60年代中期,
根据湍流理论给出潮流铅直分布的一种解析表达式,还提出黄、渤海潮波系统偏向
中国大陆一侧的理论模式,给出圆流系统的分布。对浅海潮波空间问题的非线性模
型、潮汐摩擦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就海洋对引潮力的反应和协振潮
的共振问题作出了有意义的探讨。潮汐分析方面提出了J、V模型、响应分析、天文
一气象分潮的分析等,均取得了好的效果。海图深度基准面提出了有应用价值的
PBF方法。在平均海平面方面,采用5种滤波公式分析沿海42个验潮站900多年平均
海平面,得出中国大陆沿海海平面呈南高北低的趋势,高低之差为70厘米(±10厘
米),还确定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业经国务院批准全国采用。由陈宗镛等
1985年研究完成的“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和用流体动力水准联测海南岛高程的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潮水的涨落,若遇温带气旋或冷峰过境,羊角沟一带有时会出现风暴潮。
有关超浅海风暴潮理论及数值预报模型的提出及其在渤海风暴潮中的应用研究获得
重要成果,其中秦曾灏、冯士笮、孙文心关于“浅海风暴潮动力机制及其预报方法
的研究”,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冯士笮编写的风暴潮理论及其预报的专
著《风暴潮导论》,获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