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盐度、密度、海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64&rec=440&run=13

  60年代初,山东便开始进行水温预报方法的试验。70年代初组建海洋水文预报
研究协作组,将多元统计学中的方法(回归分析、经验正交分析、判断分析等)应用
于水温预报。经过多次改进、创新,提出阶段回归和优选因子场的预报作为水温预
报的主要方法,将判别分析应用于盐度预报的渔场、渔期、渔获量的预报。其中,
山东海洋学院苏育嵩等关于“渤海,黄海、东海近海区大面积水温预报”的研究,
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分别获山东省、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69年2月,渤海发生特大冰封,“海二井”石油平台被流冰推倒。龙口以西
沿海,每年2月份经常出现15-30厘米厚的海冰。莱洲湾沿岸固定冰宽度约为0.5公
里,在其西岸河口区可达2-5公里,最大厚度40厘米。为避免海水冰封造成的损失,
从1971年起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每年发布海冰预报,同时进行海冰研究,编写出《
1973-1983年海冰调查报告》。
  1976-1985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山东海洋学院等在海湾
环流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黄海冷水团的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黄海冷水团形
成于冬季,其它季节存在于下层,它与跃层现象有密切联系,进一步还可划分为北
黄海冷水团和南黄海冷水团,其中心位置也随季节而变,并且存在着逆时针环流;
关于水团划分及分析研究,除采用温--盐图解、聚类分析方法外、,提出了逐步检
验聚类法,并把模糊数学引入水团分析,探讨了水团、水系等有关概念,还用集合
论给出新的定义;根据贴近度和模糊度定量讨论了水团变性程度和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在探讨水团与渔场、渔期的关系方面,形成了山东自己的研究特点,引起了
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进一步研究黄海水温状况以及指导渔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海雾对于沿海交通、水产、农业等有重大影响,60年代以来,山东海洋学院、
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的海洋科学工作者应用数理统计对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及东海
沿岸的海雾进行研究、预报等,其中王彬华的《海雾》(1982年出版)一书,对中国
海雾的成因、变化规律等,作了系统论述。该书还被西德定为气象学丛书,译成英
文出版。